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扁地方选举失败面临空前“执政”压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10:46 环球时报 | |||||||||
12月3日晚,国民党获胜后,马英九发表讲话。(法新社图片)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萧师言孙香兰●本报特约记者于扬 12月3日晚,早就被炒作为岛内蓝绿两大阵营对决的台湾“三合一选举”结果揭晓,在23席县市长中,国民党拿下14席,其他泛蓝势力拿下3席,而民进党只拿到6席,台湾媒体立刻作出“国民党大胜、民进党惨败”的评论。“民进党兵败如山倒”,“台湾政治大地震,民进党的地方版图一下子倒退16年”之类的文章充满台湾报纸。还有媒体认为,这次选举将
民进党从未经历的惨败 据新华社报道,“三合一”选举的县市长部分,中国国民党由原来的8席增加至14席;民进党则由原来的10席下降为6席。在县市议员部分,总共901个席次中,中国国民党取得了408席,民进党得到192席,亲民党获得31席,“台湾团结联盟”得到11席,新党2席,无党籍人士合计获得256席,另有一席因两位候选人同等票数,待抽签决定。在乡镇市长方面,总共319个席次中,中国国民党获得了173席,民进党得到35席,亲民党获得3席,“台湾团结联盟”1席,无党籍人士合计获得107席。 选前的民意调查显示,泛蓝阵营在这次选举中占有优势,但赢得如此之多,还是出乎许多媒体的意料。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说,泛蓝不仅拿下近3/4的县市长席次,还在多个具有标志性的地区也能“收复失地”,包括台北县、宜兰县、嘉义市等三大重镇,十几二十年来都是由民进党或泛绿人士“执政”,如今却“由绿转蓝”。特别是台湾第一大县台北县的胜利,被视为国民党攻下2008年“总统”大选的滩头堡。此外,国民党这次也深入以民进党支持者居多的南台湾,攻下彰化县、南投县、嘉义市等地。民进党曾说马英九“跨不过浊水溪”(浊水溪是台湾中部的一条河,此话意思是马英九很难获得台湾南部选民的支持),但如今战果证明“马蹄”已成功跨越浊水溪。 更多媒体则把关注点放在民进党的惨败上。台湾《民生报》的社论说,这样的惨败,甚至自从民进党前身“党外”成形以来,都从未有过。新加坡《联合早报》也说,这是“民进党创党以来最彻底的一次挫败,势力范围大幅度急速紧缩到只剩浊水溪以南”。即使是仅存的南部堡垒,民进党也已掌握不了绝对优势。这显示民进党败选已不只是南北地域性问题,而是支持者的全面松动衰退。 马英九称,要“把台湾全部赢回来” 3日晚,民进党主席苏贞昌与“行政院长”谢长廷、“总统府秘书长”游锡堃一起举行记者会,承认败选,苏贞昌宣布辞去党主席,并称:“今天这样的选举结果,是本党的重大挫败,也是台湾人民给民进党的警讯。”游锡堃也表示这显示民众对民进党失望,民进党需要深切检讨。谢长廷一句“责任不在苏贞昌”,委婉表达出对陈水扁的不满。但陈水扁,却始终没有在记者会上露面。台北县的一位出租车司机说:“奇怪,不相干的三个人出来承担责任,该出来的人却躲了起来。你看着吧,这一次,他起码躲三天。” 稍后,陈水扁对外发表新闻稿,对投票平和顺利落幕“表示欣慰”,并希望所有当选人能“携手投身地方建设,为同胞的最高福祉而共同努力”,对民进党惨败的事只字未提。 这样的选举结果出乎民进党支持者的意料。据《联合早报》报道,在竞争最激烈的台北县,许多支持者聚集在民进党候选人罗文嘉的竞选总部前等着开票结果。当时,许多媒体都报道说国民党的周锡玮领先了,唯独立场偏“台独”的民视报道说罗文嘉领先。有记者问民进党支持者“输”的心情时,他们还说:“谁说输了啊?现在还领先两千多票呢,赢的希望可大了!”等到晚上7点半台湾“中选会”的结果已经显示出来后,罗文嘉总部支持者的情绪急转直下,被一片错愕、混乱吞噬。一下子,座位空了一大半,仍留下来的人各自呆坐,凝重和沉寂笼罩整个会场。突然,一名中年男子冲上讲台,掀开上衣抓起水果刀就要往腹部刺去,现场立即陷入一片混乱。该男子后被工作人员劝离,不过这么一闹场,现场紧绷的空气霎时崩溃,一些支持者开始捂脸痛哭。 相形之下,国民党在台北县的竞选总部却是欢声雷动。英国广播公司说,虽然大胜,马英九仍强调“胜不骄”。他说:“这不是国民党的胜利,而是人民的胜利;国民党没有打败民进党,是民进党打败自己。”国民党不会因胜选而昏了头,“高兴一个晚上就好了,明天一早起来赶快卷起袖子,继续干活”,因为还有很多挑战要面对,要把台湾全部赢回来。连战称,选举结果表明,台湾人民对于不清廉的政治、不安定的社会与两岸关系的紧张,已经很厌烦了。4日,马英九前往拜祭父亲马鹤凌,报告这次选举的成绩。他哽咽着说,父亲非常关心这次选举,而选举结果达到了父亲的期待。 民进党败给了谁 媒体普遍认为,“施政”成绩不佳,高雄捷运舞弊案等争议性事件不断,是民进党这次惨败的首要原因,就连“独派”媒体《自由时报》都说,这次选举民进党大败,已经不仅是组织动员、提名与辅选策略等问题,而是选民对民进党失去信任。 《民生报》说,陈水扁上台5年多,台湾经济在停滞和衰退中摆荡,国民实质收入不进反退,痛苦指数居高不下,人民对当局的无能已经逐渐感到难以忍受。《中国时报》的社论说,陈水扁一意孤行,不愿在政策上与在野党协商,反而经常拿两岸政策、经济政策等充当选举的祭品,为了选票,宁可牺牲台湾发展的生机。这些让人民无法忍受。廉洁的剥落是民进党溃败的另一个重要环节,5年来,陈水扁当局的政商关系屡遭非议,高雄捷运案揪出陈水扁的亲信陈哲男,宛如致命一击,“总统府”高层已被戏谑为“炒股黑金中心”。民进党籍“立委”林浊水也认为,高雄捷运弊案的主角陈哲男的影响是关键性的,在彰化县以南,民进党候选人的支持度因弊案差不多都掉了10个百分点。“因为弊案,全台湾变成只有马英九和陈哲男才是真正候选人”。 在选举的策略层面,国民党越来越会搞选举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岛内媒体认为,国民党的最高明之处是,在陈水扁、苏贞昌、谢长廷等民进党高层全力投入辅选的情况下,借力使力地把这场选举拉高到“扁马对决”以及对陈水扁执政“信任投票”的层次,利用民众对陈水扁的不满和马英九的高支持率“光环”拉抬选情。《联合早报》引用一位退休工人的话来说明马英九在与陈水扁的对决中优势是多么明显。那位工人说,他最敬重马英九的清廉和勤俭:“父亲过世,他几天内就办妥了,不公祭也不收白包。他要的话,可以收好几亿!你看陈水扁,嫁女儿娶媳妇,收了多少红包?大家都在看着啊。” 许多外国媒体还认为,民进党败在了两岸政策上。日本《读卖新闻》称,台湾两大阵营均将选举看成“总统选举”前哨战,选举结果也被视为选民对政党的两岸政策的抉择。韩国《朝鲜日报》称,国民党的连战访问大陆,其两岸政策受到舆论的好评与支持,是国民党获胜的主要原因。 两岸政策是变紧还是变松? 在选举对台湾政坛的影响方面,英国广播公司认为,民进党在“立法院”、地方县市都居于少数的情况下,陈水扁面临空前的“执政”压力。台湾《中国时报》认为,此次败选对民进党政治人物而言,将产生巨大冲击:陈水扁势将提前成为“跛脚总统”,如果谢长廷续任“阁揆”的话,无论“内阁”是否改组,也都会是个“跛脚内阁”;民进党的“内阁改组”、党务改造显然是势在必行,而党内斗争势必加剧,可能回到“党内群龙无首”而非“昔日陈水扁独尊”的局面。 台湾文化大学的姚立明教授指出,民进党目前可以说千疮百孔,但它还有着“中央执政”的资源,仍保留着一定程度的基本盘,而且其他政党如亲民党、“台联党”在这次选举中受伤更加严重,因此未来在台湾政坛上,国民党、民进党的两党政治雏形已经逐渐成型。台北大学的周育仁教授表示,未来3年,有3次重要选举,且选制都与县市长选举相同,在这一制度之下,会趋向两大党对决局面,小党影响力将进一步被边缘化。周育仁认为,宋楚瑜、李登辉的作用只会愈来愈有限。马英九已然成为泛蓝新的“共主”,领导泛蓝走向2008年“执政”之路。 谈到选举后的两岸关系,台北大学的侯汉君教授指出,这次中间选民投票的情形比想象中来得多,他们当中不只是泛蓝的支持者,更多的是对民进党执政的全盘否定。现在,民进党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逃回老窝,回头向“台独基本教义派”靠拢。二是进一步转变为温和路线与泛蓝妥协。台湾《经济日报》的分析认为,过去“总统府”、“国安会”直接拍板的两岸政策决策模式将受到严厉考验。该报还引用台湾“经济部”官员的话说,两岸经贸顶多维持现状,不可能再紧缩,虽然“政治的东西很难去预料”,但目前两岸经贸“不可能走回头路”。▲ 《环球时报》(2005年12月05日第一版) 相关专题:台湾三合一选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