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上大学不如开擦鞋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09:52 燕赵都市报 | |||||||||
成都某名牌高校的2名研究生联络本校和另一高校的3名本科生,开起了他们自称为“国内第一家由在校研究生开设”的擦鞋店,头一天就挣了280块钱。据说此举引起了争议,一些市民尖锐地指出,这样做太影响平时的上课,把钻研功课及其他的正事都耽搁了,实在不能理解。(12月19日《新京报》) 人们不能理解大学生开擦鞋店,多半是因为不知道“上大学”和“开擦鞋店”之间的
就投资成本而言,“上大学”的投入比“开擦鞋店”大。虽然新闻报道没有披露“研究生擦鞋店”的注册资本是多少,但按常理推断大约不会超过4万。而“上大学”就贵得多。尽管教育部门一再表示他们从来没说过“教育产业化”,但现实中的高校的确是把高等教育当“产业”办了。大学的学费一涨再涨,培养一个大学生的年均成本超过一万,据说七个壮劳力也供养不起一名大学生。 就投资收益而言,“上大学”的不确定性似乎更大。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一直遭遇“寒流”,而且一年“寒”过一年。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6%;全国大学应届毕业生超过300万,72.5%的就业率意味着大约有100万的大学生没工作。此外,大学生平均工资萎靡不振。据12月19日的《中国青年报》报道,在天津,平均每个800元的岗位能收到七八份大学毕业生求职简历。当然,800元还不算低,在浙江、江西等地,有的大学生已经开始寻求“零工资”就业了。相形之下,开个擦鞋店的收益倒显得稳定得多。 如此看来,“开擦鞋店”虽然算不上是国家提倡的“自主创业”典型,但至少是符合经济理性的选择。对于那5位创业者而言,放弃“开擦鞋店”比放弃“钻研功课”的机会成本更大。因此,他们的行为并不难理解。 这两年,针对大学或大学生的批评声越来越多。人们尖锐地批评大学生荒废功课、钻研精神淡薄、学术能力远不如先辈、大学精神日益沦丧……每当听到这些声音,我都不禁想起自己经历的大学时光:刚开始读研究生的时候,宿舍的几个哥们都发奋要研读孟德斯鸠、卢梭的著作,以西哲先贤为榜样。不过,后来大家把更多的精力都投入了打工挣钱。望着束之高阁的《论法的精神》、《社会契约论》,我们常常苦涩地自我调侃:孟德斯鸠有世袭的官爵可以出卖,卢梭“傍”过有钱的贵妇,而我们只好先为自己的生计考虑。当然,这也许只是自我开脱的借口。但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在教育产业化的现实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双重压力下,学生会越来越急功近利,原本作为“正事”的“读书钻研”可能真的成了一件奢侈品。 望着先辈们的背影,我们这些从高校里蹚过来的后辈个个自惭形秽。但我们还是忍不住要在陈明远先生的《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中找自辩的理由:先辈们享受的是精英教育,而我们承受的据说是“大众教育”,他们毕竟不曾负担我们这般“上大学”的成本,也未曾创造出“零工资”就业的奇迹。 教育有问题,但并非全然是教育的问题,更不一定都是学生的问题。在上大学不如开擦鞋店的背后,深层次的社会因素和体制参数更发人深思。 -毛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