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察与思考专题 > 正文

浙江大学朱淼华:下岗老师的快乐课堂与尴尬现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15:26 观察与思考

  -观察记者 袁华明

  有人说朱淼华讲授的《西方艺术史》是浙江大学最值得上的课之一,大学四年如果没有听过他的课绝对是一种遗憾,很有一点“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味道。在校园随便找个过路的学生打听,很多人会告诉你:这是一个不拘一格的老师,虽然因为没有论文,至今仍是个讲师,但他的课每次都很火爆,200多人的阶梯教室里都挤满了人,很多人宁可站着也要听
完两个半小时。不少学生告诉观察记者,在浙大除了金庸的讲座,恐怕很少人能有这么高的人气,他从不带讲稿,也没有笔记,向来是兴之所至的讲课风格,但每堂课都不重复,还会加入新的内容。所以,一些学生听了,下次还选他的课。他们把听朱老师的课称做“过节”。尽管朱淼华自己依然还是那么乐观,但体制的弊端却让人喘不过气来。

  还在上课的“下岗”老师

  朱淼华是

浙江大学一名普通的哲学讲师,两年前因为没有论文发表学校就不再和他签订协议了,但直到现在他仍在学校教着他的哲学课。

  2003年,在以学生打分为主的全校老师综合考评中,朱淼华排名第七,前六位都是名望很高的教授,作为讲师的朱淼华排名如此靠前,多少显得有些“突兀”。同年,他的《西方艺术史》被评为全校精品课之一。但这一年,朱淼华“下岗”了。

  “下岗”后,朱淼华虽然上着课,却拿着每月1000多元的“下岗”工资,只是年终有四五千元的授课津贴。学生告诉我们,曾经有段时间朱淼华的生活非常清苦,甚至到了有学生在网上为他募捐的地步。有学生劝朱淼华:“朱老师,你就不能写写论文,评个职称吗?”朱淼华笑笑说:“我的思考还不成熟,决不会发‘不达标’的论文。”有人说他认死理儿,有人说他想不开,“有论文就有职称,有职称就会有好待遇。”这是谁都知道的事儿,朱淼华却反复说:我并没有放弃学术,试想一位人文学科的教师如果没有学术研究怎么能在课堂上激扬文字呢?他说在今后的时间里要把书稿完成,给自己一个交代,也会开始写论文,但他决不会单纯为了申请职称而应付。

  观察记者在浙大网站的BBS上,看到有许多关于朱淼华的帖子:“现在的理工科学生太需要朱老师这样的老师和《西方艺术史》这样的课了。”

  学生需要朱淼华上课,学校也排了课。但是没被聘上教学科研岗位,按理就不能承担教学任务。朱淼华凭什么身份上课,学校没有明确的说法。学生说:“朱老师凭‘人气’上课。”按学校规定,连续两次未聘岗者必须调离学校或交校人才开发中心管理。到2005年6月,朱淼华已经两年没签合同了。但2005年9月朱淼华又被安排继续上课,而且是在三个校区同时开设《西方艺术史》。“人气”又一次让朱淼华留了下来,朱淼华很高兴,但对自己的身份更加莫名其妙:按规定应该被“挂”起来,但他还在上课;可如果算是“上岗”了,却还拿着“下岗”工资。

  朱淼华时常为自己的身份感到尴尬。有一天,为了安慰朱淼华,学生们在课堂上为他送上一大束玫瑰。朱淼华感动得热泪盈眶,两次转过身去。“轮到学生安慰我了,心里真不是滋味!”一向豁达的朱淼华有些感伤地说。这让朱淼华感到有些不太习惯。“请你们不要同情我,要认同我。”

  曾任浙大人文学院哲学系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的李明友教授是朱淼华的同事。他告诉记者:朱淼华这样的好老师在高校已不多了。学生不仅喜欢上他的课,也喜欢在课后和他交流,“下岗”以后他越教越好,相比之下许多老师上课只是为了完成教学工作量,不讲教学质量,不和学生交流。

  面对清贫的生活,朱淼华说他的精神财富是丰富的;面对尴尬的处境,朱淼华依然坚持站在讲台上……

  “狂人”朱淼华

  “那天的报纸真的是俏啊。”2005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则关于朱淼华的报道,当天学校附近的报刊亭的《人民日报》一早就卖完了。学生从报摊上买了当日的《人民日报》,敲开朱淼华的家门;从早到晚,朱淼华接到无数个电话,有问候的,有给他“打气”的,也有各地媒体表示要来采访的……

  每次上课,朱淼华打开电脑,丰富的内容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伴着他沙哑的声音,学生仿佛进入艺术的殿堂: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达·芬奇、伦勃朗、德拉克洛瓦、莫奈、凡高……在朱淼华的激情讲课中,学生陶醉于美轮美奂的艺术世界。下课时,教室里爆发出热烈掌声。面对学生的掌声,已有20余年教龄的朱淼华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尴尬处境,脸上泛出满足的笑容……

  朱淼华上课很有特点,一瓶水、一张光盘就是上课的全部用品。他说上课是跟学生聊天,聊艺术、聊人生,让他们在学习理工科的时候别忘了还有人文精神。课堂上,当他讲到激动时,还会手舞足蹈。他说话语速很快,学生记不下来,就带录音机听课。

  “我觉得自己太狂了,文史哲艺不分。”朱淼华拉得一手好琴,9岁开始练小提琴,几乎是无师自通。30多岁自学外语,凭的是一本一块九毛钱的英汉字典和背英语课文。1996年开始玩电脑,他做的多媒体课件在浙大是有名的。近来,他正准备开讲“中国思想史”,一头讲明清,一头讲先秦。

  “我就是太倔了,也有人说我绝。”说到现实,朱淼华一点都不肯松口。比如他坚持50岁之前决不写东西,一本《西方艺术史》拖了4年,大稿都有了,就是觉得没到最佳处,出版社催了多次,他就是硬顶着。“2003年游历欧洲回来,更觉得要重写的东西太多。今年准备去西班牙,把西班牙这章完善了。”

  虽然一个人生活,朱淼华说他天天快乐。坐在公园里,会有不认识的人经过,恭敬地叫一声:朱老师。那是以前听过课的学生。坐28路车和人聊天,一旁就有人认出:你是朱淼华老师吧?因为全校没有第二人会像你这样说话。在浙大BBS上有一个祝福版,关于朱老师的帖子是天天有人顶。他房间里放着学生送来的苹果、绍兴的沈园花雕,还有生化专业学生酿制的甜酒酿。

  大概他惟一的错就是没有好好地做一名俗人。他说自己从不看工资单,生平没有打过职称报告和住房报告。别人说他傻,他回答:“我自己觉得自己弄得灵清就好了。”

  尴尬的体制之弊

  

人民网专门做了一次网上调查,认为朱老师不称职的有4.5%,认为学校评价标准不科学的为49.1%,认为教育用人机制不灵活的有43.5%,说不清的4.5%。

  而学校则表示,科研教学二者都不可少。据了解,对朱淼华的情况,浙江大学还是非常重视的。学校领导曾对朱淼华的情况做过专门批示,系、院、校人事处和教务处等有关部门专门开会讨论过。校方肯定他的教学成绩,也表示要解决他的问题。

  “朱淼华老师的情况我们心里是清楚的,但我们有制度规定,制度面前应该一视同仁。”浙江大学人事处的负责人表示,高校与中学不同,中学老师只要课讲得好就行了,大学老师还要有学术上的要求,如果是在中学,朱老师这样的情况很可能不会出现。

  据介绍,在浙江大学的职务评定规定中,各种系列的职称评定条件如高校教学系列、科学研究系列、教育管理系列等都包括了论文发表这一项,只是在刊物级别和篇数上有所区别。校方有关负责人就此解释说,高校兼有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学校的评价体系注重教学和科研两方面。在晋职聘岗中,二者都不可少。光有科研没有教学也不行。学校曾明确规定:应注重对教学工作量和教学效果的要求,教学质量考核不合格者将被停聘或降级聘任。学校也通过教学督导、教学检查、课程考核、学院教学工作评估和教学奖罚等制度和手段,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同时,没有科研成果,教学再好的老师也无法评上职称。这位负责人说:“朱淼华的问题根本还是在于没有科研成果。”

  朱老师课上得好,没有科研成果,就被淘汰,这引发了高教界又一次大讨论。高校对教师考评“一刀切”,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对高校评价“一刀切”。目前很多人认为,我国高校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主要是科研水平低、师资差。时下流行各种“高校排行榜”,多以科研为主要指标。这对高校管理产生了误导,致使盲目攀比之风盛行。朱淼华评不上副教授、教授职称,是他个人选择不写论文、不出书的结果;但他被淘汰“下岗”,却是浙大岗位聘任制的刚性使然。对研究型大学来说,教书育人仍应是一大使命。目前的评价体系应该进行适度调整,让优秀者有成长的土壤和容身的空间。

  能够做到科研与教学双优的老师固然是值得尊敬的,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没有必要要求人人都成为一个“模型”,大学本来就该有兼收并蓄的包容思想。考评体系不能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偏方”,毕竟,并不是人人都适合搞科研,应该允许发挥各自特长,取其特长贡献教育。每年发表的数十万所谓成果中,有多少是用来评职称的敲门砖,是毫无价值的学术垃圾、学术泡沫,如此下去中国大学离世界一流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 -

  相关专题:观察与思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