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世恩:大庆油田浸透了周总理的心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10:53 人民网 | |||||||||
大庆油田从发现、开发建设到如今,已经30个年头了。从1960至1988年,大庆为国家生产原油9亿多吨,财政上缴800多亿元,出口原油1.05亿吨,换取外汇242亿美元。成为举世闻名的石油和石油化工基地。大庆所取得的成就,无不浸透着周恩来总理的心血。 早在大庆油田会战前夕,周总理就指示要用毛泽东思想指导会战,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大庆油田的勘探开发建设指明了方
“这个油田的建设,也是大学解放军,具体运用解放军的政治工作经验,坚持‘四个第一’和‘三八作风’的典范。” “这个油田的建设,自始至终地坚持了集中领导和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了高度革命精神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了技术革命和勤俭建国相结合的原则,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多快好省的要求。” 60年代,周总理曾三次亲临大庆视察,对开发、建设大庆给予巨大鼓舞。十年动乱中,周总理又在环境复杂而艰险的情况下,坚定地保护了大庆油田,保护了为油田开发建设做出贡献的广大干部。回首往事,这一切就好象发生在昨天,给我们留下永久的回忆和思念。 一 周总理第一次到大庆视察,正是大庆艰苦创业、进行会战的1962年。当时,大庆全体干部群众住牛棚、干打垒,以5两粮加野菜保三餐,进行着艰苦的油田开发建设。 6月20日余秋里同志和我专程赶到齐齐哈尔迎接周总理,晚上,在开往大庆的列车上,周总理和同来的邓大姐听取了关于大庆会战情况的汇报。汇报一直持续到深夜1点多钟,陪同总理的同志见时间太晚了,劝总理休息。总理笑笑说:“年纪大了,更应该多做工作啊!” 6月21日,千里油田,碧空如洗,芳草萋萋。10点30分,总理乘坐的客车缓缓开进萨尔图车站。周总理敏捷地走下列车,与在站台上迎接的会战指挥部领导同志和干部群众紧紧握手,并深情地说:“同志们辛苦了。” 我们请总理先休息一下,总理说:“时间不多,要抓紧在大庆多看几眼。” 周总理和邓大姐首先来到正在打井的1202、1203钻井队。周总理健步登上钻台,和工人们一一握手问候。当班工人见自己手上满是油污和泥浆,不好意思地在衣服上猛擦,总理主动上前紧握钻工的手,和蔼地说:“没关系,我也当过工人。”接着他又亲切地和围在身边的同志拉家常:“多大年纪了”,“当了几年钻井工人”,“老家在哪里”,“冬天野外钻井冷不冷,穿的工服险不暖,爱人接来没有……”。他一面细心询问,一而耐心倾听大家的回答,不时深情地点头,发出爽朗的笑声。当总理听说国产钻机性能还不错时,非常高兴,一再鼓励我们要再接再厉,多打井,打好并。这时,总理看到一位柴油机司机坚守岗位不能站到近前,他马上从司钻操作处很窄的地方挤过去,一把握住司机那满是油污和老茧的手。那位司机激动得久久不肯松手。快要离开井队时,总理听说钻井工人想和他合影留念,便伸出两个胳膊,搭在身边的两位老工人的肩上,留下了难忘的镜头。接着我们陪同周总理来到大庆首先创立岗位责任制的试点单位北二注水站。总理详细地看了贴在墙上的各项岗位责任制度,边看边点头说:“好,你们这样做很好。”总理发现泵站流程图没有填写绘图时间,就嘱咐:“要把时间标上。”邓大姐也补充说:“记上日期,别人看着明显。”总理还对化验员意味深长地说:“你们的工作很重要啊!”这个站的职工时时把总理的话记在心里,坚守岗位,一丝不苟,20多年没发生过任何事故。 从泵房出来,陪同人员示意总理时间不短了。总理说:“来一次不容易,多看看高兴啊!”总理又来到附近的职工宿舍、食堂。在食堂,总理边和炊事员握手、问候,边拿起锅盖,用勺子搅了搅正在煮着的红高粱米粥,又亲口尝了尝另一个锅里的菜汤,深情而又体贴地对炊事员陈玉珍说:“你们很辛苦啊!”陈玉珍回答说,不辛苦。周总理环视了一下周围的同志们说:“艰苦是一个事实,说不艰苦是假的,人家卡着我们脖子要债,又遇上自然灾害,现在确实存在困难,但我们只要坚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将来一定会好起来的!” 从食堂出来,总理一回身发现200米外一位家属从地窝子里出来倒垃圾,就朝地窝子走过去。我们劝总理不要下去了。总理却一个劲地向前走。家属杨德群又激动又担心。她对总理说,里面又黑又暗,首长就别进去了。总理说:“你们能住,我就能进。”周总理弯腰走进地窝子。在地窝子里总理深情地端详着躺在土炕上刚刚满月的孩子说:“同志们现在生活得确实很艰苦,但将来一定会好起来!”这时,照像机留下了总理走进地窝子的难忘镜头。 总理来到大庆视察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在油田上传开。但国事繁忙的总理,当晚就要离开大庆了。人们不约而同地聚集在萨尔图车站,秩序井然地为总理送行。在余秋里同志陪同下,总理上了火车后,又再次下来,频频向群众挥手告别。 这次视察,周总理充分肯定了大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肯定了大庆注意取全取准资料,按科学态度办事的做法。对大庆结合实际情况,分散建设居民点、工农村也很赞扬。他热情地对我们说,象大庆这样的矿区,不搞集中的大城市,分散建设居民点,家属组织起来参加农副业生产,可以做到工农结合,城乡结合,对生产、生活都有好处。以后总理又把它概括为“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形成了大庆矿区的建设方针。 二 1963年,大庆原油产量达到430多万吨,为实现我国石油基本自给做出了贡献。就在这一年,周总理第二次来到了大庆。 同上次一样,在由哈尔滨驶往大庆的列车上,周总理就向前来迎接的会战工委副书记张文彬同志详细询问了大庆一年来的变化情况。 6月19日上午11点,总理一下火车,立即改乘大客车直奔1203钻井队的井场。抵达后,他第一个下车,热情地与钻井工人们握手。在人群中,总理一眼认出一年前见过面的小李,便大步走过去,紧紧握着小李的手说:“你是李……”,“我叫李清明”,小李回答说。总理高兴地大声说:“李清明同志你好!”总理惊人的记忆,使在场的人们激动不已。然后总理又健步登上高高的钻台,把手伸向每一个当班的工人。当班的柴油机司机见总理向他走来,正要找东西擦手。总理赶忙制止说:“不用擦,你们很辛苦,整天和油、泥打交道,这是你们的光荣啊!”总理还询问钻井进尺多少,指标多少。当工人们回答说要用3年的时间打10万米时,总理高兴地鼓励说:“好!要有雄心壮志,要敢于创指标!” 当总理来到大庆最大的油库--西油库时,他环顾四周的油罐群,遥望远处的装油栈桥和长长的油龙,语重心长地说:“这地方很重要,一定要搞好安全生产。”总理要上装油栈桥看一看。栈桥很高,大家劝总理别上去了,可总理还是踏着扶梯,登上了四米多高的装油栈桥。值班工人给总理做了罐车装油的表演。总理见栈桥上没有一点油污,满意地点点头,并关切地问当班工人:“冬天和雨天怎么办?”工人回答说,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坚守岗位,一丝不苟。总理听了赞叹说:“这是你们大庆人自己创造的严细作风,四个一样好,我要向全国宣传!” 登高远望,总理见远处站着很多群众,就一面热情地招呼让大家站过来,一面快步走下扶梯迎上去,全场顿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当总理听说身边的一位工人是湖南人时,亲切地问:“湖南人都吃大米,在东北要吃粗粮,你能习惯吗?”那位工人回答说:“总理,粗粮细粮我都能吃,只要为国家多产油,吃什么都行!”总理听了带头为他鼓掌。 总理所到之处,与工人们都象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亲切交谈,详细地询问他们生产、生活方面的情况。尤其是职工的生活,总理问得最多最细。 总理这次视察后不久,一大批文化艺术界、新闻界的知名人士,受总理的鼓励,陆续来到大庆,深入生活进行创作,讴歌中国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创造性劳动。作家孙维世等同志在大庆创作了反映家属劳动生活、精神风貌的话剧《初升的太阳》。这个话剧于1965年冬在北京国务院小礼堂汇报演出时,总理不但看完全剧,还上台热烈祝贺,并在台上亲自打拍子指挥全场观众高唱《大庆家属闹革命》等歌曲。 三 1966年春天,周总理第三次来到大庆。5月3日中午12点半,我陪同总理乘坐直升飞机降落在绿草如茵的临时停机场上。总理挥动双臂,向前来迎接的油田的领导同志徐今强、宋振明、陈烈民等致意。 这次总理来大庆,住在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吃的是高粱米芸豆饭,玉米(米查)子粥和大庆自产的萝卜、土豆、白菜加粉条做的大盆烩菜。因为总理有言在先:顿顿要有粗粮,餐餐不上酒,菜要吃大庆自产的。 午饭后,总理执意不休息,和我们大家一起坐上国产大轿车,看了南二区6排32井。对全部油井生产旺盛,保持自喷,表示满意。 当总理到1202、1205钻井队时,对这两个队力争在当年分别打井5万米,给予热情鼓励,说:“他们两个队,如果每个队打井上5万米,国务院要鼓励他们。”随后总理又登上正在打井的钻台,看了钻井大队长铁人王进喜同志亲自做的操作表演。总理关心钻井工人,钻井工人也没有辜负总理的热切期望,到年底,1202和1205钻井队双双登上10万米高峰。铁人王进喜带队进京,向总理报了喜,并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国庆观礼。 在炼油厂,总理对他们实行岗位责任制和搞技术革新的情况很赞赏。 这一天,总理从钻台到油井,从工厂到车间,虽然一刻也没休息,但毫无倦意,谈笑风生。晚饭时,总理还谈了自己的成长经过,并提示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5月3日的夜晚,是周总理和大庆的干部群众共同度过的一个不眠之夜。晚上9点30分,总理召开座谈会,听取大庆全面工作汇报。对家属来矿的安置、农副业生产和计划生育等问题,他也很关心。临结束时,他一再告诫我们:“不能忘记一分为二的观点,任何时候都不能满足。”座谈会结束后,总理又邀我和徐今强同志谈了建设新型矿区、改革教育制度等问题。总理强调要办好半工半读学校,在油田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要坚持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并谆谆告诫我们一定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好传统。 汇报结束时,已是5月4日凌晨1点30分了,可总理又到生产会议室看了生产模型、技术革新和油田建设图表。当我们一再请总理休息时,总理说:“你们怎么老是让我休息呀,我快70的人了,让我多做点工作不好吗?”我们听了既感动,又心疼。这一夜,周总理只睡了两个多小时! 5月4日上午,总理到油田建设工地视察,对工地黑板报上工人的一首诗过目不忘,在场的人们,无一不惊叹总理的记忆力、感佩总理对工人的感情。总理走到一块较高的地方,瞭望广阔的油田,边看边说,“既要搞好油田建设,又要多种树,搞好绿化,尽量保护植被,建设新型矿区。” 接着,总理又视察了丰收村,并深入到食品作坊、理发室、卫生所、工人家庭,考察了解工人的生活、福利、医疗情况。总理与大庆家属们亲切和蔼地交谈、共唱革命歌曲的动人情景,至今传为佳话。 11点多,总理不顾劳累来到大庆缝补厂。总理对一件用160多块旧布拼成里子的棉工作服很感兴趣,看了又看,摸了又摸,高兴地说:“好、好,你们要永远保持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 这一天的午饭后,总理在出席欢迎外宾的大会上,看到13000多人的会场秩序井然,无一人走动,高兴地说:“工人也要有严格的纪律。” 周总理第三次来大庆视察,一共在大庆度过了28个小时,临回京前,他对我们说:“大庆是成功的,你们自己可不要忘了一分为二呀!”要分手了,我们说欢迎总理下一次再来大庆检查工作,总理点点头说:“有机会一定来。” 四 周总理第三次视察大庆不久,那场持续10年的灾难性的内乱开始了。在关键时刻敬爱的周总理,同林彪、“四人帮”一伙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旗帜鲜明而坚定地保护了大庆油田和大庆的广大干部。大庆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仍然大幅度提高原油产量,对国民经济在大动乱中仍然得以维持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革”一开始,江青、康生就把矛头对准大庆,诬蔑北京历史博物馆的大庆展览“是反毛泽东思想的大毒草”,唆使北师大一个造反团去批判。陈伯达还亲自写信派这个造反团到大庆煽风点火,鼓吹“打倒一切”。一时间大庆领导班子 17名成员中,16名被揪斗,12名被戴上“叛徒”、“走资派”的帽子,关进了“牛棚”。铁人王进喜也惨遭揪斗、毒打、游街,被诬为“假典型,是地主、国民党”。钻井、采油、油田建设等二级公司、厂的300多名领导干部、技术专家都被戴上各种帽子统统打倒靠边。到1966年底,全油田共有6千多名干部被揪斗。数以万计的一线生产单位的班组长、劳模、技术骨干甚至家属标兵受到批判。大庆油田的生产失去了正常的指挥,受到严重的破坏。 周总理得知这一情况,忧心如焚。1967年1月,短短20几天在有关会议上,他针对林彪、“四人帮”搞垮大庆的阴谋,七次刻意地强调:“大庆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亲手树立的典型”,“大庆出了问题,没法向毛主席交代”。特别令我们难忘的是1967年1月8日,周总理在北京工人体育馆接见铁人王进喜和全国石油系统的群众代表时说:“为什么有人硬要反对大庆?为什么他们硬要打倒铁人王进喜同志?这是为什么?是阴谋,是为了毁掉毛主席树立的这个典型。”讲到这里,周总理扳着指头,一一阐述了大庆石油会战取得胜利的原因。他说,大庆靠什么打了胜仗?首先,靠毛泽东思想,靠“两论”起家;其次,靠大庆广大职工艰苦卓绝的辛勤劳动;再其次,就是靠全国各方,可以说党政军民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单单有这三个条件,如果没有组织这次石油会战的领导人,没有这个会战的领导班子,等于说打了一个胜仗没有指挥员,行不行啊?不可能嘛!我曾三次到大庆,都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那时候,没有任何厂矿象大庆取得那样伟大的成就。 1967年2月1日周总理在接见工交各部群众代表时又说,大庆最近很乱,甚至还有人反对王铁人,我很着急,我一提起这件事就很激动,恨不得飞去看一看。 3月23日,周总理接见大庆代表时又讲:大庆会战是党中央决定的。1960年苏联撤走了专家,对我们是个考验。大庆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5年功夫石油年产量由97万吨跳到去年的1060万吨,这是伟大的成绩。毛主席在井冈山时就讲自力更生,1962年我去大庆,那真称得起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典范。 在当时斗争极其尖锐复杂的情况下,为了保护大庆油田,总理决定继鞍钢之后,对大庆实行军管。1967年1月,总理找余秋里同志和我去商量如何起草大庆军管决定。决定起草后总理亲自作了修改,在决定的开头,总理加上了“大庆油田是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我国工业战线上的典型”。另一处总理加上了大庆军管会由石油部、沈阳军区共同领导。当年3月总理在谈到这个决定时说,这个决定毛主席、中央常委都看过,开头第一句话关系到大庆的政治生命问题,这是总体。这个文件是很慎重的,我是不会掉以轻心的,这是按毛主席批示办的。 敬爱的周总理保护大庆油田的举动震慑了“四人帮”一伙围剿破坏大庆的嚣张气焰,给处在困境中的大庆广大干部、职工以巨大鼓舞和支持。人们奔走相告传送总理的指示,从中获得了力量。不少基层干部白天挨批斗,晚上回去抓生产。很多老工人把行李搬到油井上,一连几个月黑夜白天连轴转,坚持采油。 “四人帮”把大庆的基本经验,统统攻击为“修正主义”的东西,把“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生产工人岗位责任制》诬蔑为套在工人脖子上的“精神枷锁”,叫喊要“火烧一切制度,彻底解放工人”,造成了生产管理上的极度混乱。更为严重的是他们竟鼓吹“不搞科研照样出油”,把油田的科研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的大批地质、工程技术人员打成“反动权威”、“臭老九”,赶到基层单位或农场去种地、喂猪。整个油田的科研工作处于瘫痪状态。到1970年大庆油田出现了压力下降、油层产量下降,原油含水上升的“两降一升”严重情况。致使大庆月月欠产,完不成国家原油生产任务。广大干部、职工忧心如焚。 周总理听到大庆油田受到破坏的情况,万分焦急。1970年3月11日他把铁人王进喜同志请到北京,听了铁人的汇报,沉重而关切地说,大庆的情况我已经了解了。3月18日,周总理在石油部军管会报送国务院的《关于当前大庆油田主要情况的报告》上批示:要保护好大庆油田,要加速解放大庆的干部,特别强调大庆不要忘本,要恢复“两论”起家的基本功。我们心里都知道,简短的批示蕴涵着总理对大庆基本经验的肯定,对广大干部和油田生产的极大关怀与支持。大庆广大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按照总理的批示精神,根据“两降一升”的实际情况,从开发方案到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艰苦的调整工作。迅速扭转了“两降一升”的严重局面,使油田恢复了正常生产。 由于“四人帮”一伙的倒行逆施,1972年秋,我国能源十分紧张,不少地方煤、电告急,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总理找余秋里和我去商量,毅然决定开发大庆喇嘛甸新油田。经受了残酷斗争考验的大庆干部、工人,大干20个月,到1974年底就把喇嘛甸新油田建设成年产800万吨生产规模。1974年大庆原油产量达到4100多万吨。1975年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工作,抓了各方面的整顿,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出现了希望和转机。大庆也恢复了活力。1975年8月,小平同志几次指出:要大力开采石油,尽可能多出口一些。油田上下经过几个月的论证,决定从1976年起实施“高产上五千(万吨),稳产十年”的方案。1975年,大庆原油年产量上升到4626万吨。1976年大庆广大职工在悼念敬爱的周总理、毛主席的沉痛之中,在粉碎“四人帮”的欢乐之中,使原油产量上升到历史最高水平--5030万吨,为缓解当时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出了力,告慰了生前一直关心、爱护大庆的周总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石油工业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春天。到1985年大庆年产5000万吨,已经稳产了10年,现在大庆的广大职工正在为实现稳产再十年的目标而英勇奋斗。 敬爱的周总理对大庆油田和石油工业的深切关怀和全力支持,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成为鼓舞石油职工战胜困难,开拓前进的巨大动力。 《我们的周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