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CCTV《面对面》专题 > 正文

面对面专访张海迪:痛苦熔炉中历练出的乐观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20:03 央视《面对面》
面对面专访张海迪:痛苦熔炉中历练出的乐观者

面对面记者王志专访张海迪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面对面专访张海迪:痛苦熔炉中历练出的乐观者

张海迪


  导视

  她是20年前年轻人的偶像

  影响了几代人成长的“海迪姐姐”

  张海迪:我就是一个乐观的人,在痛苦的熔炉中历练出来一个乐观者

  她忍受着什么样的病痛

  张海迪: 晚上对着镜子,点着小油灯,把自己身上溃烂的肉剪掉

  又如何成为家喻户晓的典型

  张海迪:我知道大家是为我好,但是我不能无原则地接受这种改造

  她的近况如何

  在过着怎样的生活

  人物介绍

  张海迪

  1955年9月生于济南

  山东省作家协会创作室一级作家 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第一集正文

  字幕:2005年11月27日 星期天

  济南市公安局收容教育所

  解说1:20多年来,和各个年龄层的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张海迪一直都被称作“海迪姐姐”。

  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宣传学习热之后,张海迪就比较少地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2005年国际残疾人日前夕,在济南市她的家里,《面对面》记者采访了张海迪。

  记者:20年来,当你淡出公众视线的时候有没有落差? 张海迪:没有,我想的就是我要沉到我心底的海之中,我心底的海是深蓝的,我要沉进去,不管外面怎么样,不管上面有多大的风浪,总有一天,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升上来的时候,我再一次浮出海面的时候我会看见崭新的太阳,也让大家看到一个崭新的我,这个崭新的我是我为大家又做了一些什么,就像我自己的文学作品,我自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那场宣传,我早把它看作是一种,是我生命的过去。

  解说2:张海迪现在的职业是写作,她也是山东省作家协会的副主席。20年前,张海迪曾经是全国家喻户晓的模范人物。1983年,她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当时,叶剑英、邓小平等八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为她题词。在全国迅速掀起了一场“向张海迪学习”的热潮。

  记者:我记得最高宣传高峰的时候,您父亲曾经提过要求,不要过分地宣传我的女儿海迪

  张海迪:是。

    记者:现在回过头来看,你觉得对你的宣传有过分的地方吗?

    张海迪:作为我个人来讲,当时我就有这种感觉,我觉得这样的铺天盖地,如果我退出去,我是张海迪的话,我怎么来看待这件事情,一定要有度,什么事情都要有度。适可而止。我当时跟我很多好朋友说过这件事情。

    记者:当时就这么想?

    张海迪:是。我让我自己耐心等待,该做什么我还做什么,放下心来,踏踏实实,所有的一切在几年之后,不会再有了。我当时是这样想的,但是我没有想到,过了很多年以后,甚至是过了20多年的今天,还是经常有些媒体来找我,让我说,我自己的的确确是经常拒绝,反复地拒绝。有时候甚至要得罪人。

    记者:为什么要刻意保持这种低调?

    张海迪:我觉得我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我过去就说我平凡,今天我依然是平凡的,为什么我张海迪要经常出现在镜头上呢。 空镜:

  字幕:张海迪在互联网上有一个博客,很多网友都在上面给她留言

  急急地更正一下,是海迪姐姐,不是海迪阿姨,上面是手误。

  真有意思。

  这个人叫“万树梨花”,她说,曾经以为海迪的经历和人生感悟多半是杜撰出来的,现在看到海迪的博客,觉得海迪的确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温馨的家庭布置,还有透视着生活的独特视角,她关注的不仅仅是呼吸,更多的是赖以呼吸的源泉和动力。

  呀,她说的真好,真的我们都应该关心原动力。

  海迪对家和家人的爱随处可见。或许是他们彼此之间的爱,给了她那么多勇气和信心,战胜病魔,战胜自我。

  字幕:

  “张海迪事迹”档案存放处

  解说3:张海迪,1955年出生在山东济南。5岁时患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瘫痪。15岁时,她跟随父母下放到山东聊城的农村。在这儿,她教村里的孩子们读书识字,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病痛。此外,张海迪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自学了多门外语。

  1981年,媒体开始宣传张海迪的事迹,并在1983年达到了高潮。她自强努力的事迹,成为当年青少年学习的典范,张海迪也成为了改革开放后全国范围内影响力最大的一个模范人物。

  记者:那你怎么会治病呢?

    张海迪:当时这一代人,我觉得内心有一种责任感,当时坐在小土屋子里,非常焦急,就想我能够做些什么,我又不能下地,就是极力在找自己能做的事情。

    记者:你当时的情况你自己都需要照顾?

    张海迪:是。知道了自己的病痛,然后看到老百姓有生病的孩子,就想能不能给他治疗,能不能给他解除病痛,还有其他的病人,比如说牙痛的都去找我,当时最开始的时候没有办法,但是后来就想,我能不能用针灸,用其它的办法,拿起书来就看,就是一边看一边做。

    记者:敢吗?

    张海迪:书上写着可以进针的时候怎么样进,可以在白菜疙瘩上,在萝卜上。在白菜疙瘩上进了几天以后,就在自己身上,我觉得医生就是要这样,首先要自己感觉,感觉到那什么,有人问我说,海迪是不是你的腿没有知觉,你的胸以下没有知觉,你在自己身上扎针不痛苦啊?我说恰恰相反,我最开始针灸的时候,是扎自己最疼的地方,比如说“口面合谷收”,向包括脸上的穴位,包括印堂穴,扎了以后是什么样的感觉,我要知道。当时那一代青年,有很多人都是下了乡以后,当所谓的赤脚医生,不用执照,但是有一个东西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对人民的满腔热情,对劳动人民的那种尊重,对劳动人民的那种辛苦的同情。

    记者:你说一个15岁的孩子,这种责任心从哪来?

    张海迪:我觉得和我受的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像我到农村以后,我父母亲他们关心农民,比如说我妈妈做很简单的事情,都对我有非常大的影响,看见村西头的大婶得病,我妈妈就说,给你开了药,然后我给你煎吧,我妈妈就给别人煎药,一副一副地煎药。看见别人家里的孩子,或者有什么困难,我妈妈就去帮助别人,不讲任何条件

    记者:但是当时你们家里的境况也不是说?

    张海迪:应该说非常困难。全家人到了农村以后,真的是什么也没有了,就是三间破土屋子。到那个地方以后,地下都是一些很松的土,是一个破磨坊,是我去了以后,爸爸每天往地下泼水,跟我妈妈来回这么踩,把那个地踩实了,然后人才可以站得住,否则的话,踩到地上都起土的。而且,刮风的时候就漏风,下雨的时候就漏雨,墙上就是一条一条的被雨冲漏的沟,我就睡在那样的屋子里,冬天的时候盖上被子,夜里下雪了,早晨起来睁开眼睛一看,自己盖了两床被子,一床是自己的棉被,另一床是雪绒花的被子,就这样。冻得,简直是,别提了,手上长了很多的冻疮。

    记者:这样的生活在你心里没有留下阴影吗?

    张海迪:没有,我觉得没有。当时虽然很艰苦,我觉得还是要坚持,没有说埋怨生活,从这一点来讲,我可能像自己的父母。特别是像我妈妈,我妈妈很年轻的时候被打成右派,她承受了很多的政治压力,也有生活方面的压力,但是在我母亲给我的影响中,我没有见过我母亲唉声叹气,她总是爱说,一切都会过去,所以直接影响到我。

    记者:不是因为你当了典型以后才这么说的吧?

    张海迪:不是,我从来都是。

    记者:我不能说苦难,我不能说悲观?

    张海迪:没有,苦就是苦,真的是很苦。今天我回过头去,我就这么想,这样的日子也过来了,自己还不由一笑,但是当时也没有说,完全过不去,就觉得一定要过,再苦的日子一定要过,一定要坚持。否则的话,我想,没有我的今天。

  空镜字幕:在聊城期间,张海迪还自学音乐、绘画。多年以后,张海迪用自己的画笔回忆了自己居住过的那个小乡村

  张海迪《风的印象——当年下乡的地方》

  张海迪《下乡的河堤》

  张海迪《春天的乡村》

  隔断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专题:CCTV《面对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