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6年春节专题 > 正文

保卫春节首先要经营春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5日09:40 新华网

  新华网银川2月4日专电(记者何丰伦、孟昭丽、何云江)岁末年初,随着民俗学家和大众传媒对“保卫春节”一浪高过一浪的呐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春节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传承的重要性。然而,不少接受记者采访的人士认为:单纯“保卫”必定势单力薄,在“经营”中“保卫”才能使春节更像春节。

  “保卫”声浪日益高涨

  在互联网上打出“保卫春节”的字样,能够搜索到数千条与这一关键词有关的网页;通过专用搜索引擎,能搜索到上万条与春节相关的各类新闻。作为数千年传统文化重要象征符号的春节,在全球化、现代文明浪潮袭击下的式微,引起国人高度关注。

  最早提出“保卫春节”概念的是河南大学教授、著名民俗学家高有鹏。他大声疾呼“我们还会过年吗?”,强调春节作为中国

传统文化的代表,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非物质遗产”,在全球化、现代化新的文化语境下,更应注重对它的“保护”。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广西儒学会副会长钱宗范对此表示赞成。他认为,年是中华民族对丰收的纪念,是民族情感和生活的特殊标志。春节作为希望的象征,是整顿一年情绪、向美好未来重新出发的最佳时机。钱宗范说:“吃年夜饭前的‘祭灶’、晚辈向长辈拜年的鞠躬或磕头、窗外周天寒彻却狂飞劲舞的鲜艳红灯笼、墙上活灵活现的年画,以及每家门前五颜六色的挂旗,都构成了对传统民俗的显影和致礼。”

  不少学者表示,应该强化春节中的“亲情”意识,强调尊老爱幼,树立民族精神,做到情感与精神的完全回归。

  “传统”的市场潜力巨大

  相对于学者们“保卫”呼声日益高涨,富有经济头脑的企业家们看到的则是传统文化背后孕育的巨大市场。

  “窗花年画、门神春联、舞龙舞狮、秧歌锣鼓、元宵灯谜……这些都是极富民族气息的“传统”市场,我们的考察和研究表明,这一市场潜力非常巨大,随着中国人从大众化的春节走向个性化、家族式的春节,能够带来上千亿元的收入。”经济信息分析专家张枚畅说。

  张枚畅隶属于新加坡著名的华美雅咨询公司,早在15年前,公司创立不久就开始关注现代化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冲击,并试图从“冲击-回应”角度来寻找潜在的巨大商机。如今,公司在新加坡、

马来西亚、印尼等海外华人社区开辟的春节市场,每年都能带来可观的收入。

  张枚畅这样评价中国春节氛围式微、洋节行市见涨的现状:“吃穿住行只是现代文明带来的物质满足感,而内心的满足感只有在亲情中才能感受到。商家目前还只挖掘了浅层次的消费市场,对于消费者个性化心理的需求尚未来得及深入研究。”

   DIY慢生活重拾春节温馨

  记者在贵州、广西、宁夏等地采访时发现,不少商家开始着手挖掘市场中的深层次消费方式。贵阳一家服务公司就推出了包括腊月二十四扫除、二十四剪纸贴窗花、年夜饭、春节赠礼在内的“春节套餐”服务,这一服务吸引不少消费者。桂林近郊也推出全家学习制作传统年画的服务。

  贵阳明日服务公司负责人郑海蓉告诉记者,快节奏的生活忽视了春节本身应该具有的深刻内涵,公司推出服务的宗旨在于推动年轻人像老年人一样“参与春节”,参与老年人熟悉的剪纸贴窗花,撰写春联,制作灯谜等一系列活动,都是老年人耳熟能详,年轻人颇为新鲜的活动。

  郑海蓉所在公司的统计表明:剪纸、插花、包粽子、蒸年糕、做风筝、制灯谜……让大批消费者络绎不绝,80%的顾客表示,这样的春节服务很有意义,希望明年还能提供这样的服务。

  广西民族学院学者郑维宽用“自己动手”来概括这种度过春节的方式。他说:“快乐感与赚钱多少并不成正比,快乐感来自于对自己喜欢事物的投入程度,经营春节的实质在于营造一种家族和家庭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氛围。年轻人的积极主动,长辈老成持重,孩子的活泼好动……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家庭成员间感情沟通。”(完)

  相关专题:2006年春节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