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专题 > 正文

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张宝明:安全小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9日19:35 《小康》杂志

  12月9日上午,全国政协常委、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张宝明在首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发表主题报告。以下为报告全文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健康和根本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安全生产、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水平列入了规划,明确要
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节约发展、洁净发展和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安全发展,防范事故,保障安全,提出指导原则和奋斗目标,安全发展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一、安全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就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人的发展的全面进步、全面文明的社会。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和要求,概括起来就是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二者的和谐统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目标,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目标。小康社会既是生产发展、科技进步、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也是劳动者生命安全切实得到保障、生活质量全面提高的社会,可谓“安全小康”,她充分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建成这样的社会,必须坚持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同时要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安全发展的关系,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预防和减少各类伤亡事故及经济损失、职业危害,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权益,坚持安全发展,实现“安全小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安全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和保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安全发展是指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各个行业和领域、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和保障。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活动中,体现本质安全、全元安全、全过程的安全,它包括生产安全、

交通安全、公共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社会安全及减灾防灾等相关的各类经济和社会安全。

  安全发展,体现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就是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安全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和根本利益。生命最珍贵,保证生命安全是人的最基本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人为本,首先以人的生命为本;科学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建设全面小康,首先建设安全小康。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安全发展相统一,既要讲求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做好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安全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要在2020年实现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超过3000美元的奋斗目标,不仅必须达到年均增长7%左右的发展速度,还要考虑资源、环境、社会的进步,人的安全健康,做到可持续发展。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体,安全和健康的需求是人们最基本需求之一。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们的基本需求,离不开安全发展。到2020年我国安全生产必须达到根本好转阶段。否则事故不断,人的安全健康没有保证,发展就不持续。安全发展水平是衡量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安全发展应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安全发展旨在维护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做好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在坚持安全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树立“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永存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科学理念,要纠正“经济发展,事故难以避免”的错误观点。要将安全发展,建设安全小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组成部分,将安全发展同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将安全发展、安全小康指标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实现全面的发展。

  二、我国人员伤害问题突出,安全发展任务繁重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的不断扩大,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不断地受到各种灾害事故和意外伤害的威胁。我国人员伤害发生情况严重,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约7000万人发生各类伤害,死亡80万人左右。近些年来,我们党和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把安全生产纳入基本国策对待,并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面临新情况和问题,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强领导,完善法制,强化监管,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大了安全投入和出台相关的经济政策,我国安全生产事故和人员伤害有所下降,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并向好的趋势发展。但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主要是重特大事故还没有得到遏制,煤矿等高危行业事故多发,事故总量过大。2004年全国发生各类事故80.36万起,死亡13.67万人,伤残70余万人;加上职业病危害,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从事有毒有害企业数量约1600万家,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约2亿人左右,其中尘肺病患者,截至2002年有58万余例,累计因尘肺病死亡近14万人,尘肺病现患者44万余例,问题十分突出。我国每年大约近百万个家庭遭受不幸;事故造成约2500亿元的经济损失,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

  导致我国目前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浅层次的原因,又有深层次的原因。除一些地方和单位思想观念不适应,忽视安全、管理松懈,安全欠帐,监管不扎实、执法不严格、责任和措施不落实外;还有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未能同步发展的问题。据国外统计,在农业经济为主时期和工业化初期,生产伤亡事故较少;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事故也呈快速上升趋势。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期,一方面,工业产品的产量和交通运输规模等急剧扩大,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高投入、高消耗,

能源、原材料等需求大幅度上升,企业增产超产的冲动强烈;另一方面,安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也是实现第一次现代化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国家由农业转移到第二产业的人数将会有巨大的增加,城市化的过程将会加快。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在第二产业中,资源开采业,建筑业,到加工业,运输业,石油,化工等劳动密集行业,所占有的职工人数大,而这些行业自身又是传统的事故风险较大的行业。农业人口向城市和工业大量转移,而从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和教育又相对滞后;加之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不到位、安全监管机制不完善、一些行业管理弱化等多方面原因,安全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坚持安全发展,实现安全稳定好转任务繁重,面临着挑战。

  为什么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特大事故不能得到有效遏制,除上述分析的原因外,我认为,在一些地方特别是企业,为了政绩,为了利益甚至追求暴利,受利益驱动这条危险链深深地牢困着一些人,无论是煤矿事故,还是石油井喷事故和石化企业的爆炸、引发环境污染,特别是最近发生的松花江水严重环境污染事件,都是起于忽视安全,放松管理,违规和违章作业,安全投入不足,设备老化,环境治理滞后,作业条件恶劣等人为的因素造成的恶果。给人民造成无法挽回的痛苦,给国家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给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

  安全生产是安全发展的组成部分和重要保证,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虽然安全生产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形势依然严峻,要做到预防为主,取得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权,还需要加倍的努力,做艰苦扎实的工作。因此,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安全发展,全社会关注安全,把安全发展落到实处。

  三、坚持安全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坚持安全发展,建设安全小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组成部分,必须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紧紧依靠科技进步,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职业危害及经济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权益。为此,把安全生产和科技发展规划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按照安全发展、建设安全小康的要求,要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有计划有重点的解决制约安全发展的重大问题。为人民群众的安康幸福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和工作生活条件,坚持安全发展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建设安全小康,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安全发展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安全发展应当与人口、资源、环境一样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因此,应当将反映经济和社会安全状况的四项安全指标,即意外事故死亡率、职业工伤死亡率、亿元GDP死亡率、安全投入比例等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中。我认为,实现安全小康的奋斗目标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到2007年为打基础阶段,各类事故和人员伤害有所下降,特别是控制和减少重特大事故,全国安全状况稳定好转;第二阶段:从2007至2010年为初见成效阶段,全国安全状况明显好转,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各类事故和人员伤害有较大幅度下降;第三阶段:从2011至2020年为根本好转阶段,实现重特大事故的有效控制,各类事故和人员伤害接近目前发达国家水平。为此,要采取以下战略措施:

  科技兴安战略。发展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发展和完善安全科学技术的学科体系; 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科学保障水平,重视科技应用研究和成果推广; 促进安全科学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建立安全科学技术产业体系;在政策和支持条件方面,创造有利于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

  资源保障战略。制定合理激励政策,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资源投入水平。加大国家和企业对安全生产的投入;明确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的投入结构比例;推行安全生产国家投入的公益化政策。加强安全监管人员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安全人员素质。

  安全文化战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逐步提高全民安全素质。实施全民安全教育政策、安全知识进入中小学课堂,利用大中小学普及安全文化;加强班组及职工的安全文化建设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加速发展安全文化产业,改善公共安全文化。

  系统工程战略。实施安全生产系统综合对策,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保障水平。实施“监管-协调-服务”三位一体的行政执法系统;推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促进企业安全生产自律机制。提高社会中介技术支持与服务能力。

  创新机制战略。创新国家安全生产运行机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监管体制。建立“政府监管与指导、企业负责与保障;员工权益与自律、社会监督与参与、中介服务与支持”的“五方结构”管理机制。

  强化法治战略。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法规体系,推动安全生产法治建设,加强安全法规培训与宣传,提高法治水平;加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监管,提高安全执法监督覆盖率。

  社区安全战略。建设安全社区,构筑城市安全保障屏障。在我国,社区安全问题已经并正在受到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建设安全社区”正在逐步成为城市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加强安全预防的基础工作,建设安全社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综合保险战略。充分利用各类保险手段,建立重大事故保险体系。逐步建立强制性的、覆盖全社会的、赔偿、康复和事故预防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工伤保险机制;大力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的商业保险体系。

  相关专题:中国全面小康论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