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春运紧张凸显廉价运输供给不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01:44 新京报 | |||||||||
春节前后,因为各种返乡的人群使铁路不堪重负,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了,但直到今天,仍然没有丝毫的变化和缓解。解释这个现象,往往习惯以中国人多为理由,人多无疑是产生春运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交通建设投资倾向高速公路,而满足普通人群的铁路客运发展速度缓慢,造成廉价运输供给不足,则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2004年,全国在高速公路上的投资为3600亿。而在铁路方面的投资为600亿,2005年
虽然普通群众对铁路的需求量巨大,但并没有带来投资量的增加,各级政府都热衷于建设高速公路,为什么,存在快速运输的需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不能回避的是:高速公路可以带来高额而稳定的回报。相比之下,铁路的收益就少很多,而且铁路客运几乎是亏本运营,投资的热情自然不高,我国现有铁路运营里程7.2万公里,但三分之二是在1978年以前建设时,改革开放以后,建设速度明显下降,国家对铁路投资从占国民生产总值2%下降到1%,而对铁路运输的需求则快速增长,缺口在增加。而且即使铁路投资,五星级列车、高速列车等发展的热度也明显高于普通列车,普通列车则满足于勉强维持,不出大的安全事故就行了。到了春运,高度重视一个月,并且可以乘机提价增加收入。 忽视普通人基本的运输需求,用公帑发展回报丰厚的高价运输方式。这种投资行为,与近日被卫生部禁止的不顾社会需求而发展豪华医院、购买先进设备,强迫患者高额治疗行为,其实质是一样的。和一些地方建设一两座五星级公共厕所或重点学校,却不多建几座实用的普通厕所和普通学校,本质也是一样的,违背了以人为本的要求。反映出交通公共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不是更多提供公共产品服务满足普通需求,而是更多地服务于部门、地方的经济利益。 □陈东立(北京公务员) 相关专题:2006年春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