南方都市报:能否将公共服务质量也提到全国首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3日10:42 南方都市报 | |||||||||
岭南话题之郭巍青专栏 广州市越秀区政府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公布并区后新区的远景规划。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区委领导提出要为辖区内的114万群众提供六大公共服务产品,即在治安、教育、医疗、安居、市政、就业六个方面分别解决一些突出的、长期困扰市民的问题,完善公共服务机制。
越秀区政府的这些规划之所以值得注意,是因为它涉及到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问题,也涉及到大城市中的区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应有作用与实际能力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的规模、权力和预算的变化,主要是与公共服务的需求挂钩的。在政府的层级中,地方政府特别是中小城市的政府,几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职能都是执行各种各样的福利项目。政府就是为服务而存在的。选民投票产生一个政府,目的不是为了找一些人来管理自己,而是为了方便于提供服务,这是不用解释的常识。 中国的情况刚好是倒过来的,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能都是在抓经济。大家都明白这就是我们的国情,公共服务是需要花钱的,没有坚实的经济发展为支撑做不来。但是在持续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事情正在起变化。现在的问题是,需要在经济发展与公共服务两者之间重新构造良性循环。 正是从这个角度上,无论是越秀区政府,还是广州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应该在公共服务问题上有一些更高远的眼光。从新闻发布会上提供的数据来看,行政区划调整之后的越秀区,“综合竞争力迅速提升,预计到今年年底,该区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0亿元,商品销售总额2043亿多元,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省会城市中心城区首位。”如果仅从传统经济竞争的角度来看,这个“全国首位”当然很牛。但是,如果把公共服务考虑进来,经济总量全国首位的城区,是否在公共服务方面也相应地达到首位呢?这样的话题就比较沉重。 社会治安不靖,教育投入欠账,医疗服务不足,就业压力巨大,养老服务阙如,环境质量不佳等等,既是许多大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有一些,又特别是广州及其中心城区的软肋。例如,因治安顽疾久治不愈而有恶名的流花火车站以及周边地区,就在越秀区范围内。新一届越秀区政府决心加大力度,综合治理流花火车站以及其他一些地区的治安问题,同时在改善教育、医疗、安居、就业等方面打造服务项目的品牌。这些决心和努力使我们看到了认真重视公共服务、并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重要步骤。 但是有一点仍然不能不提,政府拿出一笔钱,为市民做一些好事并不难。客观地说,只要规划中的那些工作做了,总归是对市民、对这个城市有好处的,应该给予支持。但是,要使相关的公共服务项目可持续地做下去,就绝不容易。因此在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过程中,同时要防止那种片面政绩型的施政行为。过去在经济发展的话语下,容易诱导出政绩追求。只要做了一个项目,就可以“看上去很美”而辉煌于一时。 但是,服务项目之好坏,却更多地要看实惠,看口碑。因此服务型政府必然引导出公众评估。而要使公共服务能够可持续地发展起来,还必须以公共财政为核心,重新设计制度流程与行为规范。也就是说,要有持续的财政资源,稳定地支持并提高各种公共服务的水平。 现在无论广州市还是越秀区,既然已经有了很强的经济力量做支撑,理当能够超越单纯“项目思维”,而更多地在服务型政府的制度构建上有所创新。 (作者系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 本版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