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年春节感受调查:疲于应酬的人们患上心理疾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5日14:30 法制早报 | |||||||||
本报记者(张有义)春节到来,关于春节的记忆和感受,让人们遐想无限。父母们企盼儿女的归来,儿女们盼望早日回到温暖的家;明星们回忆起快乐的童年春节;疲于应酬的人们却患上了心理疾病。 这些感受一方面说明中国人对春节这个特殊节日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从某种角度上讲,现在的春节有点“变味儿”。
无论如何,春节是会给我们带来希望的。用希望结束一年的沉重吧,在快乐中对待你的“沉重”,将压抑放归大自然。 第一组 关怀·老人 春节了空巢家庭老人更寂寞 春节前后,老人们望眼欲穿,等待着儿女们的到来,他们或坐在村口,或站在胡同口,看上去是在和老邻居们聊天,其实从他们漫不经心的样子上,谁都知道,他们是想看到儿女们熟悉的身影。 寒风撩起枯叶,看着别人家的儿女纷至沓来,有位老人转身低头,掉下浑浊的眼泪。这位老人是谁?他会不会是自己的父母呢? 也许在这个狗年的春节,很多父母只能抚着廖以解闷儿的爱犬安慰自己:他们忙啊!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最近10年来我国空巢家庭一直呈上升之势。1993年,我国空巢家庭在有老人的家庭中所占的比例只有16.7%,而2004年上升到25.8%。在一些大城市,空巢家庭问题更为突出。2004年,北京市空巢家庭的比例为34%,上海市为34.8%,广州市为30%,天津市为36.5%。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单身独居老人在老年人口中的比例,由1999年的3.8%上升到2004年的11%,即增加了两倍。另据有关部门对天津、杭州、无锡三城市60岁以上老人抽样调查表明:10.9%的老人生活在单身家庭里,29.1%的老人生活在夫妇二人家庭里,即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人已占老人总数40%以上。 今年春节,据记者抽样调查显示,在北京地区仍有将近10%的老人在寂寞中度过。 “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还记得1998年的那台春节晚会吗?一首平常得像聊天一样的歌曲却在那晚会之后广为传唱。歌手陈红动情地回忆道,有位老人拉着她的手说这首歌唱出了他们的心声。的确,在这个老年人日益增多的社会里,“常回家看看”——尤其是在春节——正是老人们发出的最强烈的呼唤。 小建议一:给父母洗次脚 记得有个教案,日本一家公司招聘时有道试题就是为母亲洗脚。看一看母亲走过人生漫漫路的那双脚,对未来的旅途肯定是大有裨益的。游子回老家,倒一盆热水,给父母洗一次脚,其实也花不了多少时间,但对老人、对自己、对自己的晚辈也许是有着很微妙的作用。 在被调查者中,92%的人同意这项建议。 小建议二:带上父母去旅游 一年过去了,在春节这个特殊时刻,带上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出门旅游,为他们换换环境、换换空气,也是不错的孝心。被调查者中,83%的人同意这项建议。 小建议三:给父母补婚纱照 父母结婚的那个年代,婚纱照不流行,即使有,父母也舍不得花钱。被调查者中,91%的人认为这是一项不错的建议。 第二组 回忆·明星 众明星回忆童年春节压岁钱 压岁钱是每一个人对儿时春节的美好回忆。关于压岁钱的回忆是五花八门的,明星们有着怎样的经历呢? 郭富城:全都拿来打麻将 郭富城说起小时候的压岁钱:“其实我都用它来打麻将了。因为每年过年,全家人都会聚在一起,没事就一齐打麻将。我把压岁钱都拿出来,结果越赢越多,因为我的运气很好,每次都是我赢。” 伊能静:把盼望已久的小说买回来 伊能静说:“我小时候生长在单亲家庭,家里的经济状况一直不是很好,所以如果一有亲戚给我压岁钱,我都会把它积攒起来,一直存很久,才拿去买一些自己心里一直盼望的东西,比如已想了很久的小说,每次经过书店都想买下来,可因为价钱太贵一直舍不得,这个时候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去买下来。” 郑伊健:做个详细花费计划 郑伊健对压岁钱的支配可谓很精彩:“我一般会将压岁钱的运用做一个详细的小计划,比如我有500块的压岁钱,我会去花200块钱逛花市,买一些鲜花,这样可以为新的一年带来好运,另外200元钱我可以和朋友一起去吃饭,还剩1 00元钱我就全拿去玩游戏,毕竟电子游戏是我的最爱嘛!” 成龙:买张戏票看贺岁片 成龙大哥一向很节俭的,原来大哥还在做武师的时候,有一年农历新年,他把做武师的薪水拿去赌,结果输得精光,要挨饿过新年,因此大哥此后发誓不能在新年浪费金钱。不说不知道,原来大哥每年新年,拿到的压岁钱都会花其中的一部分去买张戏票看贺岁片,其余的大部分则全部存起来,相当节省,也难怪成龙大哥现在在影圈发展,原来从小就对电影着迷。 张学友:拿到红包很开心 张学友说自己小时候并不在乎红包的“数量”,而是很在乎它的独特意义,拿到的红包总是好好地珍藏起来,这样就会很开心、很满足。 第三组 难受·应酬 四类人一到年底就慌 在对就诊患者的采访中,记者发现,由于从事职业和身份、年龄的不同,人们害怕、厌恶过年的理由不尽相同,有四类病人典型地表现出“年关心理恐慌症”的主要病征。 第一类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在某院心理科,前来就医的刘先生告诉记者,过了春节他就30岁了,虽年轻却已是一家外企的行政部副经理,又有一个正在读研的女友,平时颇令人羡慕。去年春节他就给自己定好了年度“规划”,要在而立之前年收入过10万元,在公司升职一级,与相爱多年的女友结婚……一年就要过去了,不但升职和加薪无望,连即将毕业的女友也要出国,感情路上亮起了 “红灯”。刘先生陷入了强烈的挫败感中,终日长吁短叹。在朋友的劝告下,他走进了医院心理科就诊。 对此,有心理学专家指出,这类病人多数在生活、事业上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并不满足现有的状态,希望短时间内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一旦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太大,就很容易心态失衡,产生挫败感。这种挫败感会因新年到来显得尤为强烈。 第二类恐惧春运恐惧回家 一名20多岁的小伙子看上去身强体壮,却一直愁眉深锁。他告诉记者,自己来北京打工已经4年了,去年他妈妈生病了,他就趁过年回河南。谁知路上因为连续坐了30多个小时火车,极度疲劳的阿强产生了幻觉,嘴里嚷着“有人要害我” !就要往火车下跳。幸亏乘警及时发现,一把抓住了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今年,由于妈妈病重,阿强又不得不在春运时回家。但想到去年那可怕的一幕,他十分担心旧事重演。 在很多医院的精神科,都有害怕春运回家而心理恐慌的病人。专家认为,这类病人多是有旅游精神综合症病史的患者,这些病人大部分因春运拥挤,长时间乘坐飞机、火车、轮船而产生严重的精神障碍,甚至会失控而跳车、跳船等。每到年底春节临近时,他们就会产生无比的恐惧。 第三类想起应酬坐卧难安 北京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已到中年的他在望京附近开了一家广告公司,因为平时为工作忙得团团转,他很想利用春节假期彻底放松。但连续几年春节,他都难得半天的清闲,不是请客户吃饭,就是供货商请他吃饭。折腾了几天,好容易应酬都完了,春节假期也结束了,“七天不但没休息成一天,反而比平时上班更累,应酬喝酒都让人吃得恶心了!”张先生临到春节就觉得坐卧难安,整天愁眉不展,精神委靡。 第四类人情债逼出抑郁症 去年刚刚大学毕业的何小姐向记者谈起了她的烦恼。她说自己刚在北京找了份工作,干了半年,春节打算回湖南,但由于家里人丁兴旺,给小孩的压岁钱及送长辈的礼物算下来得准备两三千元,但她自己工资也只够日常开销,不出这钱回家拉不下面子。越想越发愁,刘小姐整天闷闷不乐,夜夜失眠,终于走进了医院,医生诊断她已有轻度抑郁症的迹象。 同在候诊室的汪先生听到刘小姐的诉苦,立刻接过话茬:“可不是吗?我在广州工作了大半年,平时消费就高,春节回家给家人带的东西几乎花了我两个月的薪水,不带还不行,愁得真不知如何是好,有时想想真不愿过年!” 相关专题:2006年春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