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岁的钟南山从SARS忙碌到禽流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10:47 南方周末 | |||||||||
资料图片:钟南山近影 本报记者 由珊珊 钟南山很忙。 12月16日星期五,接受香港专科医师学院授予的荣誉医师称号并作报告。
12月17日星期六赶最早一班车回广州,出席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大楼奠基仪式。 当天下午飞往北京,晚上参加全国重症监护讨论会。 12月18日星期天,主持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会直至晚上。 12月19日一早,乘机回广州,开始一周的日常工作。 在北京酒店房间接到记者的电话时,钟南山的声音明显带着疲惫。这样的周末,对一位69岁的老人来说,无论如何都显得有点苛刻。 但忙碌,从2003年开始,就从未停止。 当年,SARS病毒突袭广东,并迅速蔓延到世界,甚至连医生都无法避免被传染,钟南山挺身而出。他和他的同事们抛下个人安危,坚守在救治SARS病人的第一线,摸索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他领导下的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成为广东危重SARS病人的庇佑所。广东成为世界SARS发病率最高、死亡率最低的地区。他还积极赶赴各疫区指导开展医疗工作,倡导与国际卫生组织之间的密切合作,也为把“元凶”锁定在果子狸身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SARS过后,名誉和盛赞接踵而至——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时被广东省记特等功,被广州市授予“抗非英雄”称号。2003年“《南方周末》年度人物”也毫无悬念地授予了钟南山。此前,老百姓也许还不知道这个广东省惟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但SARS过后,人人都听说了医生钟南山。 盛名之下,其实有很多负累。问钟南山有没有一点烦,他答:“肯定有些烦。” 除却繁杂的行政事务,许多和他的研究课题并不相关的会,都向他发出了邀请,尤其在他成为中华医学会会长之后。 “如果我都答应参加,就根本没办法做任何其他工作了。”这带给钟南山诸多烦恼,“问题在于,很多关于健康卫生、生态环境等的会和我研究的领域不太相关,也让我参加。” 成名之后的另一弊端,就是他不得不频繁面对传媒,这也让他感到不自在。钟南山笑称,现在讲话必须非常谨慎,“ 以前还敢发点牢骚。现在要是乱说了,被登到报上去,就不好了。” 让他欣慰的是,多项研究工作仍在进行,比如说他长期从事的慢性咳嗽的研究。近来最让他骄傲的,是在广州成功主办了亚洲太平洋胸肺学会,2600多参会嘉宾达到该学会举办10届以来的最高峰,还有就是中国在呼吸疾病研究方面的水平也获得了国际的认可。 尽管SARS的威胁已逐渐平息,但钟南山并没有放松警惕。他一直致力研究的SARS疫苗已在猴子身上试验成功,目前已进入了人体试验阶段。而近期国际上关于SARS的研究也取得新进展。钟南山日前曾公开表示:“研究人员通过对香港淘大花园和加拿大一些社区的SARS传播途径进行分析,发现SARS冠状病毒的传播除了与病人的飞沫有关,还与风向等因素有关,最关键的是,SARS病毒还可以通过空气中的气溶胶进行传播。这一发现将给SARS预防带来新的课题。 ” 钟南山认为,2004年的SARS新疫情和2005年初的防范措施,都可以确定果子狸是SARS冠状病毒的最主要携带者。如果能控制住这个环节,很大程度就能控制SARS。SARS还会不会再出现,无人能保证。但基于以往的经验,即使SARS再“现身”,也不太可能产生2003年那样大规模的疫情了。 最近的课题,是禽流感。 说起禽流感,他话语中的焦虑明显更重了。他说,接种流感疫苗非常必要,“因为病人可以减少被当作流感的误诊,更重要的是,防止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发生病毒基因重组,从而产生能在人体内存活的变种。否则,很可能引起大规模禽流感疫情。” 日前,他也通过媒体呼吁,一旦发现禽流感,应把病情的来龙去脉在第一时间向公众公布,不但要讲明现状,还要讲清起因以及防治的办法,让民众知道为什么防范以及如何防范。 也许是由于在SARS上的成绩,人们对钟南山在禽流感方面有所建树显然也给予了极大期望。他明显意识到了这种压力,不过他还是老实地告诉记者,“我在禽流感方面懂得很少,我对动物没有研究,目前禽流感感染人的病例还很少,我只能通过和同事交流学习,与接触过禽流感病人的医护人员密切接触,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一位老科学家的认真和坦诚,就这么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原文标题为钟南山:从SARS忙碌到禽流感)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