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已成功申请世界文化自然遗产31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13:16 新浪网

  主持人马骧:我们听罗老给我们讲述了一下《世界文化自然遗产保护公约》,加入这个公约有什么意义,刚才罗老也提到了6个,我在心里暗数了一下,很高兴,这些我都去过,有的去过不只一次,比如说北京的故宫和长城。也先问问齐先生和朱先生,有没有到过那6个地方?你们到过已经列入保护公约的遗产,感受加入前和加入后有什么变化?

  朱炳仁:文化遗产这个东西,应该说现在大家都非常重视,自然文化遗产,这个是应
该说人类宝贵的财富,我们中国在这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非常欣慰,非常高兴的。我是搞工艺美术的,应该说对这个文物建设方面没有很多的研究,主要因为工艺美术也是和文化遗产是紧密相连的,很多文化遗产应该说都是我们工艺美术工作者,包括我们历史上的一些共享,哪怕是长城在建筑和建设上也是一种艺术和智慧的结晶,我们有那么多的艺术品和传世的文物,很多都是可以归类在工艺美术方面。在这方面我们也非常对这个文化遗产情有独钟,因为在这个行业里面不断奋斗,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我认为通过保护公约的加入,遗产申报的成功,是一个保护和传承的手段。遗产申遗以后,确实关系到我们全民族的保护意识,每一个遗产的项目,我们很多人关注它,很多人不断提出来新的意见,怎么能够保护的更好,怎么能够把我们祖先传给我们的东西,非常好的传给我们的后代,从这个意义上确实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主持人马骧:比如说以故宫为例,或者说别的地方,一旦被列入遗产公约了,得到了国际上的帮助,保护和传承上力度是不是增加了很多?

  齐欣:应该是毫无疑问的,罗公是大专家,我的感觉,你刚才那个问题,这6个地方我都去过。最近我还走过这些地方,最近走和以前走不一样,以前走是游玩,没有其他的感觉。这次我去的其中的

泰山,过泰山的时候,跟着罗大师时间长一点,当时我的感觉非常的深厚--感谢他们。20年前,咱们如果没有他们能够去想,我们一定要加入进去,一定要让我们名列这个名单,我们今天不会有这么多人看到的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这么讲,回过头来,一个名单他们的功绩在哪里,是唤起了很多的资源保护它。一会会谈到申遗,如果你不说,谁知道端午节是宝贝,如果说我们开始陆续申遗也在参加其中了,你就感觉一个地区为了申遗的做多少工作。这是好事,首先要去挖掘它,然后再要去组织它,申报它。实际上这从政府上,组织大家唤醒他们,我认为是民族间的好事,这是我去过这几各地方现在想的。当然我们做这个行业有机会去这么多地方,据我所知,很多人一生的理想,全球人的理想也是去这几个地方看。必去的地方。

  主持人马骧:齐欣从他亲身的感受上体会到了申遗的作用和意义,我想问一下朱大师,您是搞工艺美术的方面的大师和专家,已经申报成功的31项里面,您对哪一项印象深刻?

  朱炳仁:肯定是故宫了,我也去过多次了,应该说故宫其实是中国工艺美术的结晶,确实是体现我们祖先的智慧都凝集在这个故宫里。故宫的遗产,应该说其实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物质的,一方面是非物质,那么多工艺技艺才能结晶那么多的工艺品。我们看到的包括书画作品,可能出现80、90都是工艺品,这个里面根据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到有传统的手工艺的技能。这个技能的结晶,应该说最能体现故宫里面,不管是高级的金银器、珠宝首饰、铜器木雕,包括一些家具的设施,体现传统手工都非常的精致,我们不把它传承下来,我们有什么留给后代。我们看到这些东西,就感觉到里面的一些东西,我们怎么样保护它,不能给它失传,不能给它断代。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罗老在这方面的功绩确实是我们后代是应该记得的。

  齐欣:是没有疑问的。昨天的会我参加了,多少德高望重的专家都在场,对这一点上,都是没有疑问的。昨天来了很多遗产地的代表,当时基本上是我那个观点,幸亏20年前我们有这么个提案。

  主持人马骧:现在想起来是一件很让人觉得欣慰的事情,或者说很骄傲的事情。故宫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就像刚才罗老说的,它是顶尖的,第一批申请会成功的,后续有越来越多的申请,很多被列入遗产公约的,我们今天要提到的是正在准备申遗的项目。

  齐欣:正在呼吁中。

  主持人马骧:呼吁京杭大运河申请遗产保护公约,我们请罗老说一下。

  网友:谁先提出来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