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华记者如何报道中国:爱讲百姓故事与社会话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10:16 环球时报 | |||||||||
环球时报 记者江雪晴 3年内,记者人数翻一番 书架上,《成长的中国》、《红高粱家族》、《中国大战略》等书籍码放成排;墙上挂着亚洲地图和清朝帝王的生活画;书桌上摆着一个带毛主席像的木制台钟。另一间屋子,
像爱德华这样在中国工作的外国记者有近500名,大都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不少人有中文名字。据外交部新闻司统计,截至2005年8月,共有来自44个国家及国际机构的280余家新闻单位在华设有记者站,主要驻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地。其中美国的常驻机构和记者最多,有49家新闻单位、100多名记者;就单独的媒体而言,英国路透社队伍最庞大,在北京和上海有23名记者,在香港还驻有二三十人。 近年来,外国媒体驻华机构发展速度很快,与2002年相比,新闻单位增加了82家,记者人数翻了一番。 越来越爱报道社会话题 过去,外国媒体总爱预测中国高层的人事变动。如今,两会、神六发射、六方会谈、中欧纺织品贸易谈判等政经热点正在成为外国媒体追踪的焦点。有关中国普通老百姓生活变化的新闻故事也明显增多,比如人们不再为一个单位工作到老,不再一辈子居住在一个城市。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驻京负责人吉米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媒体报道过很多社会话题,包括NBA与姚明在中国的影响、时下流行的整容、儿童肥胖症等等。“中国就像一幅很大很大的拼图,由一个个故事组成,只有把这些故事拼在一起,才能大致勾勒出它的面貌。”吉米说,美国观众常常为他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中国感到惊讶,因为这与他们想象中的中国有很大差别,风土人情也很特别。 英国《泰晤士报》驻京记者马珍也说,英国读者对经济高速发展形势下,中国普通人生活的变化越来越感兴趣。她曾从一个在胡同里捡垃圾的老人写起,做过一篇关于中国贫富差别的报道。《华盛顿邮报》的爱德华则注意F4、超级女声等文化热点,还采访过芙蓉姐姐。 截至2005年12月25日,《纽约时报》去年已刊登了3652篇涉及中国的报道,其中445篇出自6名驻华记者之手。文章题材涵盖了经济(517篇)、国际政治(358篇)、文化艺术(133篇)、科技(105篇),以及教育、体育、旅游、健康、时尚等,还有各类评论122篇。他们撰写的央行调整人民币汇率、中海油收购尤尼科等86篇新闻上了头版。与1995年同期相比,报道总量是原来的3倍多,头版文章数翻了一番。 靠负面报道吸引读者 马珍告诉记者,西方媒体遵循一条定律:“人咬狗不是新闻,狗咬人才是新闻。”斗争越激烈,读者越爱看。因此,负面的、不愉快的、出人意料的新闻最能吸引眼球,也最受外国媒体的追捧。 对于中国的报道也是如此。虽然外国记者写作时能根据实地采访的情况,自由安排文章和节目,但文稿和节目最后能否刊登或播出,仍由编辑决定。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陆晔表示:“近20年来,全球媒体的商业化速度大大加快,利润成了主要的目标。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当老百姓对国际新闻的兴趣减弱时,媒体就会集中力量报道冲突和坏消息以吸引受众。” 除此之外,外国民众对中国的看法也会左右新闻的基调。中国商品大量涌入国际市场,对许多西方国家的产品和劳动力市场造成冲击,中国逐渐从一个遥远而模糊的概念变成了具体的竞争对手。不少外国人对中国怀有戒心,甚至带有偏见。因此,许多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时,对涉及“人权”、宗教、政治甚至文化的报道都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魅力中国故事多 这些外国记者普遍认为,中国的魅力无穷,在中国当记者是件幸事。俄塔社的谢平感慨道:“这里可挖掘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做了30年记者的爱德华也有同感。他曾被派驻法国、墨西哥、中东和中美洲地区,他说最有趣的还是他在中国的经历。“这个国家如此辽阔,有13亿人口,每天都有很多故事发生,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在这里做新闻,既令人兴奋又富有挑战性。毫不夸张地说,我的同事想来中国都想疯了。” 国外的媒体报道没有新闻、通讯之分,稿件无论长短、题材,一律称作“故事”。“人物是故事中最吸引读者的部分,”爱德华说,“每天早上人们醒来,总有杂七杂八的事情分散大家的注意力。想在杂乱的环境中吸引读者,就必须一开始就让对方陷入主人公的生活中,不得不看下去。” 可采访的领域越来越宽 吉米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们只能去有限的几个城市采访。现在政策宽松多了,哪个城市都能去,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态度也越来越开明、友好。在中央层面上,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增多的新闻发布会及时了解官方立场,这些变化都非常关键。”他还说,如今的中国老百姓面对镜头也不再像10年前那么害羞和不自然,大多数人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述也更加清晰、有条理。 吉米在北京生活了30多年,他说:“中国正处于变化之中,这使她更具吸引力。我在挖掘新闻的过程中逐渐明白,中国必须依自己的步伐和速度前行,而不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巨变。它所迈出的每一大步都不只关乎自己,而将影响整个世界。” 独家声明:《环球时报》独家供新浪网稿件,如需转载请获口头授权(包括已经签约的合作单位)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