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体验回老家过新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15:42 江西商报

  渴盼的双眼,急切的神色,匆匆的脚步……春节一天天临近,春运又来了。对于远在异乡的人们来说,这个时候的他们喜忧参半。喜的是,辛苦一年,终于可以与家人团聚了;忧的是,他们不得不为这拥挤的回家之路担心:能不能买到票?能不能挤上车?车上会有空座吗?……不管怎样,无论再难再苦,他们都要想尽一切办法回家。回家过年,这会是一个永远不变的主题。

  千山万水都要回家

  1月20日,春运第七天。本报记者踏点南昌市几个主要春运路线,体验了一把接人、等车、回家的辛苦,高兴的辛苦。

  在候车室里过夜等车

  (南昌市火车站售票大厅)

  南昌火车站的各个售票窗口,经过了学生流高潮后,终于有了短暂的喘息。据铁路部门的预计,24日后又将会迎来一个春运高潮,铁路部门已经做好准备,在火车站售票大厅外又新增加了18个临时代售点。

  走进售票大厅,正在整理行李的李先生一家三口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记者走上前去与之交谈之后,才知道他们刚从厦门到达南昌准备转车去安徽老家,不巧当天的火车票已售完,只买到第二天的票,于是,一家三口人打算去候车室过夜,等第二天的火车。李先生说,“回一趟家真不容易啊!一个人要管着两个人,走到哪里都要带着老婆和小孩,就连回家带的行李都是我一个人整理。”原来,李先生的老婆小时候被人打了一巴掌后,便成了一个聋哑人,虽然戴了一个助听器,但几乎没有什么用。李先生的父母过世得早,家里没人可以帮忙带小孩,所以他只能边打工边带着老婆和小孩。欣慰的是,小孩自从跟着他一起在厦门生活读书后,成绩比以前好多了。现在李先生在厦门的一家砖厂工作,一个月的收入有八百多,老婆有三百元钱,除了生活费和小孩的读书费以外,一年能存四五千元钱。说到过年回家,他觉得虽然每年过年回家很累,但是在异乡打工辛苦了一年,总要给自己放放假与亲戚们团聚团聚,毕竟在异乡过年很冷清,不像过大胆年。

  大年三十都在车上过

  (南昌市火车站候车大厅)

  在候车大厅,记者碰上送朋友上车的林先生,谈起春运,林先生满脸无奈。

  林先生在南昌呆了近10年,如果不是特殊原因,他每年都要回温州老家过年。

  林先生现在是南昌某工程公司副总经理。他说,除了搬新家那一年和小孩出生前后两年,其他的年份每年都坚持回去。他说父母和其他的长辈都健在,理应回去团聚,还有就是老家的过年要比南昌更有气氛。

  林先生有个“怪癖”:他坚持一定要买到卧铺票才回家过年。他说回家本来是件高兴的事,如果春运挤得慌,那宁愿不回去。林先生说,大学时代放假回家坐过硬座,当时年轻,不觉得怎么样,特别是在春节,能买到硬座都是特别幸运的事,很多人羡慕你,在一般情况下,很多同学只能是站着回家。出来工作之后,宁愿加点钱通过南昌的温州商会或宾馆等代理机构订卧铺票。如果还是订不到卧铺票,他就买大年三十的车票回去,不介意在车上过年。而且,为了避开返城高峰,林先生过完年也会提前回南昌,一般在初四、初五就动身回南昌,就是为了能买到卧铺票。

  民工包车回家不贵

  (洪都北大道售票点)

  记者在洪都北大道的售票点内,买票的人也并不多,由于前些天的学生流刚刚过,售票点才没有了长龙排队。刚出售票点,记者便碰到了三个民工打听包车回家之事。原来他们几个人准备等老板发了工资就准备包车回樟树,现在在打听包车价格。他们觉得火车票很难买,汽车票现在也挺贵的,而且行李很多,坐火车和汽车都不方便,反正老家不太远,就准备四五个人一起包车回家,包车价格平均一下跟汽车的票价差不多,又方便又可直接把他们送到家。据包车司机称,现在民工包车的现象挺多,每年过年汽车火车票价都会上涨,而五六个人的票价就可以直接包车回家,比坐汽车方便的多,而且车子是专为个人接送服务,不用大伙一起挤车坐,舒服又方便。

  曾经买过假票被轰下车

  (火车站外面的候车棚)

  在火车站广场临时搭建的候车棚里,老韩师傅在靠边的位置上静静地等车。韩师傅是一名长途货车司机,前两天刚刚从湖北运了一车小轿车到南昌,驾车回去怕路上堵,老韩师傅就“弃车”改乘火车回家过年了。

  与韩师傅聊的话题还是从买票开始。“现在票好买多了,可没前几年那么紧张。尽管已经开始春运了,但是在火车站窗口还能买到当天走的票。”韩师傅说。韩师傅买的是19:30到合肥的票,与他同行的一位同事昨天买票就走了,韩师傅年纪大,怕身体吃不消,就推迟了一天走。

  回忆前几年春运回家,韩师傅觉得很气愤。他说:“有一年出车在外,恰巧碰上春节,临时买不到票,急急忙忙地就到票贩子那边买了一张,结果查票时发现票是假的,被乘务员给轰下了车,搞得非常狼狈,从那以后我就发誓再也不从票贩子那边买票了。”

  估计得站着回家

  (江西省长途客运站)

  汽车站的人真不少,旅客们接踵摩肩穿梭于售票室和候车室之间,售票窗口前长长队伍中不乏大包小裹的买票者,偌大的候车室内也显得拥挤起来。记者从售票窗口了解到,目前的客流是明显比前几日有所增加,但由于公路客运主要运送的是短途旅客,大量的客流将集中在春节前几天。因此,客流真正的高峰还没有到来,客票还没那么紧张。

  候车室里几乎是座无虚席,正在候车的小廖跟记者聊了起来,她说她家在进贤县,在南昌读书,本来春运前就可以回家,在朋友家玩了几天,所以到今天才回家。现在的票比前几天要紧张,这不前一班的车票都已经买完了,只好买下一趟的票回家,票价原来大巴10元一张票,现在涨到18元了,那些中巴原来5元就能坐到,现在也都15元了。若是平时自己就打算坐中巴回去的,可现在春运了,坐车的人多,中巴就算坐到了位置,等到最后车上肯定是塞满了人,往往站都站不下,他们多是私营性质,中途车子也不停的上乘客,加上回去的路上还在修铁路桥,一个来小时的路程估计要两个小时才能到,车上人挤又耗时,那还真不划算。

  小廖笑着说,现在春运出行确实不怎么方便,总感觉这时候的人都涌出来了,记得自己小时候坐火车人多,还总担心火车到站了人挤得怕下不了车呢,现在大了总想着春运还是尽量少出门好点,想想离家在外,远的人回家还真难!

  现在买好年后回程的票

  (火车票八一大道代售点)

  20日,火车票八一大道,售票员小吴告诉记者自14号春运开始以来,由于学生回家及一些提早放年假的赶回家过年,到目前已过了春运的第一个小高潮,现在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加之这个售票点不代售学生票,相应地就少了很大一部分购票人群,所以现在看起来买火车票的人还不及旁边排队买汽车票的人多,一般此火车票代售点的高峰期是年后初五至元宵阶段,外出人群集中段,就目前的状况,卖的情况最好的是到武昌的火车票,而重庆、四川、沈阳等地的过路票相对紧缺。

  正在排队买票的小伙子小章告诉记者,他也才刚从外地回来,今天他是来买大年初一回程的火车票的,硬座可以提前十天预定,所以今天就来买票了。小章2005年从南昌某大学毕业后就去北京工作了,这次回南昌着实体验了一回春运的郁闷,他是14号春运第一天自北京坐火车回南昌的,那天到火车站真是人山人海呀,他没想到,这春运第一天就这么多人,心里还一直琢磨大城市就是大城市呀原本还庆幸自己放假放的还早,不用为回家担心,后来来到售票处一看,一条长龙让他目瞪口呆,看来是别指望了,说到这,小章忽然不好意思,原来最后他是先上了车后补的火车票,真是没办法,怪不得他好多同事都选择民航,坐飞机回家呢。小章说现在自他经历了算是人生中第一次春运后,就得了春运恐惧症,所以现在他早早的就来买好年后回程的火车票,也算安个心吧。

  文/商报记者 彭颖 曾珂

  编辑感言

  年年春运,年年春运忙,年年春运难,年年春运苦,这已经成了春节一道不可少的风景线,风景线里酸甜苦辣,啥滋味都有,回家过年造就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运输市场。

  对于每年数以亿计需要乘火车往返、回家过年的人来说,春运几乎和吃饺子、穿新衣一样,成了春节的一个象征。只是这个象征总是和焦虑、无奈等连在一起,让人不是那么快乐;一票难求、超载隐患、票价上浮等等也让铁路部门饱受诟病。尽管票难买,尽管旅途辛苦,但一到春节,人们就始终有一种不变的观念,春节不在家过就没了年味,于是乎,只要条件许可,就一定想方设法回家。

  据悉,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人员大规模的迁徙、流动,与铁路相对滞后发展速度之间的矛盾,不是三五年就能解决的,专家都认为,怎么也得十年。所以,我们还得受十年的苦。

  方式

  又是一年新春到。春节,年年相似,又岁岁不同。无论怎样,辛苦了一年,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给自己的心灵一次机会、一个空间,让自己HAPPY一下。如何过一个充满个性、与众不同的快乐新年?我们为您精心准备了春节服务——休闲大礼包。

  千变万化都要过年

  -文/商报记者 周君

  又要过年了,我们似乎已能从空气中闻出年味,是那么的熟悉。而此时说起过年,许多人没了小时候的那种激动与兴奋,有的甚至会莫名地失落起来。小时候过年,我们可以穿新衣,戴新帽,放鞭炮,吃鸡鸭鱼肉,看联欢晚会……有很多值得期待的欢乐。如今呢?衣服可以随时买,想穿就穿,鸡鸭鱼肉平时吃得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春节联欢晚会也不见得比别的节目精彩多少……

  如何过一个充满个性、与众不同的快乐新年?我们为您精心准备了春节服务——休闲大礼包。如果您喜欢,不妨和他们一样换个方式HAPPY。过个快乐年,度个健康假。

  2006年1月29日零点,新年的钟声将准时敲响。

  忙忙碌碌一年了,趁着春节的七天长假,狂欢一把,把快乐进行到底,将一年工作生活心理的阴影统统清空,过一个健康、热闹、快乐、祥和、美满的春节。

  “开开心心过节,健健康康休闲”,大家都来放松一下吧!

  酒店过大年

  -人物:陈凌,赣州人,在南昌市一家私企担任经理职务。

  35岁的陈凌,由于工作地离家乡距离远,一年难得回几趟家。不过,每年春节,他和妻子都会带着孩子回赣州老家过年。

  陈凌有兄妹三人,他自己在南昌工作,弟弟在北京,哥哥在赣州老家。除了春节,一年到头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正因为每年难得团聚,他父母在春节期间每天都会费尽心力准备菜肴。“春节期间是我爸妈最忙的时候。准备十来个人的年夜饭,爸妈就要忙活一整天了,年后几天还要招待拜年的亲朋好友。”为了让爸妈也过一个轻轻松松的节日,陈凌就有了今年春节一家人在南昌五湖大酒店度过的打算。“年夜饭以及年后几天的一日三餐,我们都将在酒店里吃。”陈凌说。

  据陈凌介绍,在今年农历十二月初,他就和家中的哥哥联系,让父母到南昌来过春节。他们一家已经决定利用春节这段时间好好地逛逛南昌。陈凌说:“由于我们夫妻俩工作比较忙,以前我父母来南昌,没时间陪他们去玩。这次,终于有机会了!”

  陈凌告诉记者,对于这个主意最反对的是他儿子,因为他每年就盼望能去赣州放牛、爬山,而且可以和乡下的小孩子们一起玩游戏,但在南昌,他的这一乐趣却要被剥夺了。

  温馨提醒

  春节大假,来一次酒店生活,没有家庭杂务的打扰,给自己及父母一个享受安逸的机会。

  酒店过节方法花费比较大,适合中高收入者。

  如果想尽情享受春节,酒店档次应该选择高点,因为在高档酒店你可以在节日参加派对和各种宴会,可以去棋牌室打牌,也可以去游泳馆游泳。

  去酒店过节,不需要做其他准备,只需早点预订。

  网上过大年

  -人物:李响,老家山东,网络公司技术经理。

  李响今年不打算回家过年。说起新年怎么过?他想也没想就说,当然是网上过年了。

   李响说,春节,你只要登陆互联网,大红灯笼、鞭炮、鲜花、新春套餐、网上贺卡、网上拜年,一幕幕喜庆的场景就会映入眼帘。去年除夕,他就是和女朋友等人一起在网上过的。当时,他和女朋友及公司里几位因路远没能回家的同事一起吃完年夜饭后,就早早地坐到了电脑前,轻点鼠标,将自己精心制作的一封封富有动感的电子贺卡传递给远方的朋友和亲人。等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开始后,他们一边看电视,一边和网上的朋友对春节晚会的节目进行评论。等到电视里大家共数零点钟声时,李响和女友在网上点燃了“声色俱佳”的烟花爆竹。

   接下来的日子,李响和女朋友在网上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还将自己在南昌过年的情景拍成照片传给了老家的亲人。

  李响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各家网站都会推出不同形式的节目。如有的网站会推出网上庙会、妙语接龙、猜谜闯关等传统节目;有的网站会给网友提供一个封存心愿的秘密空间,网友可在一年中随时回到这里,提醒自己向既定的目标努力;有的网站会推出题目“网上放花炮”专栏,只要点一下鼠标,各种各样的烟花爆竹就会竞相炸响;有些网站则会推出“网上对春联”活动,网民可以出上联,也可以对下联……

  温馨提醒

  时尚、省钱、自由自在。

  上网的时候特意要多眨眼(眨眼有助于清洁眼睛),并隔几分钟给眼睛一个小小的按摩。

  每隔1小时就休息5~10分钟,尽量远眺放松。每过两三个小时连续使用电脑后,应将眼睛移开电脑10~15分钟,让双眼得到充分的休息。

   平时多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多吃胡萝卜、水果、海产品等。

  福利院里过大年

  -人物:小王,南昌一家杂志社的编辑。

  怀孕8个月的小王尽管为迎接孩子的到来,和当警察的丈夫购买了很多《父母必读》,做了大量的育儿准备。但对于怎样做好父母,怎样照顾孩子,两人还是心里没底。

  前些日子,小王看到一家媒体推出领孤儿回家过个年的活动,心里不禁想开了。“领个孤儿回家过年,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受一下做父母的感觉,给孩子一点温暖,也可以使原本只有两个人过的年更热闹些。”小王把这个想法和丈夫说了,丈夫也觉得不错,但考虑到小王挺着个大肚子,照顾孩子有诸多不便,觉得领个孩子回家过年有点不现实。

  后来,小王从福利院的有关工作人员口中得知,除部分孩子被一些好心人领回家过年外,还有大部分孩子在福利院里过年,且这些孩子一般年纪都比较小,有的甚至出生才几个月。“我们何不到那里去和小朋友一起过年呢?”在征得福利院有关领导同意后,小王和丈夫决定去福利院过大年。

  “我们打算大年三十下午4时后,自己开车去那里。”小王说,现在他们准备了送给孩子们的一些零食和玩具。同时,还购买了数码摄像机,打算将自己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情景拍摄下来,等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告诉孩子在他出生前的这个除夕,他的父母度过了一个特殊的除夕。“我想那些天,福利院的工作人员肯定很忙,我想我们可以帮他们照顾小孩,也可以陪小孩子玩玩。”小王决定在过年放假期间,每天都去一趟福利院。她说,也许一周下来,他们这对“准父母”可以学到很多养儿育女的知识。

  温馨提醒

  福利院的孩子绝大多是残疾孤儿,因此,选择去福利院过大年,一定要带着一颗爱心,并要有耐心,不能用对待正常儿童的习惯去对待他们。

  要记住孩子最需要的是关爱而不是怜悯,他们渴望鼓励、平等、参与、尊重。

  可以向弱势群体奉献一分爱心,也可体会做父母的感觉,提前学些照顾小孩的知识。

  职场过大年

  -人物:小赖,老家四川,原先是四川一个偏远县城初中的英语老师,现在南昌做药材生意。

  28岁的小赖,今年打算不回老家过年。一个人在南昌,为了不使自己孤单,小赖很早就对过年进行了计划——在职场过大年。他决定利用春节长假拜访那些给自己鼓励和支持的朋友及几个老客户。

  小赖从小就跟当中医的爷爷学习了一些中药知识。前年,在一个做药材生意的朋友的邀请下,来到南昌做起了药材生意。在南昌,小赖认识了许多朋友。

  “平时跟这些朋友交往都是为了生意上的事情,很少涉及友情方面的东西”,小赖说,其实做生意还要讲究一个情商。当我和一位生意人成了好朋友后,他很可能会给我介绍其他的新客户。想来想去,他决定利用春节这个机会和这些生意上的朋友联络一下感情。他决定在适当的时候邀请在市区的朋友及他们的家人一起喝喝茶或吃吃饭。当然为了使自己更具人情味,小赖还给那些有小孩的朋友准备了一份新年礼物——畅销图书。什么样的孩子适合读什么图书,小赖不仅在网上查阅过,还特意请教了远在家乡当老师的女朋友及一些同事。“给朋友的孩子买一套适合的书,尽管花销很小,但我的心意到了。”

  小赖说,正月初二他打算到樟树的几个药农家走走。尽管小赖做的是药材销售生意,但与几位药农成为好朋友后,给他的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药农的家在一个小山村。小赖除给几位药农朋友带点礼物外,还买来一些糖果,决定分给村子里的一些小朋友。

  小赖说,他去拜访药农,顺便也了解一下当地一些药材的种植情况,提前了解一点销售信息。

  温馨提醒

  花销不大,可拉近彼此距离,也可了解一些销售信息。

  有些人稍不注意就会把职场过年当成另一场生意的开始,因此也会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应有的压力。

  过年是人们调整心态、释放心情的好时候。在职场过大年,我们应该抛却诸多杂事,和昔日的生意伙伴来一次真正的情感聚会。

  下乡过大年

  -人物:钱宇、宁晓华,南昌人。

  钱宇和宁晓华从小都在城里长大,而且两家住得很近。结婚后,过年他们一般不是去钱宇家吃年夜饭,就是去宁晓华家吃年夜饭。去年,在周围同事的影响下,夫妻俩带着孩子进行了一次旅游过年,去了一趟北京。旅游过年让他们大开眼界,也使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沿袭多年的、传统的过年方式。这不,上月底,钱宇和宁晓华就为今年如何过年想开了,还问了很多同事,但大家都想不出新花样。后来,钱宇问起上小学的女儿,喜欢去哪里过年。女儿告诉母亲,她很羡慕同桌,可去乡下的外婆家过年,可以去看小白兔,还可以和乡下的表哥们一起玩。

  女儿的话让钱宇眼前一亮,她和丈夫宁晓华商量后,觉得去乡下过年挺好。可去谁家呢?他们夫妻俩在乡下没有朋友,也没有关系近一点的亲戚。后来,钱宇的父亲说,他有个表姐在丰新,家里经济条件不错,去年刚造了一幢三层楼,装修得不比城里差。于是,钱宇马上请父亲给远房的姑妈打电话,没想到姑妈一口答应,高兴得不得了,并邀请钱宇的父母也一起去。

  决定去乡下过年,这些日子钱宇和宁晓华着购买各种年货。钱宇说,本来他们想买一些菜过去,但前两天姑妈打电话来叫他什么都不要买,说他们家菜是自己种的,鸡是自己养的,城里人能吃到的东西他们那里也基本能买到。钱宇说,去姑妈家过年,会会那些成年后没见过面的表兄弟,其实挺不错。因此,他们决定买点礼物,一家一家地去拜年。

  宁晓华说,要到乡下过年,全家都非常兴奋,他们不仅给姑妈准备了一些滋补品,还准备了许多压岁钱,打算给姑妈的孙辈们。而女儿则表示,要把寒假作业也带去,她要和那里的小朋友一起做作业,一起玩。另外,她还想去看看小白兔、老黄牛、小山羊。

  “我们打算到那里住上一个星期。”宁晓华说。

  温馨提醒

  可以拉近与远房亲戚的距离,感受农村特有的过年习俗,品尝原汁原味的农家菜,也让孩子增长见识。  

  城市与农村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过年习俗有一定的区别,城里人去乡下过年在某些方面可能会不习惯,因此在去之前要有心理准备,以免去了后会失望。

  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注意小孩的安全,特别需注意不要让其单独燃放烟花爆竹。

  编辑感言

  这些年的过年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了。当狗年春节即将到来之时,人们将逐渐品出这个春节的独特意味:许多悄然发生的变迁已经实实在在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过年方式。这些变迁适应着江西的现代化进程和江西人新的生活方式,也在迅速融入国际化的潮流,作为年文化的一部分被人们接受、认同,给人们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

  年夜饭

  “真没想到年夜饭市场这么火”准备给全家人预订一桌年夜饭的张女士今天忙活了一上午从孺子路、福州路、洪都大道一路问下来竟然发现大多数中高档酒楼的包房“早已经订不上了”。据了解,目前老字号、知名品牌餐馆年夜饭已经预订告急。

  千滋百味都要年夜饭

  文/商报记者 周君

  离春节只有不到一个星期了,中国人最重要的一顿饭——年夜饭的预订进入最后阶段。然而,记者近日在省、市消协了解到,有不少消费者在年前向消协“诉苦”,说年夜饭太火爆、“一桌难求”,商家便趁此设定种种“门槛”:团年宴菜单还没看到,就得先交定金如果看到菜式后不满意要退定,定金就无法拿回;想自带酒水助兴,却要按照酒楼的定价交高价开瓶费,更别提担心订到的菜端上桌来货不对板了……用市民吴先生的话来说是:“为了订一顿顺心的年夜饭,差点把腿都跑断了!酒楼能否多多自律,别把年夜饭变成顾客的年夜烦。”

  菜单未出先交定金

  吴先生近日预订年夜饭的过程颇具代表性。1月4日,他到位于洪都大道的某大酒店咨询年夜饭的事情,被告知第二轮年夜饭(晚上7:30以后)只剩下一间包房,最低消费880元,酒楼让他交200元定金,但最终的菜式还没确定,只有一个大致的菜单,可提前5天来点菜。由于家里人有人忌口,吴先生想先看看菜式再决定是否在这家酒楼预订,酒楼给他一份草拟的菜单,吴先生看到,上面有“团团圆圆”、“年年有余”、“金玉满堂”等菜式,但都没有标注具体的配料是什么,“‘金玉满堂’标价58元,经理说他也不很清楚是什么做的,只说里面可能有白菜和粟米。”更让他为难的是,酒楼叫他必须在1月5日之前下定金,否则包间就没有了。吴先生气愤地说:“交了200元定金却根本不知道自己预订了什么,如果点菜时发现菜单上没有想吃的菜,那么定金也没得退了!”

  菜肴价格模糊不清

  吴先生告诉记者,在去这家酒楼预订年夜饭之前,他还跑了好几家酒楼。在孺子路的玉兔酒家,年夜饭的菜式倒是提前出炉了,但是吴先生看到不仅价格不菲,尖椒回锅肉就要38元,而且只有极少部分菜肴标明了盘子的规格大小,多数菜肴尤其是海鲜类菜肴没标明主料与配料、重量等。

  为一探虚实,记者来到这家酒楼。在经理提供的菜单上,看到鲈鱼、黄丫头等菜的价格竟是“时价”,经理解释说:“很多海鲜、鱼类要临时采购,春节前很可能大涨价,现在定不了。”

  带酒收20%开瓶费

  市民林小姐告诉记者,近日她到某星级酒店预订年夜饭,被告知每桌最低消费488元,林小姐想带一瓶自藏的红酒来助兴,却被告知要收20%的开瓶费,而计算的基数竟然是酒店所销售的同档次红酒的价格。而该酒店所销售的红酒价格至少都在100元以上,稍好的都要卖三四百元。林小姐只好打消了自己带酒的念头,“但点酒店的酒又贵得离谱,年夜饭不喝点酒又觉得没意思,真是左右为难!”

  记者调查发现,收高价开瓶费已经成为高星级酒店的行规,开瓶费的计收基数以该酒店自售酒水的价格为准。不自带酒水也收15%的服务费。

  担心菜质服务齐“缩水”

  家住环湖路的黄女士则担心再遇到去年吃年夜饭的情形。她说,去年她全家在名人大酒店吃的年夜饭,谁知花了上千元,服务却大为缩水,饭菜吃得差不多了茶还没上来,端上来的鸡都是凉的,“鸡油都凝固了,一看就是隔夜的。”

  黄女士说,很多大餐馆年夜饭搞“最低消费”、限菜限价消费者都“咬牙”接受了,但服务大打折扣,实在让人生气。眼看再不预订就订不上年夜饭了,“今年年夜饭的霸王条款越来越严重了,有没有谁能管管!”

  顾客最好与酒楼订合同

  针对消费者的种种烦恼,南昌市消协的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南昌没有明确规定取消最低消费和“开瓶费”,越来越多的酒楼限菜限价、菜式未出就接受预订的局面一定程度上是由年夜饭市场太火爆导致的。为维护自身权益,预订年夜饭之前消费者应搞清楚具体的菜式和收费方式,如果觉得商家的定价不适合,可以选择不消费。

  此外,消费者最好要求酒楼在预订收定金时签订一个书面的合同,以约定饭菜质量和违约责任。

  然而,记者走访了多家酒楼,却没有一家酒楼肯签订这种合同。家常饭大酒楼的经理表示,从来都是收了定金之后给开收据,“会登记顾客所选的菜单,没有签订合同的先例”。而玉兔酒家的工作人员则说:“顾客来我们这里订年夜饭是看中我们的信誉和质量,有关部门也没有规定必须要签合同,也没有出台合同的样本。”

  而据记者了解,北京市政府去年就对外界透露,将出台具体细则,就年夜饭的卫生要求、质量问题等具体事项对商家作出约束目前尚未出台)。但南昌市目前尚未有类似规则出台,也还未有相关打算。有业内人士表示,南昌近年来年夜饭市场一年比一年火爆,自然出现了一些商家根据市场需求水涨船高提高价格、并且服务缩水的现象,这些都需要商家加强自律,有关的行业协会也应该就此作出一定的行业规范,毕竟,商家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的信誉和口碑才是最重要的财富。

  编辑感言

  又快过年了在传统的春节里,也许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顿团年饭。虽然在今天,即使最传统的中国人,也不一定要求全家人春节一定要回家团聚。但是,年三十吃顿年夜饭的习惯还是不变。

  今年春节,或许可以在家整整新花样也可以出去找一个可以吃顿很特别饭菜的地方。无论是中餐还是西餐无论是在城里还是郊外,年夜饭,永远都是中国人谁也少不了的“盛宴”。它抑或是物质的,更应该是精神的。

  拜年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野兽叫“年”,在每年头一天它就出来觅食伤人。后来人们发现“年”惧怕强烈刺激的响声和红颜色,便在门上挂上“红符”,并且燃烧青竹爆出“噼呖啪啦”的响声,果然,“年”被吓跑了。于是,人们在初一大清早起来后就拱着手相报平安喜庆吉祥,这就是原始的拜年方式。

  千奇百怪都要拜年

  -文/ 蒙山 商报记者 付强

  拜年不堪回首

  大年初一,按理说应该是一个拜年、走亲戚的高峰时期。近年来,拜年的风气逐渐在降温,而手机短讯拜年则盛行起来。去年过年发生的事情至今让我唏嘘不已。

  早上九点多钟,家的门铃突然响了。我赶忙起身开门。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映入我的眼帘。赭红色的外套稍显陈旧,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显出了几分灵气,额前有几缕漂亮的鬈发,一对小辫子整齐的梳理在两肩上。

  “新年好!”她怯怯地念道。

  “新年好!小姑娘,你找谁呀?”我满脸笑意地问。

  “我叫黄××,是×××的女儿。我爸爸叫我给您们拜年!”小妹子略带羞涩地把话说完了。

  “喔!是堂叔家的闺女啊!”父亲缓过神来。我方才明白这是一位远房亲戚。“进来坐!”我把她拉进房,沏上一杯茶。她坐在电炉旁,有点惶惶。

  “小姑娘,读初中了吗?”我问道。“读初二了。”“父亲身体好吗?”我接着问。

  “还可以吧!前年在工地上干活,把腿给砸伤了,至今还瘸着呢!”

  我递给她一个苹果,对于这样一位突然出现的远房亲戚,我有点生分。我童年在故乡度过,记得那是一个困难的农民之家,家里仅有几间土砖屋,家具都破旧不堪。故乡的亲戚中,他家是最困难的。

  我内心中隐隐涌出一种这样的感觉,即春节,这亲戚想在亲戚中寻找一点帮助,他自己羞于登门,便叫他的女儿来了。

  我的心情忽然变得复杂起来。凭良心讲,这是一个聪明灵秀的女孩,她那双眼睛充分显示了内心世界的丰富。我和她拉起家常来。

  “今年家庭情况好吗?”

  “过年了,到我家拜年的人很少。”她绕开话题,若有所思地说。

  “你的学习成绩好吗?”

  “我年年都是全班第一。”我不由得对小姑娘陡增了几许好感,我能隐隐感觉到她内心深处的那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执拗之气。

  “下学期有学费吗?”我沉思了片刻,突然问道。

  “我自己养了二十只母鸡、两头猪。我想学费应该没问题。”女孩子黑黑的脸上荡出几许自豪感,声调也提高了几分。

  “还有什么需要吗?”我接着问。

  “不需要了!过年了,我想到各位亲戚家拜拜年,不想让亲戚把我们都忘了!”女孩低下头,幽幽地说。

  ……

  大约过了半个钟头,女孩子起身要走了。我母亲从房中用红包包了一百元钱,硬是塞在女孩的手中。女孩惊慌失措,脸涨得通红,她硬是不要。我劝说了一会儿,把女孩子送到楼下。

  当我转回房间时,突然发现客厅的沙发上,赫然躺着一个红包……

  拜年从心开始

  江西是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地方,祖祖辈辈是很看重传统节日的,过年当然是其中一个。以往,江西人过年的主要活动也就是祭祀,拜年,吃喝玩乐。现在除了部分农村,各家各户对祭祀已基本不搞什么活动了,而拜年却一直延续至今。不过,拜年的形式和内容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着。

  记者小时候特别喜欢拜年,不但可以跟着大人们一块热闹,一路捡拾别人家门口未燃放的爆竹、还可以得到一些糖果、零食。可别小看了那几粒糖果,几个水果,那可是平时可望不可及的东西,更别说爷爷奶奶、父母和其他长辈们所发的压岁钱了,那种从心底深处生出的欣喜是现时的孩子无法感受的。

  小时候,听父母说:还在动乱的那些年,拜年的祝福也是不能随便说的,比如现今挂在大家嘴边的“恭喜发财”,那是被认为属于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专利;拱拱手,作作揖也是很危险的动作,一般人是不敢轻易冒险的,现在回头看,实在不可思议。

  过去,从年初一开始,总要拉上一帮朋友拜年拜上好几天,从亲戚到长辈到朋友。不知从何时起,重要的拜年活动却在年前,上下级之间,单位部门之间,商家客户之间,都拜上了早年。从年初一开始的传统拜年却显得有些轻描淡写,甚至到了初一就没什么事情,开始睡大觉拉。看得出,传统拜年比较注重情意,感情朴实,现在拜年更看重利益,重在实用。

  以往拜年,大都空手来去,心中却装着一片情意,又不知从何时起,讲究拎一点小东西。记得最早流行的是糕点,平时不常吃的蛋糕、奶粉,拎在手上,也还有那么几分大气。这几年,又流行保健品,烟酒,表面上是隆重了很多,心里却已经没有了拜年的感觉。

  江西传统上是个很平民化的地方,邻里之间犹如一家,拜年更是真情一片。如今高楼大厦越来越多,邻里们往来却越来越少,拜年也便省掉了。现在尽管流行电话,网络拜年,千里之外一线牵,远的近了,可近的却远了。

  拜年渐新渐远

  对江西人来说,春节期间给亲朋好友拜年送祝福是必不可少的。拜年不仅是辞旧迎新的传统习俗,也是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方式。近日记者在采访时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拜年的习俗也在不断增添着新的内容和形式。

  提起登门拜年的老习俗,刚从单位退休的王大爷感慨地说:“以前老百姓对春节拜年的重视远非现在的人所能及。那时初一一大早晚辈们就要带上礼物,亲自到长辈家中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之后人们会到亲朋好友家中互相恭贺新年。但是现在这些礼数已不再重要了,大家都是打个电话互致问候,感情上淡了不少。”

  许多老年人都认同王大爷的看法。他们认为,由于地理位置相距太远,时间、精力有限,到亲朋好友家中登门拜年确实很难坚持下去。但他们表示,虽然形式不一样,但大家在新年互相恭贺新春,互致美好祝愿的习俗是不会变的。

  拜年了,手机短信依然此起彼伏。但如今不少人都是以极快的速度把它们删除。程小姐说,从圣诞节开始,她接短信和删短信一样快,已经麻木了,到了过年,手机肯定是要爆满。她说,手机短信很难引起兴奋,多是匆匆看看“落款”名字后便删除,回信息也是个麻烦,要想出几十上百条不同的信息,真是要绞尽脑汁。某事业单位的康先生说,亲自打电话贺年,更能表达诚意与尊重,亲情沟通更充分,又比串门省下一大堆繁杂礼节。

  大多数市民认为,用电话拜年不仅节约时间,也可以把新年的祝福传达给朋友。年轻人则感到,短信这种情感功能是声音所不可替代的,短信拜年有助于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而且更诙谐幽默。

  据了解,今年春节,一些市民开始通过网络视频给远在他乡的亲人、朋友拜年,彼此送出新春的祝福。网络视频拜年已渐渐成为拜年的新时尚。在机关工作的吴先生对记者说,去年他们家就装上了宽带,在儿子的指导下,他们去年通过网络视频给远在北京的亲戚送上新年的祝福,效果十分好。他认为,网络视频的通话质量与固定电话一样,而且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对方的表情,而且不管聊多久都只收正常的上网费用,只要大家相约都可以在网上见面,十分方便。

  一些初次尝试视频拜年的市民也表示,以前春节到亲戚朋友家里去向他们拜年,一天也走不了多少家,不仅辛苦,还有可能因为喝酒伤了身体。现在网络拜年方便多了,坐在家中也可以轻轻松松拜大年。

  捍卫拜年文化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野兽叫“年”,在每年头一天它就出来觅食伤人。后来人们发现“年”惧怕强烈刺激的响声和红颜色,便在门上挂上“红符”,并且燃烧青竹爆出“噼呖啪啦”的响声,果然,“年”被吓跑了。于是,人们在初一大清早起来后就拱着手相报平安喜庆吉祥,这就是原始的拜年方式。

  拜年的本来面目应当是温馨的绿色的。这也是炎黄子孙特有的祈福方式,是闻名全世界的东方年文化。但时代变迁,拜年文化亦已面目全非。一贯言辞大胆犀利的台湾学者李敖就曾著文写到:

  中国古代那么辛苦,那么做官的怎么办呢?到了腊月二十号,大家集合在一起,把这个官印拿出来,供在香案上面,供在台子上面,烧了香大家磕头,对这个官印磕头,然后把这个官印封起来,封起来干什么啊?封到第二年的一月十九号,正月十九号再开印,为什么?不办公了,我们要放年假了。那出了事情怎么办呢?要看什么事情,基本上做官的这一年会休息。

  休息也不是这么好休息的,要拜年啊,拜年等于也是联络感情啊,你小子做官怎么拜年呢?不像我们拜年,是初一初二初三拜年,不对的,做官的是大年三十,就是今天晚上去拜年,今天下午去拜年,为什么?第二天大家都关门了,都不接受拜年的。所以今天我们了解的拜年习惯跟以前不一样,今天我们拜年是初一初二初三去拜年,不对的,在清朝的规矩,做官的是三十下午晚上拜年。

  拜年怎么拜呢?不亲自去拜哦,坐个轿子,轿子里面放两个靴子,就做官的靴子,皮的?当然不是皮鞋。靴子,露出来一看,有人在里面,事实上这个大官本人不拜年的,那么谁穿这个靴子呢?两种,一种是空的靴子,空的靴子呢,就是由这个抬轿的人递名片,递贺年片去贺,一个呢里面坐了个人,什么人呢?绝对不是别人,而是这个大官的亲戚,代表他给你拜年。

  ……

  这种变了质的,变了味的拜年,在今天又何尝不是随处演绎着呢?

  编辑感言

  尽管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拜年这传统古朴的民风习俗都一直在中国大地上流传演绎,一代一代的人承先继后薪火相传。在洋溢着春节喜庆的气氛里,带着好心情带着笑容,向亲戚朋友同事祝贺新年快乐、大吉大利,对身份不同的人说各种各样的拜年语:祝商人生意兴旺财源广进,祝农夫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祝公务员步步高升……

  在我的记忆里有一个关于拜年的故事,套现在年轻人的话来说就是——“老土”,但是这个“老土”的故事却让我感触颇深。河南宜阳县有一个40多岁的妇女高秀花,家庭困难时期接受国家救济补助,身患大病,也是政府出钱送她住医院治疗。后来她家的日子好过了,逐渐富裕了,她想的头一件事就是——给党拜年。春节,她从乡下跑了30多里路到县里政府,面对接待她的人,从衣袋里掏出一个大红纸包,双手捧着激动地说:“俺给党来拜年了,钱虽然不多……”当接待人给她讲清楚政策,再三让她“把心留下,把钱带回”的时候,她拗不过只好连声说:“俺用这钱买几头猪娃,喂肥了送给党……”这个“傻大嫂”给党拜年的故事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可是她的“傻”依旧令我觉得可笑之余感到一些可爱和温暖。

  而在商品经济社会的官场,拜年被某些人所异化和污染,成为贪污受贿的良机。一段时间,一些官员在春节的光临,仿佛成了相关部门都感到害怕的那个野兽——“年”。如今反腐倡廉深入展开,政府大鸣大放肃清腐败,目的就是减少腐败,呼唤那种淳朴真诚的拜年。我想,在这样的祝福底下,整个社会必将“好运连连”。

  观点

  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如今却没有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来得热闹,于是,中国一些学者们开始了他们的忧患行动——甚至,国内一些学者还发出了《保卫春节宣言》!自然,有忧患的,就有不忧患的,不忧患的就觉得保卫春节是杞人忧天的。其实春节真正的危机在于因为承载了太多的内容,而变得非常沉重,改变陋习,创新生活,或许,这才是关键。

  千言万语都要保卫春节

  -文/商报记者 夏敏综合

  现状:春节之累 背负了太多让人很疲倦

  其实春节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现在的问题是春节和其他传统节日,如何才能回归他们本来的意义,那是让人快乐、让人彻底轻松娱乐的感觉。洋节的冲击恐怕就在于此,当专家们发现人们在过洋节时,快乐的程度竟然高过传统的节日。因此,这样一个问题也确实值得人严肃对待。

  “年关恐惧症”

  春节即将到来,本应是件喜事,但有些人的心理负担却越来越重

  一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因对自己生活状态不满、感叹光阴虚度而陷入强烈挫败感,难以自拔,形成心理恐慌;

  二是恐惧春运恐惧回家,这类患者多是有旅途精神综合征病史的,大部分因春运拥挤,长时间乘坐飞机、火车、轮船而产生严重的精神障碍,甚至会失控而做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来,特别是春节临近时,他们就会产生无比的恐惧;

  三是人情债逼出抑郁症,一些患者对人情债认识不正确,把这作为强加给自己的负担,压力过大就容易导致精神紧张,甚至诱发心理疾病。

  “过年其实很多无奈”

  无奈1 攀比

  “男人多比较事业成就等,女人要比老公是做什么的”。

  无奈2 应酬

  本想春节好好休息一下,但每年这个想法都落空,招待上级领导要参加,各部门的聚会要参加,朋友同学的聚会还要参加,各种关系单位、往来客户的应酬就更不能少…

  无奈3 拜年

  “想着今天到谁家去拜年,事先联系好时间…买什么礼物都要想周到了,很累。”

  无奈4 春节变得越来越沉重

  记忆太多,礼节太多,也就使春节变得神圣,变得沉重,变得不受人欢迎,这恰恰是春节给人感觉很麻烦的地方,亲戚是要

  走走的,领导不能不去看看,有时候过节简直是受罪。

  反思:外敌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在价值缺失

  传统节日的问题在哪里

  1、立法能否解救春节?

  立法或放假是否振兴传统节日的惟一途径,很值得探究。明摆的事实是,古代社会里的节日都没有假期,更谈不上立法强调,而照样搞得红红火火。

  2、现代化会抑制传统?

  日本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它的文化传统就同样得到了继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节日所以日渐式微,归根到底是内涵方面的重视不够,“吃老本”,就传统而传统,内涵没有得到提升,或者只是偏重于形式上的张扬。

  3、春节似乎少了一份轻松?

  春节好像是一件比较严肃的事,是一份责任,代表着亲情,还有很多礼节。与洋节相比,似乎少了一份轻松,少了一份娱乐,少了一些友情和爱情。这样一来,年轻人不太喜欢,恐怕也是有些道理。

  我们拿什么来“保卫”春节

  1、“创新的毁坏”

  很有必要有些创新。

  我们需要用“创新的毁坏”来改变,嫁接一些洋节好的东西,改掉一些传统节日的陋习,或许,这才是关键所在。

  2、保卫还是创新这是个问题 韩国江陵市市长在申报“端午祭”为世界文化遗产时也如是说:“如同人有家乡,文化来源于民俗;正如家乡有情,民俗这一多样性的根源,必须受到尊重。”

  韩国在某些方面是个好老师,他们深知“最地区性的才是最全球性的”。但愿,我们不会只有等到经济足够强大的那天,才懂得回头来寻找那些民族自身“最好的东西”,千万不要“礼失求诸野”。

  忧思:春节也需要“保卫”?

  圣诞节、元旦已经过完,春节又将接踵而至。一些学者们也开始了他们一年一度的忧患行动——河南民俗学家高有鹏教授甚至发出了一个《保卫春节宣言》。他认为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非物质遗产”,在今天“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下,应注重对它的“保护”。

  正方

  保卫春节是保卫传统文化

  1、应该“保卫”好我们的传统节日,决不让它在“洋节”的围攻中丢失魅力

  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都有着中华文明的根系。我们应该“保卫”好我们的传统节日,决不让它在“洋节”的围攻中丢失魅力。这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捍卫,也是对我们民族自身的尊重。对待“洋节”,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但我们首先必须守住本民族文化的底色。——我国著名民俗学家、河南大学教授高有鹏

  2、春节魅力不衰应该保卫

  这些年来,起源于西方的不少节日似乎获得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但由此断言,包括春节在内的中国传统节日已经失色,却有失轻率。事实上,每年清明节,政府都要为扫墓的人们专门安排公共交通工具;中秋节的豪华月饼包装,也引来了政府部门的关注;至于春节,即将到来的春运大潮,就是春节魅力不衰最真实的写照。——《南方都市报》

  3、保卫春节,捍卫民族文化的独立性

  不难想象,春节式微会在无数中国人心底掀起怎样强烈的空洞感。没有“年味”的春节,也就没有了文化味,没有了相应的传统文化特质与民族精神内容了。

  如今在世界各地,为什么会有无数的人在收藏老器物?就是因为这些老器物、老手工、老游戏是往昔岁月的一种道具,一种符号,它本身包涵的文化元素,可以滋养人们的心灵,使人们在怀旧中体味到一些审美价值,体味到一定的人生意义。如果我们真的任由“年味”淡了,甚至“年味”没了,我们的子孙们将来还能有什么样的关于传统春节的文化习俗的怀旧内容呢?保卫春节,不是空洞的呼喊,不是一种矫情的做作。——《潇湘晨报》

  反方

  春节不需要“保卫”

  1、春节还没有沦落到需要被保护的地步

  你看看飞机、火车和汽车上回家过年的人,这简直是世界上最强势的一道风景,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节日,是这样使人们牵肠挂肚呢?圣诞节固然可以使街头热闹,但春节就有本事让万人空巷,连商人都不做生意了,因为他们要回家过年。如果这样的节日还要保卫,还有什么节日不需要保卫?——《当代生活报》

  2、“保卫”春节是无的放矢

  一样事物,只有当它濒临灭亡或者受到致命伤害,并且业已丧失起码的自我保护能力时,才需要外力的保护乃至保卫。而春节具备这样一个基本的逻辑前提吗?在我看来,显然不具备,高有鹏的挽歌是无的放矢。——《青年报》

  3、春节应适当降温

  我以为,春节不但不需要保卫,还应该适当降温。首先,还春节纯民间性质,官方最好不要在春节前后搞各种程式化和形式化的活动,让百姓自由自在、轻轻松松地过一个纯粹的农历新年。其次,民间也要移风易俗,借鉴一点洋节的过法,别一天到晚在家里大吃大喝,熬更守夜地“砌长城”。

  ——《法制晚报》

  4、要保护的应该是优秀民俗,而不是变味的节日

  专家们疾呼“保护、抢救”传统节日,但我们的很多传统节日都走了味。我们要保护的,应该是那些节日的原汁原味,是那些日益消失的优秀民俗,而不是一味地保护一个已经有些变味的节日。如果说春节需要拯救,那么,它首先就应该被还原为一个纯粹的传统节日。

  ——《现代快报》

  5、没必要上升到保卫谁限制谁的地步

  大家过节只是为自己找一个一起快乐的理由,我们在家传统春节也过,洋节也过,不论过什么节日,只不过是寻找一个使自己快乐的方式。相比较而言,传统节日比较呆板,没有洋节新奇有趣,年轻人喜欢洋节可以理解。——一网友

  调查:你的年过得累吗?

  ●每年的元旦、春节,你必做的事是什么?

  ·回家看父母 54.46%

  ·给亲戚朋友采购礼物 3.80%

  ·拜会老师或者领导 1.12%

  ·和朋友们聚会 5.63%

  ·除夕熬夜 7.10%

  ·串亲戚 8.77%

  ·出去旅游 1.27%

  ·写作业或者加班 6.34%

  ·没什么必须做的事情 11.51%

  ●过年时,你最想做什么?

  ·在家补觉 9.45%

  ·和父母聊聊天 28.18%

  ·出去旅游 9.80%

  ·和好朋友见个面聊聊天 22.69%

  ·在家待着,哪儿都不去 20.53%

  ·去亲戚家串门挣压岁钱 1.95%

  ·放炮 4.62%

  ·吃点好的 2.77%

  ●节日期间,哪些事是你不情愿做的?

  ·赶着春运高峰挤车回家 27.70%

  ·必须到每个亲戚家都串串门 18.33%

  ·到领导家去送礼 23.84%

  ·除夕熬夜 1.29%

  ·陪亲戚朋友玩牌或者打

麻将 4.43%

  ·到谁家吃饭都要喝酒 6.28%

  ·见个小孩就要给压岁钱 4.89%

  ·干什么都高兴,没什么不情愿的 13.23%

  ●您觉得过年是:

  ·一个让人放松的假期 14.96%

  ·一个全中国人的仪式 19.20%

  ·传统文化的象征 43.41%

  ·一个很辛苦的节日 11.29%

  ·穷人过不起的节日 11.13%

  ●节日期间最担心的是什么?

  ·花钱太多 22.86%

  ·应酬太多 12.58%

  ·挤车的人太多 14.21%

  ·路上的安全 6.06%

  ·车票、蔬菜,什么东西都涨价 8.96%

  ·烟花爆竹不安全 3.62%

  ·要见的亲戚朋友太多 8.20%

  ·没什么好担心的 23.52%

  编者感言

  快乐和幸福是生活的最终目的,而不在于是通过传统的还是外来的手段。从多元的方面解读,洋节和传统节日承载着人们对幸福的不同追求,满足了不同的生活期待。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强调传统的回归。因为正是在这样一个多元的世界,如何找到我们自己,找到属于我们的内在的幸福真谛,也许就在传统面对冲击的反思中发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