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鞍钢:中国2020年发展目标--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9日17:02 《小康》杂志 | |||||||||
时间:2005年12月8日下午2:00 主题:2005首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 王有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首先请允许我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下午到会的领导和嘉宾。下午到会的有全国政协常委,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
胡鞍钢:谢谢《小康》杂志社给我这次机会来就2020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这样一个主题做一个发言,我也准备了相应的文稿。我们知道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从中国的国情实际出发,它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历史过程,这一命题提出来是由邓小平同志在20多年前提出一个主题,简称为“中国之路”。他是这样表述的,在党的十二大会议闭幕式上讲到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可以说,经过20多年来全体中国人民的不断实践,我们已经基本上走出了这条道路,就是所谓的“中国之路”。 我们看看中国之路是怎么形成它基本的大的战略框架呢?第一部分我想就毛泽东、周恩来总理所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到邓小平,江泽民等人后来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这样一个构想的历史演变做一个历史性的回顾。我们知道建国之后毛泽东在1954年全国第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就提出来准备用几个五年计划将我们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国家。而后,特别是在1963年9月,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两步设想,第一步提出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使我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这是最开始所提出的四个现代化。而后我们知道,在1964年全国第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周总理代表毛泽东宣布了这一两步走的设想,我们简称到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大家知道由于1966年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使我们没有机会实现这样一个目标,1975年周总理在第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重申了这样一个目标,而后也在后来的,包括华国锋等人也重申了这样的目标。实际上在当时,我们对中国国情条件下到底应该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如何实现现代化知之不多,知之不深。 为此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特别是在1978年到了日本访问,同时也访问过新加坡、马来西亚还有泰国,1979年又访问了美国,邓小平经过这样的海外考察,他懂得了什么是现代化,他在思考一个基本的问题,中国应当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因此他提出一个我们所说的,中国式的现代化,或者说准现代化,即小康目标这样的一个基本思想。从而修改了毛泽东和周总理他们当年所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因而就提出了所谓三步走的设想。实际上从开始时是两步走的设想,这是由党的十二大报告,1982年提出来的。在1987年,由于我们改革初期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很有可能提前实现第一步设想,因而邓小平同志又提出了三步走的设想,正是根据邓小平这样的一个设想,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或者正式提出三步走的设想,这是大家都比较清楚的过程。 实际上来讲,中国可以说出人意料的提前实现了前两步战略设想,到了1997年,中国已经提前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这样的目标。与此同时,在党的十五大报告,江泽民同志开始提出所谓的,我称之为从“老三步”到“新三步”的设想,即第一个十年,就是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也就是第二步,到2020年,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六大,江泽民又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新三步”的设想,我们把它称之为台阶论了,第二步就是明确的提出今年我们所讨论的主题,全面建设一个惠及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当时的提法是GDP翻两番,并没有提到人均GDP达到三千美元,是由曾培炎同志,当时在记者招待会谈到这样一个观点。第二步是什么概念呢?除了GDP翻两番,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国力和竞争力要明显的增强。第三步就是原来邓小平和十三大报告,以及十四大报告,十五大报告所设想的,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把它称之为新三步设想。 从老三步到新三步,或者说从毛泽东的前两步到邓小平提到的老三步,对于中国来讲,我们可以看出来,它是一个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前进,特别是不断的上台阶的过程。我们知道在9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台阶论,每隔几年要使得我们的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很显然,我们可以看出来,在过去二十年,中国领导人是非常务实的,适应性的提出长远的目标和近期的目标。每一个设想都非常务实,每一个设想都能够提前实现。因此,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我们称之为“中国之路”确实是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他本身就有它自身的发展逻辑,通过自身的逻辑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我们知道中国的发展目标不仅不断的进行演变,中国的发展战略也要经过不断的演变过程,大体需要一代人的时间,比如说25—30年左右,就会发生一次比较大的调整,因为中国的发展环境,发展战略,发展挑战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因此不同时期的领导人也会提出不同的发展战略。我们简单的把中国50多年的发展战略分为三代,第一代就是由毛泽东提出来的设想,三代的战略思想都体现了作为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发展极不平衡,经济和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如何追赶发达国家,本质上都是追赶战略,但是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追赶战略。当然在50年代中期,毛泽东受赫鲁晓夫的影响,赫鲁晓夫提出苏联要赶上世界最发达的美国,在这样的影响之下,毛泽东提出了超英赶美的战略设想,实行了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包括军事工业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战略。当然这个发展战略具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或者是不足之处,所谓的成功之处,我们也发现,确实中国在这一时期,也就是说1952年到1978年,它的经济增长率相对比较低,但是它的社会指标,特别是人口的预期寿命,包括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也包括我们所说的HDI,就是人类发展指标增长率还是相当之快的。到了1978年以后,实际上就实行了所谓的第二步战略设想,它本质上也是追赶发达国家,但是它不同于第一代发展战略,更多的是实现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积极的引入竞争机制,引入市场机制。这一个战略对于我们加快经济发展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时提出的主题,主要是加快发展,不平衡发展,“先富论”,或者说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首先富裕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到了第三代发展战略,我们确切的讲,就是把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定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意味着结束了“先富论”的阶段,开始进入到共同富裕的阶段,而后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十六届四中全会先后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又出现了新的发展战略,以便来解决所出现的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挑战,这是我对发展战略做了一些总结,从第一代改革战略到第二代改革战略,就不展开讨论了。 十六大报告对中国国情做了一个基本判断,这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的起点,从总体上来看,虽然中国进入到小康水平但是仍旧是低水平,不全面,极不平衡的小康,我们来看看相关的分析。我以前也曾经用有关的数据和讨论说过这样的情况,第一个指标就是所谓人均收入,国际上通常所说的GNI,人均国民收入的指标来看,很显然中国从1995年就从低收入水平开始进入下中等收入水平,1978年的时候,我们人均GNI只相当于世界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1995年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可以说我们今后就是由世界下中等收入水平向世界中等水平进军,实际上是达到世界人均水平,就中国而言,如果我们把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均总国民收入放到全世界206个国家和地区中,我们就可以发现,确实是一个中国,四个世界,这四个世界是指四种不同收入组,这就包括低收入组,下中等收入组,上中等收入组,甚至我们在中国的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都属于世界的高收入组。很显然,中国的小康水平仍然不仅是低水平的,关键是极不平衡的。从恩格尔系数来看,实际上中国的城镇居民已经进入到富裕型,但是在一些局部的农村地区还属于没有达到小康,甚至还是比较温饱的阶段。从人类发展指标来看,中国已经达到世界上中等水平,目前达到0.72,如果将来我们可以达到0.80的话,就可以进入世界高水平。但是从地区来看,很显然,我们有相当多的地区已经进入到世界高水平,但是还有相当多的地区处于比较低的中等水平。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贫困人口数,如果我们根据中国国家贫困线,农村贫困线,原来根据一百块钱,后来又调到二百块钱,现在又调到所谓668元,根据中国贫困线目前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约2610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约2205万人,大体合计是4815多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大约3.7%,这是中国国家贫困线。如果我们要根据国际贫困线,每人每日支出不足一美元,按照购买力评价计算的话,折合中国来看,就是888元,按照世界银行最近的估计,目前中国约有1.35亿人还处国际贫困线以下人群,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两千多万人,再加上七、八千万所谓的,我们称之为低收入人群,算下来大体上是1.35亿人,相当于我们总人口的1/10。这些贫困人口是我们今后要实现小康社会,达到总体小康水平的最关键的人群,最关键的地区,此外,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急剧转型的过程,因此,我们就出现了所谓六个方面的基本问题。 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各类社会案件数量迅速上升,每年平均下来所谓法律诉讼金额非常巨大,相当于GDP的7%左右,一方面我们人均收入在增长,企业的利润在增加,另一方面,我们还付出相当大的社会成本。第二个来看,就是刑事案件居高不下,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率最快的国家,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中国是世界上刑事犯罪率增长率最快的国家之一。我们知道1983年邓小平同志当时指出,什么叫小康社会呢?他从六个方面讨论,其中最后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刑事犯罪案件大幅度下降,我们不仅没有下降,而且高速增长。第三个方面来看,就是劳资之间的矛盾反应出我们劳动争议案件迅速增加,几乎可能是全世界最快的,从1992年到2003年,劳动争议案件数,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5%,增长了26倍,这是非常显著的社会矛盾冲突。 第四个方面,就是大量的突发性、群发性事件明显增多,创下了建国以来的最高峰。第五,各类重大事故频频发生,我们现在各类事故涉及死亡的人口达到21万人,受伤的人口超过150万人,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这个也反应了中国在整个社会转型过程中,它的经济高增长以社会的高成本为其代价,这也反应出我们为什么要建设和谐社会,不仅要小康社会,而且要和谐社会。此外还包括艾滋病等疾病人数超高增长,也成为威胁社会不稳定重要的因素。此外,中国也是世界上吸毒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知道在50年代初期,中国一个非常成功的做法,就是将一个世界上吸毒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了这个问题,大约有几十年没有吸毒人口。随着改革开放以后,这个问题,本身吸毒,走私是全球化,我们也成为全球化重要的受害国家之一,这都反应了我们在整个经济繁荣,经济空前增长背后所出现的社会分化,社会不和谐之处。我想从小康社会到和谐社会,是我们对于中国新的发展目标的重大的创新认识,我们来看一看这种认识。在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总体的概述和评价,紧接着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要构建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是我们中国人民的一个理念,未来20年的一个理念。同样构建和谐社会,也应该成为我们的社会理念,成为胡锦涛主席所说的,这样的社会是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这样的一个社会,不仅得到了中国人民的拥护,也取得了空前的社会共识,这本身是我们中国对重大的社会挑战做出积极、主动的响应。因此中国改革的目标,不仅仅是要建立一个更有效率的市场经济体制,而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经济体制,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部涵义。 可以说所谓和谐的社会,本质上就是公平的社会,平等的社会,正义的社会,而社会的不公平,不平等,不正义就是对中国社会的最大威胁和挑战。中国有构建一个和谐社会需要有三个基础,首先是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是指社会分化不太严重,社会阶层对立不太严重。第二,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要有一套调节利益冲突的机制,和正确表达利益的渠道,要有一套政治协商机制。第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就是全社会形成共同体的社会共识,和平相处,平等相处。也需要和谐社会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确立公民的权利,这就包括宪法所赋予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对此特别是进入城市上亿人口的农民工及其家庭,也包括在农村居住的其他人群。第二个方面,要建立合作主义的政治框架,这种框架下确立和调节社会共同体的共同利益和不同利益,最后就是要强化公民社会,让社会公民有效率的组织起来,进入到市场应对市场的风险,进入到国家的公共政治,包括社区的政治参与,来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等等。 我这里要指出的是,中国需要中央所提出来的全面建设小康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社会,与国际社会,也就是2000年所提出的“千年发展目标”进行重新整合,大家知道千年发展目标,2015年提出了八大类目标,18类子目标,反应了人类的决心,要消除贫困,关注弱势人群,实现人类发展,我们需要把这三大目标进行整合。这三大目标本身具有互补性,关联性和结构性,互补性和关联性是指这三大目标重视国内发展目标与国际发展目标相结合、相对比;第二个来看,就是重视国家目标与地区发展目标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第三个就是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本身就是国际社会千年发展目标的中国化,同时又是中国进一步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结构性目标,它本身就具有可比性,中国的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只要我们实现了我们的小康目标,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有助于大大的推进人类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世界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将做出重大的贡献。刚刚发表的世界银行报告表明,中国在所有发展中国家第一个实现了千年发展目标的最核心,或者说第一个目标,即贫困人口比例减少一半。根据世界银行的估算,中国1990年贫困人口比例大约是33%,到了去年,2004年最新的数据已经降到不到14%,已经减少了一半,而且是在全世界所有发展中国家第一个实现的。因此中国如果能够继续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疑对全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所谓多维性是指三大目标所涉及的内容并不是单一的指标,而是多维的指标,并不是单方面的发展指标,经济发展方面的指标,而是全面发展的指标,它既强调经济发展,更强调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强调公平、平等和协调发展。我们自己根据这三的目标进行整合,进一步提出2020年中国长远的发展目标,我们把它分为七大类,第一个就是所谓增长的目标,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GDP翻两番,这是有可能的,此外还包括贸易进一步的增长。第二步目标,我们把它称之为综合国力目标,不断的缩小和美国之间的,在综合国力方面的各项方面的差距。第三是富民目标,把富民目标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上。第四是和谐稳定目标,第五是国家安全目标,第六是可持续发展目标,第七是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目标。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进一步提出以人为本的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和指标,对此我想做一点详细的讨论和分析,特别是结合刚刚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这个建议中,首次提出了我们到2010年,乃至到2020年我们的长远发展目标,主要包括七个方面,涉及到经济增长、增长质量和效益、自主创新、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和民主法制等方面。前三类是经济发展目标,后四类是属于非经济类的发展目标,目标的多元化,多样性,包容性已经充分体现出来。我们来看一看如何来实现“十一五”规划对中国实现“新三步”具有什么样重要的作用?我的关键词就是十分关键的时期。 首先它本身是实现第一步战略设想的目标,看来我们可以提前实现,它是由原来的GDP翻一番,变为人均GDP翻一番。第二,它为实现第二步战略设想,即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重要的基础。第三,它是为实现第三步设想,即205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开局,这是我对“十一五”规划的一点评价。当前制定国家“十一五”规划和长远发展目标的关键在于我们应当在中央的建议提出的框架下,合理的设定全面的、具体的规划目标体系,尽可能使这些目标指标化,定量化。即“十一五”规划所提出来绝大多数的目标是有明确的指标,是可以定量的,是可以测定的,更重要的是可以比较的,既包括我们历史的比较,也包括国内比较和国际比较。以便于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能够及时监测或中期评估,两年评估或者是三年评估,以及五年之后的事后评价,我想这是非常重要的。 国际发展目标的指标化,定量化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就是2000年,国际社会所提出的千年发展目标,这就包括八大类目标,18类具体目标,48个指标,我们把它称之为是可测度的,可测定的,可比较的指标。用了这些指标以后,就可以每五年进行一次评估,世界银行,包括UNDP等等,最近做了这些评估,现在我们需要建立这样一个指标。如何来建立这样一个指标呢?最近根据中国经济导报报道,马凯同志提出来,要对中国2010年的发展目标进行分类了,我们自己也进一步去分析,如何来提出一个所谓的国家发展目标。发展目标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首先就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在市场经济转型条件下和日益开放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区分三种不同作用,即市场的作用,政府的作用,以及政府和市场的互补性作用。 第二,要根据公共产品,私人产品,混合产品的不同类型产品来划分不同的领域,一,由政府直接干预或者是提供非竞争性的公共服务领域,比如说这一次“十一五”规划,将首次提出来国家的公共服务领域,我们把它称之为十二大领域。二,就是私人产品和私人服务的竞争性市场领域。三,就是由国家或者由政府适当干预,指导并利用,或者说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混合产品和混合服务的领域。如果根据上述三类,我们把它从目标的角度分为三类。第一个就是责任性目标,所以说“十一五”规划将明确的规定,政府的责任,当然主要是中央政府的责任,地方的规划将规定地方政府的责任,这是指政府在规划期内必须实现和完成的目标,以便体现政府的政治承诺,又体现政府在转型过程中需要履行的主要的职能,并通过有效的动员和利用公共资源,比如说像公共财政,公共投资,公共项目来实现政府的责任目标。我们也把它称之为约束性目标,这个约束性目标就是要使得这些目标来约束政府的行为,来履行政府的职能。第二个来看,就是预测性目标,主要是基于市场机制作用的那些有经济增长的目标,比如说产业发展的目标,城市化发展的目标,国际贸易或者是国际化发展趋势性的目标,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创造有利条件,提供良好环境,保证公平竞争,最大限度的发挥市场的作用和经济活动主体,既投资者、企业、消费者的作用。第三个,我们称之为指导性指标,是介于上述两种指标之中的指标,而它是指在规划期内政府希望发展的重要目标。不仅需要政府目标,方向合理的引导,政策适当的干预,恰当的宏观管理,而且更需要政府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设计有效的激励政策,动员全社会各种力量鼓励社会和私人投入,扩大社会和私人的广泛参与,也包括鼓励国际社会的广泛参与,因为我们中国越来越开放了。 我们根据以上三类目标对“十一五”提出了规划建议,提出了目标体系,包括七大类,63个指标,我们的建议和设想主要是以约束性目标为主,30个约束性指标,16个政府指导性指标,17个基于市场的预测性指标。在这63个指标当中,我们又具体的细分为第一个层次是国家重要目标,在国家规划中要突显,我们大体提出来这些目标,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在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方面的目标,GDP预测目标,人均GDP预测目标,GDP增长率预测目标,凡是经济指标都是预测,都是基于市场需求的。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什么呢?今后除了全国和省统计GDP,省以下单位不在统计和公布GDP,他的导向对于地方政府并不是主要追求GDP增长。经济波动系数是指导目标,因为宏观经济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是一个约束性目标,政府的责任目标,城镇新增就业率是约束目标,也是政府责任目标,居民消费品价格这是约束性目标,外贸总额是预测性目标,贸易顺差,或者说基本平衡应该作为指导性指标,仅就经济增长和宏观调控而言,他应该分为三类。此外,我们来看主要的一些目标,像资源环境目标,这一次中央的建议提出来,就单位能耗,单位GDP能耗要降低20%,这就是约束目标,或者说是政府的责任目标,此外像耕地面积的饱有量,单位GDP的水耗,森林蓄积量都作为主要的国家层次的目标。次目标是什么呢?包括环境的一些重要的指标,比如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工业废水的排放量等等,但是他们都是约束性目标,都是政府的责任目标,我们想通过这样的一个分析过程,将中央所提出的七大目标概括为两个层次的目标,从而通过63个指标来确定2010年的目标,进而来提出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所以说我们并不是为了设计目标而设计目标,是基于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和日益开放条件下如何促进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来共同构建全面小康社会,以及和谐社会。 我的总的结论是没有市场经济,中国不能发展繁荣;没有和谐社会,中国不能长治久安,中国由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够用相对比较短的过程来走自己的现代化道路的国家,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205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知道当今的高收入国家和上中等收入国家全部人口加在一起是14.7亿人,他们花了200多年,甚至300年的时间,有的国家花了100多年的时间,才从比较低的收入走到今天比较高的收入,中国如果从1950年算起的话,我们到本世纪中叶,2050年,中国将用一百年的时间走完别的国家几百年的时间,这本身就创造了人类的奇迹。我们正处于中国创造人类奇迹的中间点,就是2005年,我们将要到2050年,因此,中国发展的成功就是世界发展的成功,而中国发展的失败一定是世界发展的失败,我们一定要成功,而绝对不允许任何失败,这就是我的观点,谢谢大家! 相关专题:中国全面小康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