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洋山深水港即将开港专题 > 正文

上海加快建设集装箱深水枢纽港任务迫在眉睫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0日15:19 东方网-劳动报

  东方网12月10日消息:在今天下午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副市长、洋山保税港区管委会主任杨雄说,无论是从国际港口竞争态势看,还是从上海航运自身发展的需要看,缺乏深水码头泊位和深水航道,已成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最大制约瓶颈,加快建设洋山深水港区刻不容缓。

  杨雄说,从国际航运业发展趋势看,具备-15米水深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已经成为
竞争国际航运中心的必备条件。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加快,国际航运业呈现出经营联盟化、船舶大型化、运输干线化的发展趋势,并对全球航线结构和港口功能布局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从航线结构看,逐步形成了干线与支线相结合的航线网络;从港口功能看,逐步形成了枢纽港与喂给港分工明确的布局。一些重要港口航线航班密度迅速增加,由于“马太效应”的集聚作用,而成为全球干线网络中的重要节点,成为战略性枢纽港,只有这类港口才能成为21世纪的国际航运中心。因此,上海要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就必须适应国际航运市场发展的趋势,尽快建成具有-15米水深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

  东北亚港口竞争态势看,缺乏-15米水深的港区,已成为上海参与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竞争的主要瓶颈。

  东北亚主要港口竞争国际航运中心十分激烈,其核心是竞争国际集装箱枢纽港,而不是洲际班轮一般挂靠港。这些年,东北亚地区的一些港口相继提出扩建、新建-15米以上深水港区的计划,并开始实施。因此,如果洋山深水港区不能尽早建成,上海港就会沦为东北亚几个大港的支线港和喂给港。

  杨雄说,从上海港自身发展看,加快建设国际集装箱深水枢纽港迫在眉睫。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28%,2004年达到1455万标箱,稳居世界第三大集装箱港地位,今年预计可突破1800万标箱。在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高速发展的背后,是港口吞吐能力的严重不足。目前,上海港集装箱泊位仅28个(不含洋山一期),年设计吞吐能力仅960万标箱。随着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较快发展,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还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港口吞吐能力不足、缺乏深水码头和航道,已成为制约上海港发展的最大障碍,加快洋山深水港区建设迫在眉睫。

  相关专题:洋山深水港即将开港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