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科院院长路甬祥:科学不再是个人行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10:16 瞭望东方周刊 | |||||||||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宫一栋、于达维/北京报道 牛顿坐在地上,看到苹果落下来,可以写出一个地球引力公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的办公室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书多,一个是桌子多。有专门办公的桌子,也有专门会客的桌子,桌子都不大,但都很实用,在一间屋子里可以完成各种工
路甬祥给人最为深刻的印象是:他思维清晰、缜密,对全局问题把握得很透,高屋建瓴。此外,在谈话中他总是喜欢用数据和事例说话,好像他大脑中有一个可以随时调用的资料库。这也许是科研一线出身的科技官员的共同特点。 作为中国最高科学机构的掌门人,他的身上并没有那种让人敬而生畏的感觉。相反,他的声音饱满洪亮,富有亲和力。在记者的感觉上,路院长更愿意把自己看作是一个科学家,而不是一个官员。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路甬祥提出“必须把中科院办成全国科学家的科学院,办成全国人民的科学院”。他对《望东方周刊》说:“科学院建院之初,就形成了‘民主、科学、爱国、奉献’的传统,国家对于科学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科学家有责任担当起更多的历史职责。” 他还指出,邓小平同志早就提出在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当中关键是科技现代化,到2010年前后,中国应该初步形成国家创新体系。到2050年,中国应当全面实现科技现代化,科技总体水平“保守估计,也要居前三位”。 科学不再是个人行为 《瞭望东方周刊》:你是中科院的院长,我们就从科学家谈起。今天的科学家和过去的科学家有什么不同?我们现在对科学家的评价体系似乎更注重科学家个人发表的文章,你怎么看待这种趋势? 路甬祥:从实际来看,科学发展到现代,已经不是一个科学家、发明家的个人行为,已经成为社会化的系统工程。不光是新的科学知识,新的发明创造,它需要传播,需要转化,需要产业化,才能真正变成推动社会进步的物质力量,真正转化为生产力。而且科学的创新过程,技术发明的过程,都是一个社会协同的过程,社会支持的过程,是跨学科协同的过程。当然科学家的创造精神还是重要因素。 牛顿坐在地上,看到苹果落下来,可以写出一个地球引力公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真正要做科学研究,要有一整套的研究、产业的基础来做后盾。现在要创新,一定要建设一个国家创新体系,一定要有一个体制上的保证,一定要有投入的保证,一定要有政策方面的保证,还要有好的社会文化和舆论氛围的支撑,才能够有整体上好的效果。 科学家要探索新现象,新知识,新规律,当然要把他的发现结果和研究过程公布出来,发表文章是必由之路。但我也说过,并不能以发表论文的多少作为科学家的评价条件。一项科学成果是否重要不仅在于发表,还要由科学共同体和历史来判断,最终还是要看它对人类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文明进步的贡献有多大。 《瞭望东方周刊》:我们知道国家刚刚制定了一个中长期科技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七次,那么这次规划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路甬祥:这次是在一个新的形势下,面向新的发展阶段做的一个科技规划,从一开始就是在总理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目前这一规划纲要已经通过审议,即将进入贯彻执行阶段。 什么是我们新的形势呢?那就是中国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六位,经济社会发展确定了2020年再翻两番的目标,世界的科技又继续突飞猛进,中国也已经融入了国际经济的主流当中。 我们以前因为外部的环境不好,只能够一边倒,寻求苏联的帮助。现在是在开放的条件下,不光是明确经济建设为中心,也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经济的实力和发展的目标和那时候都不尽相同。到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再翻两番,就是四万亿美元左右,那时候,可能至少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所以,这次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影响会更深远,意义更重大。 《瞭望东方周刊》:据说这个中长期科技规划特别强调创新。 路甬祥:是的。中央已经明确提出,在未来15年,中国要基本完成向一个创新型国家过渡。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发展,主要还是依靠廉价劳动,以市场换技术,换资金,从经济体制上允许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调动国内各方面的力量发展起来的。我们经济总量很大,但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掌握的核心技术不多。 虽然我们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比例这些年有比较大幅度的上升,但这其中大部分是来源于外资企业,外资的独资企业,外资的控股企业。所以无论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还是提高国际竞争力跟我们国家的发展后劲来看,我们都有必要对经济增加的模式有一个逐步的转变,转变到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转变到依靠自主创新方面,真正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 应该准确地说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瞭望东方周刊》:生态和资源问题在科技规划中也有突出的位置? 路甬祥: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资源短缺,这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约束条件。随着大规模,比较粗放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资源消耗跟环境生态难以为继。目前,中国大概消耗了世界上14%左右的资源,只生产了占世界4.5%的价值。 此外,还有像荒漠化、耕地的退化、水土的流失等问题都要求科技提供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就要开发绿色的可再生循环的生产工艺与产品,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社会。要特别强调资源节约,因为我们同时还要鼓励消费。消费会拉动生产,拉动经济发展。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建设节约型社会,而是应该准确地说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瞭望东方周刊》:这次中长期科技规划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路甬祥:其核心的目标就是要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支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要引领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要在一批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要提升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所以归纳起来,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科技方针就是,要自主创新,要重点跨越,要支撑发展,要引领未来。 《瞭望东方周刊》:在自主创新和引领未来方面有哪些主要项目? 路甬祥:这个很多了,我们的战略研究组从上百个领域中提炼出16个专项。这规划还分为好几个层次,基本上覆盖了今后20年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些重大方面。 比如说能源领域,第一个目标就是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满足能源需求,不仅要开源,也要节流。不光要发展总量,而且要调整结构,提高效率。这涉及大量的科技问题要做。比如说,怎么发电,如何发展新的油气田,已有的油田要提高产出率,能源的转化、传送、终端利用也都要提高效率,我们的能源的整个链条,利用率要比国外低10到20个百分点,有的行业低得还要多。 这次能源规划,我觉得,过去比较注重煤的清洁燃烧,这次更加前瞻,更加从总体结构上跟科技结合,更加注重节能和能源结构优化,把能源问题放在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来考虑。考虑能源问题,也同时考虑资源环境,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大家都认为,以后的能源又要回归到主要靠生物。能源、食品、工业的原材料都可以用生物。如果这天到来,我们就会进入一个未来的生物经济时代。 《瞭望东方周刊》:除了能源问题,还有哪些重要问题? 路甬祥:信息也是很重要的一块。过去100年,先有电报,电话,无线电,后来又有网络,信息在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是其他技术难以比拟的。因为世界上所有的物质的、知识的、能量的交流,都要通过信息来表达。世界上所有的人类都要通过信息的交互,来形成更为强大的生产力跟物质力量、精神力量。世界上所有的生产要素,也是要通过信息方面的交互,组织起来形成社会生产力。所以我们战略研究组认为,发展信息技术是支撑未来中国社会小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我们提出的第一个大的方向就是,建立一个覆盖全社会的智能网络或新一代的信息网络跟多样的应用体系。要使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能享受到信息带来的福利。我们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单纯地注意元器件,而是更多地注意系统,更多地注意应用。也不是像过去那样单纯地注意国防安全,而是更多地注重市场需求,更多地注意为建设一个小康社会提供服务。 再比如航天科技,也是我们的一个重点。尤其是应用卫星跟卫星应用,这不光是信息技术的战略制高点,也是军事技术的战略制高点。此外这一技术也可以指导城市规划、国土资源的建设、监测环境变化等等。在这一领域,中国当然还要一些拉动国家高技术发展、振奋民心的项目,比如绕月计划、载人计划。中国是一个航天大国,但要成为航天强国,就要有能力把人送上去,有能力把人接回来,要有高水平的应用卫星,而且要有能力进行必要的深空探测。 相关专题:瞭望东方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