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燕赵都市报:完善财政支付制度 杜绝借灾发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06:39 燕赵都市报

  2003年,陕西华阴遭遇空前洪灾,不少灾民失去家园。中央拿出5906万元救灾资金帮助重建家园,但省里留了4718万元,市里截留1018万,落实到灾民手中的却只有50万元,不到1%。知情人说,两年之前发生在渭河的那场大水,让数千户当地农民流离失所,却给当地华阴市政府带来了发财“机会”,气派的市委大楼也随即拔地而起。(2006年1月10日《公益时报》)

  其实,地方各级政府利用灾害给政府而不是灾民牟取更多利益的做法,决非陕西华阴一地独创。在目前这种救灾资金的管理制度中,出现这种状况,一点不令人惊讶。

  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是,救灾资金的信息缺乏透明性,难以监督。以华阴救灾资金的信息来说,

国家发改委向陕西方面紧急下拨救灾专款,但灾民们对此并不知情,他们只是记得当时政府让他们填写了华阴市“03·8洪灾农林果渔损失调查表”。救灾资金是政府财政资金,绝无保密隐瞒的必要,不公开、不透明给暗箱操作留下了便利条件,给腐败留下了机会。而救灾资金屡屡被挪用挤占截留的更为重要原因是,目前的救灾资金的拨付制度根本不适应救灾需要。

  现行的救灾资金的拨付制度,与其他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一样,采取层层转拨的形式。这种层层拨付的制度存在严重的弊端。首先,在这种层层拨付的制度面前,资金经过的每个政府,都对这笔资金具有控制权。这种控制权就是截留、挪用、挤占的权力,虽然这种权力是非法的,但是,只要有控制权,就不能杜绝这种非法支配的权力

  其次,这种层层转拨的制度,效率极其低下。即使不存在截留等非法使用的情况,资金在途时间漫长,资金效益无法发挥,最终都造成巨大的浪费。从华阴的救灾资金的情况看来,两年前国家紧急拨出的专项救灾资金,至今大多还在

财政部门的账户上安睡。而那些失去家业,露宿野外的灾民们,却盼星星盼月亮,盼不到救命的资金。这种效率的损失,使宝贵的救灾资金的意义已经失去意义。

  近年来,国家进行了财政资金的国库集中支付试点。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中央政府对于地方的救灾资金的支出,无需地方政府层层转拨,地方政府只要提供符合条件需要救助的灾民信息,中央财政就可以将救灾资金通过国库直接拨入符合救助条件的灾民账户,完全抛开中间各级政府,从而剥夺了各级政府对救灾资金的控制。

  当然,国库集中支付,可能会带来新的问题。而要避免各种已暴露出的或潜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借助于政治体制的改革,使各级政府真正在代表当地人民,切实为当地人民服务。

  -梁发芾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