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有和平不一定有安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10:10 环球时报 | |||||||||
文/阎学通 ●“和平”是指没有战争的状态,而“安全”是指没有威胁、没有恐惧和没有不确定性。这意味着有和平并不一定有安全 ●我国目前面临的实际安全情况是:我国的经济实力迅速提高,与此同时面临的国际
●只有使国防实力的增强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快速增长,才有利于维护好我国的安全利益 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只要有了和平我国就有安全,即只要不卷入战争我国就没有国际安全问题了。这种认识源于没有注意到“和平”与“安全”的不同。“和平”是指没有战争的状态,而“安全”是指没有威胁、没有恐惧和没有不确定性。这意味着有和平并不一定有安全。1931-1936年日本侵占我国东北,当时的国民政府采取了不抵抗的政策。这种政策保持了中日之间的和平,但中国却没有丝毫的安全,中国人面临着日军随时入侵中国的威胁,生活在恐惧和非常不确定的环境里。自1999年李登辉宣布“两国论”的政策以来,台湾没有发生战争,但我国却面临着“台独”引发战争的严重威胁和不确定性。由于伊拉克局势稳定之前美国无力进行另外一场战争,因此防止“台独”在其任内引发台海战争成为布什政府的现行政策。但是这种政策还未成为美国政府对台的基本政策,其基本政策还是要搞“不统不独”的所谓“平衡”。这意味着“台独”的可能性仍在,对我国根本利益的威胁仍在,我们还无法消除这种担心。 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只要我国经济实力增长了,我国的安全环境就会改善。这种认识主要源于忽视了不同实力要素的功能不一样。国际安全靠军事实力保证,国际贸易份额靠经济实力提升,政治冲突靠国际动员能力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实际安全情况是:我国的经济实力迅速提高,2004年中国取代日本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然而与此同时中国面临的国际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台独”势力在岛内还在发展,美日同盟加强意在对中国的军事遏制。除了这些原有的长期存在的安全问题之外,现在又出现了出国旅游公民的生命安全、中国海外投资安全、中国海外资源运输安全等新的安全问题。2004年2800万中国人出国旅游,中国成为世界上出国旅游的第二大国,这个数字将迅速增长。如何解救在自然灾害和政治暴乱中遇到危险的中国在海外的公民,是一个新问题。中国企业开始大规模向海外投资,它们面临着像种族主义暴力袭击等威胁,2005年在法国、西班牙和吉尔吉斯斯坦都发生了对中国商店和仓库进行抢劫和纵火的事件。大规模从海外进口原材料已成为中国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海上运输没有安全保障也已经成为中国面临的战略安全威胁。 中国的国际安全环境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外部势力对中国安全的威胁程度;二是中国军事实力增长速度与经济实力提升速度的平衡。从外部对中国安全的威胁因素看,21世纪初的情况与上世纪90年代总体上相似,但是日美同盟对华军事遏制的势头加强。中国总体实力还达不到美国的超级大国水平。但是,中国崛起的速度使中美实力差距在不断缩小,使中国实力超越日本的速度加快。美国要维护其世界霸主地位,就必然全面遏制中国的国防建设,防止中国成为一个与其同一等级的军事强国;日本要减缓中国实力超越它的速度,就会追随美国军事遏制中国的政策。这样中美之间和中日之间都形成了结构性矛盾。美国不但继续向台湾提供军事支持,从全球范围封锁中国的军事采购,而且美国加大了在太平洋地区针对中国的军事部署。从表面看,美国的这些部署是为了防止这一地区发生冲突,但实际上,美军具有相当强的进攻能力。美国对中国的军事遏制仍是中国面临的最主要安全威胁。 日本支持美国将日美同盟从防御型转变为干预型的军事组织。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不公开表态支持美国军事遏制中国的政策。2004年,日本在美日“2+2”会议上主动接受了美国多年的建议,将台湾问题公开列为日美同盟军事合作针对的目标。近年来小泉政府在钓鱼岛主权、东海油气田和经济区等海洋权益方面挑战中国主权。小泉改变了日本政府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执行的和平政策。为了将日本的自卫队改建为正式国防军,提升日本的军事力量,小泉政府想在今年修改和平宪法。为此,小泉政府近年来采取了恶化与中国、韩国、俄罗斯关系的政策,通过制造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为修改宪法、恢复战争权的合理性创造条件。虽然小泉要在今年结束其执政,但其继任者很可能继续小泉这种通过增强军事实力提高日本国际地位的政策。这将使中国面临更加严重的安全威胁。 相对于经济发展的速度,近年来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并不快。到目前为止,我国军队还是一个国土防御型的军事力量。而中国的和平发展必须以强大的实力为后盾。没有实力,就很难保证自身的安全与和平发展。只有使国防实力的增强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快速增长,才有利于维护好我国的安全利益,争取我综合国力整体的平衡发展,从而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基础。(作者是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独家声明:《环球时报》独家供新浪网稿件,如需转载请获口头授权(包括已经签约的合作单位)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