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环球》杂志:让我们一起Party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6日11:01 《环球》杂志

  《环球》杂志记者/王洁明

  必须承认,尽管也时不时地参加一些Party(社交聚会),但在2003年去欧洲前,邵剑并没有深刻体会到Party文化对西方人的重要性、普遍性和日常性。

  回国后不久,邵剑收到一个从法国回来朋友的私人Party邀请。这是他回国后第一个受
邀参加的私人Party,因为有了国外的经历对比,觉得很有些意思。

  自我介绍和握手

  芳芳是曾常驻国外的记者,客人也几乎全是传媒圈的,二三十人把她家不到50平米的一居室挤得满满。这些人中既有相识很久的,也有从未谋面的。邵剑入门时放眼望去,只认识两三人。

  这个场面是邵剑所熟悉的。桌子上放着一些酒。有红酒,也有伏特加,还有自调的鸡尾酒以及一些无酒精饮料,有一些小点心和巧克力。几乎所有人都站着,端着酒杯三三两两地在说话,或者流动着找人聊天。那些穿着光鲜的几乎都是芳芳那些在时尚媒体做主编的朋友,一看就是Party老手。

  邵剑还是比较“专业”地带了一盒瑞典巧克力去。参加欧洲的私人Party,每个人一般都需要带点小礼物:巧克力、糖果、鲜花、酒……总之,别空手去,也别带太贵重的东西——这次聚会,空手去的人大多还是不习惯这套游戏规则。

  然而,邵剑还是得叙述当晚的尴尬。这个尴尬其实是回国后在一些公共Party上也经常发生的,那就是同去的人多半没有“自我介绍和握手”的习惯。

  在西方,任何社交场所,只要见到生人,无论男女都会很礼貌地伸出手,做自我介绍。说一下自己的名字,然后互相轻轻握一下手,就算是认识了(当然,名字是否记得,是另一回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学英语口语中,会有那么多和“Introduce(介绍)”有关的句式。

  尴尬就在于,邵剑已经养成了这个习惯,但当目视对方眼睛,微笑着试图伸手时,没有一个人会有伸出手的意识。通常,对方还会宛如看到了什么不该看的东西,很快地避开邵剑“热情的双眼”,于是,下一句“你好,我叫XXX”自然也说不出来。

  这大概是中国式聚会上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如果别人不介绍,中国人是很少会主动和其他客人打招呼的。于是,相识的人会聚在一起,认识人少甚至没有朋友的人会很无趣地呆在某个角落,并且通常成为最早离去的人。

  在芳芳回国前,也是从法国回来的一个摄影师朋友同样搞了个Party。有人反映:他好像是把只见过一次面的人都叫来了,挺怪异的!

  显然,说这话的人必定对西方的无目的性的、不以熟圈为主的、纯社交Party还不适应。

  中国的Party文化

  如果从“Party业内人”的眼光来看,芳芳的私人Party非常不错。第一,参加的人都是资深传媒人士,一些时尚媒体主编的加入更给Party加了不少“时尚味”;第二,主人是从法国回来,酒很不错,还有一位客人带来了一些非常昂贵的巧克力;第三,Party的后半截,来了一位会说中文的法国外交官——按中国的习惯,老外是“高档”Party不可缺少的点缀。

  之所以用了“Party业内人”这个词,是因为现在中国有专门的Party策划人,也有一大群人每周都在赶不同的Party,俗称“Party Anima l(派对动物)”。对于精通Party的人来说,主题、参加者、服饰、老外与名人、酒品是评判一个Party档次最重要的指标。

  中国人的Party文化古已有之,只是那样的聚会大多是同一阶层间有功利目的的一种社交。很久以来,这种社交方式也还基本都只限于吃饭。90年代后开始多了饭后的卡拉OK。而西方人的Party社交方式,长期以来仅仅停留在影视作品中供我们欣赏和羡慕。

  渐渐的,我们也有了。

  北京、上海、广州,还有众多有着酒吧文化的城市雨后春笋般地诞生了Party文化。各类酒吧和俱乐部都在组织各种主题的Party。但私人Party的兴起才算是真正吸取了西方人Party文化的精髓。

  然而,究竟有多少人习惯西式Party依旧是个问号。

  除了先前谈过的“介绍”问题,很重要的一点是站立和食品问题。Party在现在的中国是一种时尚,受到邀请的人都会很欣喜,至少,这证明自己在被某个时尚群体接受。但西式Party很重要的一点是其纯社交和休闲性,即没有功利目的。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扎身于一堆陌生人当中,站老半天,谈一些和自己完全无关的政治或风月话题是件很无趣的事。很多外国驻华使馆还总在饭点办酒会,饿着肚子的中国人只能盯着偶尔路过的一些小点心狠吃一把。这样的聚会,在很多中国人看来,除了表面的时尚外,并没有多大意思。

  所以,中国驻外使馆在国外办的招待会中,为了不让中国客人无趣,永远是“吃”字当头。数百人排队吃自助餐,很是热闹。没有“外交”任务也不爱社交的华侨,一律坐在角落闷头吃饭;尴尬的是老外,盛满菜的盘子代替了香槟,还得很斯文地和人交谈。

  而在国外,一个好的Party最重要的就是有趣的人和有趣的谈话。参加者最好层次相仿、年龄类似、兴趣接近。这样就会产生很多有趣的谈话。西方的私人Party,个人兴趣的话题会远多于商务话题。

  邵剑第一次在斯德哥尔摩参加私人Party,入门后邀请者就说,来的都是医生、银行业人士、律师以及商学院的毕业生。必须说明一点的是,邀请者并非主人——主人不认识他。

  刚去时邵剑还是有些拘谨,以为除自己外别人都是熟人,当后来发现很多人互相也不熟悉时,便开始主动“社交”了。不过,那天晚上,他大部分时间是在和一名年轻的外科医生探讨烹饪艺术。

  中国人的聚会情况就很不一样。中国人下班了也在上班,见陌生人总会选择从工作谈起,最后很容易演变成互相交换名片、探讨合作的可能。对于无法从实质上领悟西式Party的人来说,还会把Party搬到迪厅。请一大堆人,说两三句话,最后大家就是在闹腾的音乐中跳舞。这在实际上是卡拉OK唱歌社交的另一种演变。

  Party里的人和事

  Party中,主动出击的人总是受欢迎的,在中国人中,这样的总是少数。邵剑回国后也办了一次新年Party。大部分人互相都是第一次见,但凡一见生人,主动从座位上起立的,都是几个在外企工作或有国外经历的人。Party中有这样的人很容易让气氛活跃,会让Party组织者很放心。

  当然,Party里会交际的女士是最受欢迎的,老词新用就是“交际花”。那些在社交场合里如蝴蝶般穿梭在人群中的漂亮女性永远最受瞩目。

  对Party的渴望,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渴望。这样的人往往更追求生活的变化,所以喜欢在陌生的环境中结交朋友。很多Party由于非功利性会让人更觉得放松。

  我们从不否认西式社交Party中有虚假的一面,但那和中国式吃饭社交中云山雾罩不谈正事是一样的,用不着去苛求真善美。毕竟,它不过是认识陌生人和寻找快乐的一种方式。

  所有的舶来品到中国,都会以中国特有的方式生根发芽。Party文化的兴起是内向的中国人的一次重要转变,但西式Party要完全改造中式聚会还需时日。

  非常希望,假以时日,中国人也会在Party上大方地伸出自己的手说:“你好,我是XXX”。这样,我们的朋友会更多,生活会更精彩。-

  《环球》杂志:下一站社区

  王海涛

  生活在大都市里,很多的人都会怀念过去在大院、弄堂里,与邻居们其乐融融、亲如一家的温馨画面,大家互相串门、一起吃饭,有时也会因为一些公用的地盘发生争执,这样的日子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取而代之的大多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而现在,由于社区功能的日益完善和强大,邻里之间的交流方式越来越多,许多新型社区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人际交往方式。据调查,现在邻里之间打招呼的比例比十年前下降了25.18%,但互助互惠的比例却上升了65.61%。

  业主论坛:虚拟家园

  现在很多楼盘都有自己的网上业主论坛,和公共网络论坛不同的是,社区的论坛更具实用性。

  有很多社区论坛甚至是在楼房还没有开盘之前就已经建立起来了。毕竟花那么多人民币买的房子可不是闹着玩的,谁都想顺顺心心地入住。这时候,论坛里的未来邻居们就可以互通有无,谁发现了问题就会及时提出来,大家群策群力解决。

  入住后,更是可以通过论坛进行团购,互相为房子的装修等出谋划策。在生活中,每家每户都可能遇到一些生活上的困难,通过论坛将苦恼倾诉给其他邻居,也会得到大家热心的帮助。

  “俺的新房在水云间,127平方米,准备装修,哪位朋友给推荐一家装修公司,谢谢!”西区花园的“北方客”在业主论坛上贴出一个求助帖子,从上午10点到晚上7点,有超过70个点击,17位邻居给出建议。

  楼上邻居装修噪音,曾先生想直接找邻居理论,又担心可能会影响邻里关系,于是在论坛上发了个帖:“楼上邻居正在装修,我该怎么办?”楼上新邻居注意到这种文明的提醒,立即道歉,并调整了装修时间。

  社区会馆,把家变大

  如果仅仅局限于社区论坛,邻里之间的关系在大多数人看来或许还不够亲近。不过,现在很多小区的业主已经在利用小区的会馆,并通过物业、业委会来组织一些有意思的公共活动和义务活动,小区因此也形成了一种新的邻里关系。

  海子来到这个城市里三年多了,一个人在某小区租房住,为了事业独自奔波着。工作的压力巨大,又缺少倾诉对象,他慢慢开始走上了有些自闭的道路。

  入秋后,海子在房门上看到一张精巧的纸条,“天凉了,多加衣服——温暖之家志愿者”。就这样,海子第一次走进了“温暖之家”的活动室——其实是小区的会馆,成员是一些业主和海子这样的租房者。社区的一位阿姨随手把海子磨坏了几周的裤脚重新缝好,还特意重新熨烫了一下。

  从那以后,海子经常去温暖之家,和大家聊天,帮小区的孩子辅导功课。有时也与其他志愿者一样,在节日里把问候邮件或是鲜花的形式送给小区里的其他人。下班也有了回家的感觉,不再只和同事们喝酒、K歌来打发时间。

  顺风车:路上的交流

  城市越变越大,有车一族就会便利很多,但毕竟还是少数。吴女士每天都要为孩子早晨上学乘车担心,要带着儿子一大早步行很久到车站乘车。由于大多数小区居民都在此候车,乘车非常挤,母子俩常常因为赶不上车耽误了上学上班时间。小区里还有上千名住户和吴女士有着类似的烦恼。

  正在此时,小区门口出现了一处“友情顺风车站”。大伙儿每天早晨可在此搭便车,驾驶员分文不收。这些“熟悉的陌生人”正是小区内拥有私家车的邻居。“顺风车”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方便,每天和熟悉的邻居开开心心同坐一辆车,给一天的生活都带来了好心情,邻里关系也越来越近。

  而临近春节,小区不少外地业主因为买火车票难,还开设了“春节回家顺风车站”,招募同伴一起回家过年。刘先生1月28号要开车回山东老家,除了家人外,他还要捎上两名邻居。刘先生说:“这一路油耗、路桥费用要300多元,不过我们已经谈好,费用大家均摊。”

  邻居节:对邻居说“你好”

  肖明华阿姨几个月前才搬来,初来乍到,跟周围人不熟悉,很有些落寞。“邻居节”上,她认识了不少邻居,有的还成了好朋友。她的心一下子就踏实了:“万一哪天有事,也找得到人帮忙啊!”

  近年来,全国各地先后有多个城市社区,不约而同办起了“邻居节”,而且一个比一个办得生动活泼,居民也热情高涨。

  从单元楼里防盗门后的互不相干,到第一次试探性的问候;从一次急难时刻的热情相助,到热热闹闹的邻居节;从搭乘顺风车的“汽车文明”,到借助网络平台搭建的“E时代邻里情”,今天的邻里关系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呈现出多样的色彩。

  现在的邻里关系已经由从前的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表面上的寒暄也许少了,但遇到问题的解决方式却科学有效起来。

  新邻里关系实际上是居住条件改变下的一种新的人际关系,条件改变了,人的思维随之而改变,一味强调某种氛围显然有点不合实际。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很深奥的社会哲学。

  有家便有邻居,你当然有权利说邻居对我来说无所谓。然而,当一个社会正在感慨邻里关系的缺失、人际关系的恶化的时候,新邻里关系的萌动,也许就意味着某种变化和希望——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社会的灵魂,被我们淡忘的邻里关系正是这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