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美国出版业掀起中国热:新书肯定中国崛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15:01 环球时报
美国出版业掀起中国热:新书肯定中国崛起

《中国公司》一书的封面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2005年,中国的迅速崛起引起世界的关注,美国出版界因此也掀起了中国热,大部头的中国题材书籍层出不穷,且在美国读者群中引发强烈反响。这批书主要探讨的是当今美国读者最关心的题目———对美国公众经济生活会产生直接影响的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公司》肯定中国崛起

  特德·费什曼的《中国公司:下一个超级大国的崛起是如何对美国与世界构成挑战的》,被评论界认为是这批中国问题专著中最有分量的一本。作者对今日中国经济进行深入调查,试图揭示它持续发展的秘密,探明它内部存在的忧患,发现它对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无论费什曼的论据是否极端和确实,他对中国经济成就的评估实在令人瞠目结舌。他认为,中国现在不仅是世界最大的服装和玩具出品国,而且通过日韩公司在大陆开设的厂家,中国正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者,电视、DVD和手机的出口量占全球之首,同时迅速跨入生物和电脑产品制造业的前沿。费什曼认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任何国家如此迅猛地跨过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彻底改变了世界经济体系的等级制度。

  费什曼总结说,中国之所以能在改革开放后取得史无前例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中国极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的素质。他指出,中国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数量在100到160个之间,美国只有9个,整个西欧和东欧加起来也不过36个,中国这些大城市不断为本国提供并吸引着巨大的劳动力资源。与西方评论家通常所持的观点相反,费什曼并不认为中国的劳动力是最廉价的,他指出,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中劳动力更便宜。费什曼认为,中国劳动力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在接受较低报酬的同时,严守纪律,高质准时地完成订单,并且勇于向更高更难的技术要求挑战。

  涉及中国经济题材的书,反映美国人的矛盾心态

  其他3部新书也各有特点。《十亿消费者:第一手中国经商经验》详细分析了美国几家大公司在中国投资的经验与教训,对中国企业经营的混乱状态提出强烈批评。作者特别抱怨了在中国无法建立外资全面掌控的通讯网络、传媒帝国和金融系统。在《中国的世纪:中国经济的崛起及其对全球经济、力量平衡和你的就业的影响》一书中,作者着重考察了中国经济角逐21世纪世界舞台的潜力,并将视点转向中国特殊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强调中国在这些方面与美国的巨大差异,预测中国将对欧美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发出强劲挑战。《30亿新资本家:财富和实力向东方大转移》则把中国经济的发展放在正在崛起的整个亚洲经济大环境中研讨。

  这些书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美欧一方面难以抵挡中国市场的诱惑,另一方面却又恐惧中国崛起的矛盾心情。中国的崛起不容忽视,之所以恐惧,主要原因是由于对中国的陌生。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2005年的美国出版界,中国题材书籍特别受欢迎了。

  完全贬低中国的书籍受美国读者质疑

  与上述几本书不同,伊桑·葛特曼的《失去新中国:美国商业、渴望和背叛的故事》不是一本专门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著作,而是描写作者在中国长达5载的亲身体验。葛特曼原本是美国一家小型电视公司的制片人,其夫人是一位年轻的汉学家。借夫人在中国研究的机会,葛特曼决定拍摄一部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纪录片。直到动身离开中国,葛特曼的拍片计划仍未实现,但在5年的时间里,他走访了北京的各个角落,观察了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个层面。

  葛特曼的诸多经历确实很富有戏剧性:他刚到达北京时因为经费有限住进了胡同,因而了解到很多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在中国学生游行抗议北约轰炸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那天,他正在美国大使馆办事,目睹了事发经过,还从一学生领袖口中了解到内幕情况;受雇于一家专为外商调解纠纷的美国公司,他看到了很多在中国倒闭的美国厂家,破产原因或者是出于对中国企业文化的误解,或者是被中国合作者欺骗;置身于一批长期生活在北京的外商圈内,甚至还使葛特曼了解到所谓在中国城市中悄悄进行的性革命的发展趋势,这一切都使他的书写得饶有趣味。但是在北京5年的生活经历却最终让这位作者对中国形成非常负面的看法。对中国文化和历史背景缺乏了解是葛特曼的一个严重问题,正是这种无知导致作者得出许多荒谬结论,其中包括:中国正在扩充军事,第一个目标是攻打台湾,进而征服整个亚洲。

  2005年美国出版的关于中国的新书很多。总体上看,纯负面介绍中国的是少数,客观介绍中国的内容明显增加了。它们在美国舆论界产生了不小的震撼。很多评论家发表评论,认为这批新书对帮助美国民众了解中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另外,根据美国最有名的几家书商的调查,美国读者群对这些书籍也有强烈反响,很多读者反映说关于中国题材的书籍已成为他们当今最感兴趣的读物。正如读者们对一味美化所涉及题材的作品缺乏信任一样,许多读者也对完全贬低中国的书籍产生质疑,甚至指出美国国内某些保守势力赞助的出版社专门为此种作品提供服务,以达到主导舆论、遏制中国发展的政治目的。(啸慷)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