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杂志专题 > 正文

《环球》杂志:社交全球化的狂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6日11:01 新华网

  社交全球化的狂欢

  对中国人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社交生活;而在外国人看来,这些本来源自西方的社交活动如今却异常富有中国特色,甚至有点令人困惑。不过没有关系,社交的本意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随着新的中国式社交方式的流行,我们会离陌生人更近,离世界更近。

  《环球》杂志:不如从虚拟开始

  先网上,再网下,网络正在成为中国普通人结识朋友的一大工具。

  郝燕

  每个周末,惠君都会带孩子去跟网友聚会。她们是网上一个妈妈论坛的骨干,从怀孕时在论坛里互相交流心得,到孩子出生后周末一起在公园聚会,算起来大家已经认识4年了。惠君的女儿美美星期六见网友的孩子比见幼儿园同学还要亲,五六个妈妈带着孩子在草地上疯闹的场景,任谁看了都会羡慕。

  可是,惠君并不太记得这些网友的名字,在她手机里,她们叫“心心妈妈”、“豆娘”、“阿同妈”等等,记得为了递东西什么的也留过人家名字,不过称呼起来还是网上的叫法听来更舒服,就像她们也不叫惠君,只叫她“美妈”。

  这样的情况在如今中国的各个城市里并不少见,许多人除了现实身份以外,还拥有一个或几个网络身份。他们有滋有味地交着网络上来的朋友,把虚拟的友谊扩展成了现实的社交。

  网络不再危险

  十年前,要说在网上交朋友,总令人觉得有些危险,记得在一个美国电影里,网友说要见面,让年轻的主人公大为吃惊,因为虚拟的交往似乎就应该是虚拟的,不然就超过了某种界限。

  然而在我们身边,今天的网络社交却有发展成为实际生活的趋势,似乎没有一个别的国家,网络社区有如此蓬勃生动的气象。可以说,中国人的网络社交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网络社交的载体,就是虚拟社区,它们有的叫论坛,有的是贴吧,有的是共享空间。网络社交的发达,首先是因为技术的进步使网络的功能更强大,也让人们上网的心理需求发生了变化。早期人们上网,主要是去看新闻、收发邮件,要不就奔聊天室去,换一个身份,换一个名字,一夜胡扯,第二夜再说。

  聊天室的不确定性,造成了人们上网主要是为寻求刺激。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伪装的愿望,虚拟的网络满足了人们游戏、发泄、隐藏等各种心理需求,是情绪的垃圾箱。聊天室的名声不好,也在于此。

  而现在,论坛等功能性的网络空间,使上网有了很多具体用途:搜索有用的知识,交流生活某方面的心得,买卖东西,共享声音图像资源……虚拟空间的保留也使人在网上有了自己的记录。一个ID就是一个记忆,你的名誉、性格、人际关系都是可以经营的,会留下痕迹。所以现在上网的人对惯用的ID非常爱惜,不会轻易地透露隐私、说脏话,或者干些不大道德的勾当。

  技术的进步使网络空间丰富多元,带来的结果竟然是:虚拟的空间不再虚拟。可见“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是真理;而有社会的地方,就有社交——网络社交的崛起是必然的。

  人以群分

  像惠君那样熟悉网友的爱好习惯、却不记得人家名字的情况,在网络社交中是非常普遍的。因为联结起他们的,本来就是某个特定的爱好或身份。

  亲子论坛的,都是对宝宝非常关注的妈妈爸爸;车友论坛聚集的全是爱车人;而摄影论坛的则开口闭口就是焦点漂移色彩偏差。有人说,现在社会的全民热点越来越少,大家都在各玩各的,那么网络就是能让你迅速地找到你那一群的捷径。

  上世纪50年代以前,我们社会以家庭宗族为细胞,80年代以前以单位为细胞,那么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则是个人逐渐有了自己的地位,可以直接作为一个细胞参与社会生活。一个人自己喜欢什么,似乎从来没有如此被我们自己所珍爱。这种爱好无须有用,未必要受嘉奖赞许,只是属于自己,只需要同类的互相欣赏,不用面对全社会的审视。

  无意间闯进DVD论坛的小萱就颇有代表性,她说:“在我们这种小城市,三十岁有了孩子的女人,就是谈谈家务事。我其实也没那么有空去研究电影,但是对这些话题还是很关心的。在这里可太好了,从来没有那么痛快地跟人聊过电影,一下子好像回到大学时代一样,我简直就是再次恋爱了,一天不来就惦记,睡觉醒了先想的是,我昨天的贴不知道大家都回啥呢?我想只要这个论坛在,我就不会放弃。”

  在这样的论坛上,一部分网友并不见面,只是交流,但更多的网友选择了到网络以下发展自己的爱好。小谭今年交了个女友,是一位博士,女友告诉他,自己每个月都要跟几个“玉米”(即“宇迷”,喜欢李宇春的人)聚会。小谭非常惊讶,但为了女友也参加了几次。他发现,其实参加聚会的不像他原先以为的都是80年代的新人类,出席的清一色全是学历很高的女孩,有的还是公司的骨干,聚会也不是只谈李宇春。小谭坐在桌边,感觉跟参加一个同学会没什么两样。

  几乎所有的网友都会告诉你,这种交往很纯洁。这些在生活中相隔万里,阶层不一的同好们,在论坛里恢复了完全平等的地位,他们的名望都是由泡的时间、发言的档次、对论坛话题的表态等行为累计起来的,他们对自己的地盘有很深感情,每个论坛、空间、贴吧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忌讳、偏好、典故甚至常用语。

  网络是情感桃花源?

  有人不能理解的是:难道只有在网上才能找到朋友?然而对陷入其中的人来说,还真就是这样。

  一个人自由地选择朋友,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人并没有那么多自由,或者说空闲。上世纪70年代上海亭子间挤着的两代人,80年代看着邻居暴富自己被老婆骂的苦恼汉,谁有心情去交网友?谁会通过网络去发展看电影、拍照片、出门吃苦旅游、搜集日本漫画等等“无聊”爱好?

  如今,我们生活压力稍微小了点,虽然还远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那种自由散漫地晃半年还能拿政府补助的程度,但是寻找朋友的欲望,只要有一丝缝隙,有一些余暇,一点空间——哪怕是虚拟的,都会蓬勃生长。网上各种各样的群,就是那些萌芽的草。

  哪些孩子成为同学,是老师分的;哪些人算你的亲戚,是爹妈生的;哪个人当你的老板,不是你说了算的。然而网友,却是你自己选的,你还可以随时消失,甚至不用什么人情往来的人际成本。不能不承认,这确实是最方便、最没有现实瓜葛,又最直达心灵的一种方式。

  中国人的性格其实还是害羞的,我们不大习惯直接地表达自己,像美国人那种自我推销在我们看来,多少有点缺心眼。网络交往很符合中国人传统上的保守,可以先做试探,另一方面,假使你想到网上放肆一把也可以。这种自由也是网络交往在选择自由以外的另一个层次:表达方式自由。

  平先生的MSN里存了几十个他自己搜集的图标,在跟女孩子聊天的时候随便一点,他就做出了脸红着咬一朵花、满地打滚、一滴汗、小猪挠屁股等经典表情。他很诚实地告诉记者:“要是现实生活中这样表现自己,我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个傻瓜,可是网上好像大家都这样。”

  说到底,网络交往,交的也还是人,总是有不完美。网络交往的纠纷也不是没有,正在被越来越多上网的人警惕,不过毕竟不是主流,偶然的不愉快没有阻止住城市里越来越多的网友聚会。

  对于爱交网友的人来说,这里确实是个桃花源。

  传统的交际方式当然还是社会主流,但是网络交友的势头之猛,覆盖面之大,从未有过。这种方式其实已经被社会各层次接受和认同了。

  5年前,上海的鲁鲁要去南京见她的网友点点,出门前母亲担心地问,你会不会遇到骗子啊?而那边,南京的点点家长也在问,她会不会是图你什么来啊?但是今天,一个论坛活动的组织者去跟娱乐场所谈团购,电话里小心地跟对方说:“我可以拉不少朋友一起来。”接电话的大姐麻利地答:“你们是网友吧?”

  不妨把这样欣欣向荣的网络交友往好处想,我们已经开始有权力、有时间、有闲暇,去选择自己的朋友,这至少不是坏事。

  《环球》杂志:投身俱乐部

  《环球》杂志记者/李晓明

  现代的俱乐部绝对是个洋玩意儿,是舶来品。不过在它还没来得及改造中国人生活的时候,中国人就先改造了它。

  记得在新中国的老电影里,经常看到傍晚的暮色中,青年俱乐部的彩灯闪耀,男女青年们鱼贯而入,当然今晚可能是舞会,明天就可能是兵乓球赛,后天兴许变成了晚会的场所。俱乐部像工会,像妇联,又像青年之家,总之是为了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不过在当下,中国人的俱乐部生活渐渐远离了上面那种“集体采购”模式,区隔渐渐拉开,张三喜欢开车,李四喜欢摄影,王五爱好健身,同乐中人引为同道,俱乐部成了城市人社交的新方式。

  商业味道的新俱乐部

  车友俱乐部是各种俱乐部中比较时尚的一种。又能聊车侃车,又能外出郊游,又能结交朋友,既然买辆车就是买了一种生活,那何不把生活过得有滋味一些呢?

  一些精明的汽车4S店于是趁势搞出个俱乐部来,他们给每个购车人都发一个本品牌车友俱乐部的会员标志,也就是说从你买车那天起,你就是俱乐部的一员了。

  与有车的人自发形成的俱乐部不一样,4S店搞的俱乐部天然地更有组织性。4S店本身就是一个有经验有经济实力的中介。当然这样的俱乐部有着明确的商业目的,就是通过组织车友外出郊游或汽车知识讲座来联络购车人,让他们建立对品牌的忠诚度。

  Q参加过一次4S店组织的郊游,当时是提前由短信通知的。电话确认并交钱后,Q在一个周六的早上统一经由4S店出发前往南戴河。该带什么必需品,该提前给车做什么检查4S店都给提前通报好了,临行前工作人员还给大家仔细介绍了行车路线,发了行车图、联系人电话等等,以免大家掉队。但实际上掉队的可能性不大,一路上每辆车都打着双泵灯,十几辆车浩浩荡荡,以前这种场面只在结婚时看得到。

  4S店组织的活动距离都比较近,毕竟4S店不是旅行社。不过这种出游的交际作用并没有想像的那么明显,毕竟大家都在自己车里,而且一般都会带个朋友什么的。一趟旅行下来生人之间打交道的机会不是那么多;而一般的旅行团出游至少大家在一个车厢里或机舱里,打打牌聊聊天认识的机会更多。

  Q觉得,相比之下,自发组织(主要是通过网络)的郊游更有意思,距离远,参与度高,大家接触的机会也多。

  他曾听说一个自驾郊游队准备把车开到海南岛,但在准备轮渡过海峡的时候遇上风浪。所有人都没料到这种情形,大家各显神通想办法找关系,最后把车由当地政府部门给保管起来,人先行渡过海峡。患难见真情,自发组织的活动会遇到很多这样大大小小的意外,不过在意外过程中大家互相帮忙,倒是能交到真朋友。

  纯度俱乐部

  其实,一个兴趣,甚至癖好就可能成为一个俱乐部存在的理由,这也是西方俱乐部起源的本真所在。

  西方的俱乐部千奇百怪,收藏烟缸的,玩文身的,爱好红酒的不一而足。一个人可以同时成为好几个俱乐部的成员,加入的过程也没那么商业,只要有此嗜好就可以,当然大多数时间需要交会费,不过最重要的是大家出于兴趣的自发奉献。

  这么看来,像那些4S店搞的俱乐部还是有些“集体采购”的味道,会员参与度是否高必然是检验俱乐部纯度的标准,参与度越高,社交的机会也就越多。

  L加入的宠物俱乐部(虽然实际上没有冠以俱乐部之名)更贴近俱乐部的精髓。她这个猫迷通过一个网站认识了一堆猫友,然后一起组织新年联欢会,一般都找个饭店的自助餐厅,费用AA,参加的人每人带一份礼品,到时候通过抽签方式互换礼物,同时还有猫咪用品作为抽奖活动的大奖。

  除了联欢会,他们还组织春游秋游。选一个景色宜人游人罕至的地方,大家每人带上一两个拿手小菜,寻一处风景秀丽的小亭子,野餐布铺开,席地而坐。一边吃,还一边相互探讨做饭的秘诀。趁着这机会,随团家属们也都熟识了。

  L说,现在圈里流行的是“亲家风”。自家有“男孩儿”的,要找个“女娃”当媳妇,自己有“姑娘”的,要找个“小子”做女婿。此种“结婚”颇为特别,一是绝对的“包办婚姻”,全凭父母在网上相看,成与不成,当事猫根本没有发言权。二是完全的有名无实(为了防止宠物过量繁殖,这些男女猫咪都已经做了节育手术),“男孩”“女孩”还都住在各自家里,除了父母经常以“看亲家”之名互相走动外,“孩子们”是无法见到自己的“另一半”的。

  大家对这种结亲方式非常拥戴,如果谁家有“适龄”猫还男大未婚、女大未嫁,就算猫妈猫爸没着急,网上的叔叔阿姨就已经起劲地给张罗上了。搭线成功后还要热热闹闹办“婚礼”,用图片软件把两只猫的照片做成“婚纱照”。

  这以后两家家长就更为亲密,一到周末就串门子,美名其曰:给我儿媳妇送罐头去!以后一逛商场什么东西都买双份,一份留着给自己孩子,一份送给亲家。

  其实,L现在的男朋友就是当时介绍她入会的公司同事,她的这个猫友俱乐部的交际功能算是发挥到家了。

  俱乐部的生存土壤

  一个朋友说,他观看一个摇滚乐队的演出,遇到了两个着装十分前卫的老外,聊天的时候才惊讶地发现他们是来中国学农业的。但他怎么也无法将农业与面前这两个摇滚青年联系在一起,不由得感叹西方人的工作与私生活的距离何等之远。

  那么,我们自己呢?其实,看一看中国人简历的最后一项——兴趣爱好,便一望而知。大多数中国人的爱好无非是读书、听歌、旅游、体育活动等大而化之的项目。如果你要是发现谁的简历里面写他喜欢收集小虫子、喜欢养鸟池鱼,那他不是个异类就是个“汝子不可教”之徒。

  中国人过去是求功名,现在是赚钱的压力,即便有个爱好也得是能陶冶人情操的那种。工作的延伸蚕食了私生活的多元化,即使是加入了某个俱乐部,交际话题也难免跟工作和业务联系在一起。虽然现在同学聚会大家有言在先不谈工作,可是说着说着就又拐到谁加薪、谁升职的老路上去了。

  也许正是因为中国人的私生活被谋生计所挤占,现在方兴未艾的俱乐部团体种类依然匮乏,有的干脆就叫交友俱乐部,大家来就是为了多认识人,增加人脉。

  而一位从国外回来的朋友对记者说,他在外面看到的俱乐部,参加的人并不是冲认识人来的,来的目的是交流心得,享受爱好的本身,总之个人的色彩更浓一些。

  而我们中国式的俱乐部社交更注重“群体”的存在,没有自驾出游,没有联欢会,没有野炊,这个俱乐部的运作就成了问题,交际也成了问题。-(来源:《环球》杂志)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1] [2] [3] [下一页]

  相关专题:《环球》杂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