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汪道涵逝世专题 > 正文

记者追忆汪辜会谈中的汪道涵先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7日15:25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频道12月27日电(记者杨金志)1993年4月29日下午,上海解放日报记者谈小薇难以忘记的一个时刻:当她和上海文汇报记者周传安、新民晚报记者钱勤发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姜壁苗在新加坡海皇大厦附近的一座公园里散步时,他们邂逅了也来这里散步的汪道涵先生和夫人孙维聪。

  就在当天上午,汪道涵和辜振甫分别代表海协会和海基会,正式签署了4份协议,海
峡两岸的关系迈出了“重要的历史性的一步”,第一次“汪辜会谈”取得圆满成功。下午,忙碌了几天的记者们终于可以“透透气”,结伴到附近公园走走。“没有想到的是,汪老也跟我们想到一块儿了。”谈小薇对记者说。阳光灿烂、绿意盎然的公园里,已经78岁的汪老神采奕奕、精神矍铄,脸上始终带着微笑。可以想见,经过几天的会谈,签署协议之后,现在的他是最轻松的时候。记者们一齐上前向汪老问好,汪老十分亲切地向他们致意。汪老兴致勃勃地观看一位青年训练鹦鹉表演马戏。记者们纷纷掏出相机为汪老夫妇照相。直到现在,谈小薇还保留着这张弥足珍贵的相片。

  就像谈小薇一直保留着照片,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退休记者姜壁苗现在还保存着汪老在第一次“汪辜会谈”时的讲话录音,那是汪老在4月25日抵达新加坡樟宜机场后发表的演讲。打开收音机,里面传出依然清晰的声音,汪老的话语坚毅而自信:“我们主张和平统一,我们双方都有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愿望,就没有什么不能坐下来谈的问题。我深信,只要双方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实事求是、求同存异的精神,就一定能使这次会谈顺利进行,并取得积极的成果。”

  第一次“汪辜会谈”已经过去12年了,但姜壁苗感觉仿佛就在昨天。她说,当时采访汪辜会谈的中外记者们都能感受到汪老身上浓厚的学者气息,认为他和辜老都是有着中华民族卓越气质的老人。“那时他已经78岁了,精神很好,会谈一个接着一个,而且接受记者的采访也安排得很紧,可以休息的时间很少,”姜壁苗说,“他穿梭来往、不停地做工作,我们记者都很感动。”

  在汪老和辜老漫长的人生旅程中,虽然谋面不过寥寥数次,但是仿佛心有灵犀,初次见面便如老友相逢。谈小薇记得,第一次“汪辜会谈”是4月27日上午10时许开始的,当汪道涵和辜振甫的手隔着长方桌握在一起的时候,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已经降临了,全场气氛达到了高潮,现场采访的200多位记者呼喊起来:“再握一次手!”“再来一次!”汪辜相视而笑,充分理解记者们心情。于是,手一次又一次握在了一起,共握了4次。“他们相处如此融洽,是因为他们都深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比如都喜爱

京剧,都有着深厚的国学功底。还有,就是都尊重他人的劳动,注重他人的感受。”谈小薇说。(完)

  相关专题:汪道涵逝世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