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社科院发布2006年世界经济与国际形势报告(4)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14:21 中国网

  [王逸舟]:

  我一半同意,一半想纠正一下。一半同意,是的确看我们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参与的力度和广度在增加,新一代领导人和以往的领导人相比,这是新的特色。过去中国主要的焦点是中国自身的温饱和自身的发展。现在在保持国内优先性的同时有更大的国际的参与意识或者负责任的大国参与意识,包括去年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做的五项承诺,是改革开放以来
从来没有的。100亿美元的减免等等,这是新的领导人参与国际性的增强,反映到从上到下参与全球市场、贸易、适应全球的方面。我不同意的就是中国在外部,特别是危机地区,很多特殊的事件中好象表达得不够,你提到几个具体的事件。

  我说中国外交有几个特色,是静悄悄的,中国在背后,中国通过内部的协商,不愿直接拿到台面上直接去投票或者用武力解决,这是西方人愿意的,用法律解决,或者安理会投票,而中国不愿意武力冲突,不愿意放到安理会叫板,包括朝核问题,伊朗和三巨头的对话等等,中国做了很多的贡献。欧盟的三巨头到中国来,中国领导人反复讲这样一个双赢对各方的好处,如果对抗对各方的严峻性,包括苏丹,西方的高级外交家很多奔赴这些地区,包括非盟等等做一些工作,但是我们可能在安理会的场合,在美国公开表达高压的场合,中国往往是退居后面。其实中国外交官,中国领导人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多于表面,多于媒体表面曝光的程度。未来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改进。比如说我们维和的次数,增加安理会的会费,包括在各个地区,不光是热点地区,还有其他地区的布局。新的一年在石油布局,在全球经贸合作方面等等,新的一年的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和过去十年相比,中国在新时期,新的战略机遇期的动作,它的强度都会较大,这是中国的形势使然。因为中国的国家利益,越来越多地不仅是在960万平方公里里,我们越来越多人出去了,有越来越多的石油进口等等,过去我们是960万国土内实现,现在越来越大的部分在海外实现,迫使中国的外交家和领导关注外面。

  (2006-01-05 11:18:36)

  [《上海证券报》记者]:

  李老师,2006年国际贸易摩擦会产生什么样的情况?2005年中国和美国、欧盟关于纺织品的贸易摩擦谈判,2006年继续谈判。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崛起使很多国家不适应,这种不适应的条件下,在国际贸易当中摩擦会越来越多,不仅在纺织品,在其他的产品中也会产生。还有就是你谈到全球的商品价格可能会出现拐点,可能会出现下降的通道。你说可能会排除原油价格,这种会出现吗?王老师,还有关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排名,是2004年、2005年的排名,之前是多少?

  (2006-01-05 11:20:12)

  [李向阳]:

  对于2006年的全球贸易的摩擦,尤其是中国贸易的对外摩擦,我们取决于看哪个因素,一个是看多哈谈判的进展,如果多哈谈判在明年上半年以前没有什么进展,没有什么大摩擦,这是一个大环境。另一个看全球经济调整,美国对华的贸易,很大程度上是和全球经济失衡密切联系的。在美国,人们看到解决全球经济失衡从世界而言,中国是核心中的核心,为什么?因为中国是对美贸易顺差最大的来源地,中国的人均汇率已经做了调整,但是,在美国人看来,我们的调整幅度远远不够。除此之外,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对美的企业收购现象越来越多。所以,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跟全球经济失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考虑到上述两个因素,即使这两个因素都能够顺利得到解决,中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面临的贸易环境也绝不容乐观。因为无论是全球经济失衡能调整还是不能调整,最终都会对中国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因为不调整,全球摩擦会加剧,调整还得找中国。所以,我想这是一个基本的趋势。

  至于你刚才说的第二个问题,全球的商品价格,首先石油价格走势和其他商品价格的走势历来是不完全吻合的,因为石油价格在国际贸易中是一个特殊商品,它的供需受一系列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太大。所以,一般说全球商品经济走势的时候通常把它排除在外,甚至我们看到各个国家统计通货膨胀率的时候,都把能源排除在外。至于你说到的大宗铁矿石这一类的,我想可能争议最大的就是这一块。从现在来看,这可能是判断拐点的一个最后的一大类产品。实际上从第四季度的统计来看,大部分的制成品价格都已经开始走软,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走软。当然,我们不可能寄希望这个拐点,所有的东西,包括铁矿石等等,出现拐点的时间都是一致的,我想,所有的价值,尤其是这种价格,会影响到铁矿石,2005年中国的钢铁价格在下降。如果再继续下降,中国企业你让它接受30%到50%的铁矿石的持续上升,除非是人为的支撑,从市场的角度来讲,没有能力永久、持续地支撑,愿意支付那么高的价格。

  (2006-01-05 11:22:10)

  [王逸舟]:

  严格意义上讲,中国国力比较更多的是统计学所擅长的。这次我们是尝试,以往没有,今年我们是专门聘请了统计室的专家做的,市面上流行的统计,比较数据的基础相对比较弱,我们统计室的数据做得比较好。当然,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坦率讲,随着给权重的大小不同,出现不同的排列,比如说对军事力的看重,我们在排的时候有几轮的磋商,实际上有变化,开始没有邀请安全、政治学者对它进行评估,评估以后这方面上升。我设想,如果专门请生态学家、教育专家再一次做评估,把他们的参数放进来可能有所变化,现在是大体排名,特别是后面,10到20名变化更大,因为除了美国大家毫无争议,其他的国家有特别大的争议,取决于外交力、军事力、科技力,但是如果把教育、生态算进去,这样北欧国家会上升很多。我们以统计学家为主,参与了其他的一些意见,如果是都参与了,变化会非常大,中间段可以说是几乎面目全非,我们现在基本是以汇率相对稳定考虑的。如果考虑购买力平价我们是三个月前做的,没有考虑到国家统计局人均收入的重新排位等等。即便那个时候,把汇率的原先的数位去掉重新考虑,给出联合国很多组织的BPT等等,会发现特别不一样的画面,这是作为一个学者的为难处。有很多的画面,给出不同的解释,我们只是在一个片子上给出一个大体平衡的解释。

  (2006-01-05 11:23:59)

  [《中国日报》记者]:

  您刚才提到我们国家对外援助这一块是增多,越来越多,现在我们注意到,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一些国际机构,包括一些国家,包括日本,他们在减少对华的援助,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国家有三千多万贫困人口,按照联合国的统计标准,一天一美元的标准,我们的贫困人口更多。这方面我们需要更多的援助。你们怎么看?

  (2006-01-05 11:27:38)

  [王逸舟]:

  2005年,多数国际组织减少了对中国的援助,比如说中国的粮食援助终止了。另外中国从受援国变成出资国。出资国是广义上的,不光是钱,包括力量,在国际上直接提供动力,很多后援的东西,从接纳吸收到投入,角色的转变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当然,你从自己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发展水平比较低。包括《和平发展白皮书》里发布,中国的人均收入很低,全世界也是靠后的,所以,我们的首要任务还是发展中国的经济。但是,对新的领导人和外交家,我们需要取得一个平衡,一方面把大部分的资源和主要精力用于自身的发展、改革、稳定,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作为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东方古国,我们要为全世界作出贡献。中国有四大发明,我们应该对未来的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从这方面,我们应该看中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这样对人类的和平有帮助,对中国未尝不是长远的考虑。有人说海啸我们援助那么多钱,我们自己怎么办?我想领导人考虑了,一方面考虑国内大家援助不发达地区成长起来,另一方面中国要加大国际援助和国际参与的分量,这两个之间从短期来看有一些互相看上去不足的地方,但是长远来看,中国对全世界的影响,对人类是互利、双赢的。

  (2006-01-05 11:28:45)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李所长,这次我们国家统计局对GDP重估以后提升了20%,包括贸易顺差,国家的外汇储备不断创新高,这些因素对

人民币汇率的压力究竟有多大?央行最近也提出来一些措施,在这种趋势下,2006年人民币是不是持续升值?

  (2006-01-05 11:31:20)

  [李向阳]:

  对汇率的预测,第一权威的应该是官员,第二是专门研究这个问题的学者。我对汇率没有专门研究。所以,我只能泛泛而谈,首先,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前景,和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从外部环境下看是连在一起的。如果国际社会要求通过以

人民币升值为突破口解决经济失衡,按照这个思路发展下去,中国面临的外部压力肯定将会越来越大,这是基本的环境。从内部来说,刚才提到了,我们调整包括重估GDP,以及外汇储备的大量增加,客观上对人民币升值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为就外汇储备增加的规模而言,这是多年来最多的,超过一千亿左右。如果结合外部和内部,一个是推动力,一个是外部的压力,我想未来应该有可能继续升值,有一个升值的趋势。

  (2006-01-05 11:31:53)

  [谢寿光]:

  由于时间关系,在发布会结束之前,我发布点信息。一,目前是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系列皮书的出版旺季,一段时间以后,我们还有其他的研究报告发布,9号上海蓝皮书在上海发布、10号文化蓝皮书在这发布、15号北京社会蓝皮书和北京经济蓝皮书在外国专家大厦发布。春节之后将会有房地产、城市竞争力、中国区域发展、长三角系列的研究报告,以皮书为品牌标志的报告发布,大家可以多关注我们出版社的网站,都会提前预告。第二,我每次会上几乎都提到,我还是这样观点,我们搭建一个内容共享的平台,也请新闻界的朋友尊重新闻规则,你的消息来源于我们的黄皮书或者蓝皮书。我们要维护知识产权、首发权,我们的信息是共享的。我们希望同一时间和大家进行共享。

  最后,我表示感谢。感谢两位专家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简洁、高层次的报告,也回答了记者朋友提出的问题,也感谢今天出席会议的所有新闻界的朋友,特别是提问的这些朋友,这些媒体的提问水平非常高。你们提出的问题,不仅仅有助于我们的成果进一步向社会扩大,我相信也有助于专家在下一年的研究中拿出更有价值的成果奉献给社会。会议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06-01-05 11:34:08)

[上一页] [1] [2] [3] [4]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