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大家》:气象学家叶笃正的风云人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8日20:03 央视《大家》 | |||||||||
叶笃正工作照 叶笃正和妻子冯慧 叶笃正在大家演播室 央视《大家》播出节目《风云人生:气象学家叶笃正》,以下为节目内容。 预告片:一场盛事大典,一位万众瞩目的明星,2005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把握不测风云,走过变幻人生,90岁科学大家一次坦诚的倾诉。 开场白:在每年全球各国元首的聚会当中,他们往往都会谈到一个共同的话题,那
字幕加同期:1949年创立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被国外气象学权威认为,长波波动理论的三个里程碑之一 1950年代,开创青藏高原气象学,为中国的天气预报和气象预报奠定了基础 1957年,创立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 1970年代,与人合作创立大气运动适应理论 1980年代,在中国率先开展全球气侯变化研究,开拓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2003年,获得世界气象组织最高奖,成为第一个获得“气象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李崇银:叶先生应该说不是一般的科学家,是一个战略性的科学家。 吴国雄:大气环流是一个奠基者,全球变化是一个开拓者。 符淙斌:是当前国际上,在这个领域上屈指可数的、少数的国际上的顶尖科学家之一。 同期:2005年1月9日,作为闻名国际大气科学界的学术巨匠,因为在全球气候变化、大气环流等方面开创性贡献,叶笃正登上了中国科技的巅峰。获奖之后,叶笃正和另一位最高奖获得者吴孟超来到了中央电视台举办了国家科技奖论坛现场。 叶笃正:跟我一同来的一个同志,他说我得了最高奖。他说你是不是很激动?不要太激动。我说我一点儿也不激动。我说如果问我最激动的是什么?我说我最激动的时候,是美国布什总统把中国列成为他的一个对手,这个事情让我最高兴。因为中国人那站起来了!美国一个唯一的一个世界的超级大国,把中国作为一个对手,有什么事情能够比这个事情最大?所以他说我这个得了最高奖。我说我这个最高奖跟那个比,它那个是大大的西瓜几十斤,我这个连个小芝麻豆都没有。 主持人:叶老,我听说您现在每周还要隔一天要去一次办公室上班。 叶笃正:对的。 主持人:您有没有算过,您一周的工作时间现在是多长时间? 叶笃正:我的工作时间呀,少的时候呀,也得四、五十个小时。我不上班的时候并不是不工作,是在我自己的屋子里工作。我的办公室,如果你到我家里看的话,可能会很可笑。我的办公的地方不到一个四方块,很小,四周围都是书。但是到了一两个月以后,一个大办公室!过一段时间又会变得很小,很小又会变大又变小,是这样子的。 主持人:会随着这个书的多和少,办公桌会变小变大。 叶笃正:我的桌子不大,桌子的大小是一样的,但是地方堆得很多。到后来一点一点地清除。我,如果你问我,你最近做什么?你可能刚才问… 主持人:我肯定会问您最近做什么? 叶笃正:可能我现在说起来,我说得简单一点吧,我是搞天气预报的人。那么现在一方面呢,我们做天气预报不是为了预报做预报,是为了给人家用。但是这个事情呀,是非常难的事情。所以我现在的话,就是带着一些学生,就是能够想办法把预报员跟服务对象两个合在一块儿,变成一个统一的东西。我花了很多,这个方面花了很多的时间。 主持人:叶老90岁了,有没有感觉到这个年龄对您思考未来,思考一个新的学科的发展是一种障碍? 叶笃正:截止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感觉到对我来说是一个障碍,我这个人的记性,很多的事情我都不记,很容易忘,但是所有的我的工作,别人的工作,对工作方面,我都记得非常清楚。 主持人:专挑重要的记。 叶笃正:而且的话,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感觉到有什么障碍来,好象不能思考了。还没有。还继续可以思考。 解说:作为气象学家,叶笃正晚年的成就超越一般气象学的范围,而这一切却来自一次偶然,1984年夏天,气象学家马隆专程来到北京,找到叶笃正,希望合作一项前所未闻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这也是人类第一次关注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之间的联系,近百年来,人类无序的活动,造成了环境的急剧恶化。叶笃正在人们沉浸在经济急速发展的 喜悦中时,却怀着一份深深的忧虑。他提出的“全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诱发的全球变化”等课题,成了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的核心研究内容。 主持人:您曾经做过一个预测,您在研究全球变化趋势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个预测,您说由于人们的这种生产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大约在一百年之后,我们每天的平均气温将会升高七八(摄氏)度,那么假如真的那一天来临了,我们的生活,它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一个什么样的影响呢?您能给我们展现一下未来的那个场景吗? 叶笃正:首先来说,这个不是七八(摄氏)度,可以这么说吧,大概四、五(摄氏)度的样子,有的地方,可以比四、五度还高,有的地方还要低,有的地方甚至还冷。一百年或者是几十年吧,如果这样子下去,我想,可能呀,要发生很大的麻烦。这个麻烦在哪儿呢?就是这个洋流变了,洋流影响我们国家,影响美国,影响日本,影响欧洲是最厉害的。如果这个时候它一改变,很可能呀,先是欧洲这些国家,要倒霉。比如说像北欧,它的纬度和阿拉斯加差不多。但是两个地区的天气却非常不一样,北欧国家的非常好。 主持人:阿拉斯加天寒地冻,但是北欧的气候非常好。 叶笃正:但是不一样。如果我刚才说的要变了,北欧就完蛋了。 主持人:以后就变成阿拉斯加。 叶笃正:变不变成阿拉斯加我也不敢说,但是,最重要的影响就是这一带,但是对中国来说,你是不是可以说,可以避免呢,我说,也跟着倒霉。 解说:前不久,英美两国气象学家通过系统科学考察宣布:1976年以来全球气温以平均每10年0.2摄氏度的速度升高,全球正加速变暖。导致这一现象的主因是无序的人类活动。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导致严重生态恶化灾难,甚至在不远的将来出现不可预知的情况。这是一部曾取得巨大票房电影,并引起很大反响的科幻影片《后天》,影片内容到底是幻想还是人类真实的未来,看过影片的叶笃正有自己的理解。 主持人:这两年曾经有一个大片叫《后天》,描述的也是全球的气候变化,最终导致的一个悲剧性的结果,一个很恐怖的悲剧性的结果,那样的结果,按照您的这种全球变化的理论,是会发生的吗? 叶笃正:我个人的,这是我个人的意见,不代表,不一定是跟大家意见一样的。这种变化在几十年以后,很可能。但是,由于主要是变暖,变暖的话,改变这个洋流,洋流一改变之后,跟《后天》描写的那个差不多,但是不像《后天》那么可怕。 主持人:那么极端? 叶笃正:那么极端。但是我可以说一个事情。美国国防部,大概是一年多以前,它有一个秘密报告,就是谈这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发生了,它认为要比什么恐怖主义什么都厉害得多。实际上这个《后天》的话,就是根据这个事情来描写的。但是太恐怖了,不会像那么恐怖。但是美国国防部的那份秘密报告,我认为是我们值得注意的。 主持人: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在这样一个美国人所描述的一个人类未来的前景,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这个灾难性的前景的背后,它的理论的提出,和预测的提出,是一个中国的科学家提出来的。 叶笃正:也不是我们。 主持人:但是,您是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叶笃正:也不能这么说,是一大堆的人。绝不能说,你说哪一个人重要?最重要的难说。就是大家都想到了,这个问题都想到了,因为这个问题太重要了。所以很多人都会注意的。 主持人:那么您觉得我们未来通过人类的努力,能够避免这样一个前景发生吗? 叶笃正:如果我们现在继续这个样子下去,这种前景迟早,比如说几十年,迟早可能要发生。 解说:为了不让人类的未来是个悲剧,在全球气候变化领域,叶笃正在不停的探索,2003年气候变化国际讨论会上,叶笃正提出“有序人类活动”的概念,认为人类活动已经给气象条件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影响,作为一位近九十岁高龄的科学家,他始终关注着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前沿,尤其感到时间的紧迫。 像历届获得国家最高奖一样,叶笃正也来过《大家》栏目,时间是2003年5月,在现场,我们又一次重温了叶笃正先生不同一般的人生经历。 解说:1916年,中国开始有了第一份气候纪录。这一年,叶笃正在天津降生。叶笃正的父亲曾是清朝末年的一个道台,这位封建王朝最后的地方官吏娶了三房太太,并生下了十五个子女,叶笃正排行老七。1930年,叶笃正进入著名的南开中学,校长是张伯苓。 叶笃正:张伯苓校长,我是非常地佩服他的。他的教育思想,拿到现在来,我可以说,也可能我们领导不大愿意听这话,但是我要说,他的教育思想比我们现在的教育思想高很多很多。 他培养的一个人,是让你全面,你要接触社会,你要知道社会发生什么情况了。譬如说吧,我当时,我们选了个课,大家都得要选的,就是社会调查,别的学校都没有的,他那儿有个社会调查。就是老师带着你出去,当然你调查的话,就是接触社会。作为我参加那个地方是去的山东,我还记得很清楚。我们去山东的时候,到了曲阜了,就是这个泰山,泰山的话,正好当时冯玉祥在那儿。老师带我们去看,去见见冯玉祥。所以,他是让你知道社会外头是怎么回事,他不是让你在家里待着。 解说:1935年叶笃正考入清华大学,在乒乓球台边结识了学长钱三强,在这位日后影响中国的核物理学家的劝说下,叶笃正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物理,选择了对国家更为实用的气象学,1945年,叶笃正来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师从世界著名气象和海洋学家罗斯贝。 叶笃正:如果有人问我,“你在芝加哥大学,你学到了什么东西”?我说不出来,我确实说不出来。但是,影响我的是什么呢?是我跟我的老师的对话。他跟我说一句话,他说“facts are all the important”,事实是最重要的。所以他一切的都从实际出发,我总感觉到他那种治学的办法,他往前看,他不是就事论事来讨论这么一个具体的问题。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来看,现在大气,过去都是物理的现象,他在五十年代初期的时候,他就写了一个东西,关于化学方面的东西,要想到化学对大气的影响,那时候根本没这个问题,他想到这个。现在的话,五十年过去了,现在化学问题在大气里头是一个非常重要问题。所以他总是往前看。要没有罗期贝,老是看的面那么广,不是局限于一个当前的看到的,抓的东西就是它,很多东西,这样子话呢,我可能做起工作来就缩,不是这样子扩,是缩,就缩到里头来看,总是在这里头想。我现在的话,我现在看的东西是扩,不是缩,不是局限在这里头,是这样子。 解说:就学期间,叶笃正就主持夏威夷气候的研究,在美国气象界小有名气,这位风华正茂、温文尔雅中国青年成为了众多女孩追求的对象。然而在跟一位美国女孩的交往中,叶笃正却受到了一次意想不到的伤害。 叶笃正:她给了我一个使我非常伤心的一句话。就是一个傍晚,她去参加一个晚会,我去送她,在一个车站等车,旁边都没人,一个人没有,我想Kiss她,结果她说 NO NO NO ,她说 ,I can’t go to the party without powder,就是说我不能没有粉。打扮好之后,这样不好去。我给她说,你就告诉他说,You are kissed by a Chinese boy。我就给她这么说,她说 NO NO NO,They will laugh at me。这句话简直是,给我心里特别难过。我当时就想,如果我是一个美国男孩子,你可能就不说这句话,所以当时我是这么想的,我估计她可能没这么想,不管她怎么想,但是我特别地感觉到非常伤心。 主持人:我记得您曾经开过一个玩笑,您说如果我在美国,娶一个美国姑娘的话,我也一定要把她带回中国来。 叶笃正:我在这里头,很不好意思来说,我在那个时候,在美国的时候,有好几个美国姑娘找我,确实是有美国姑娘找我。 主持人:的确是这样! 叶笃正:当时我结婚了,如果不结婚的话,我会跟她们结婚的。但是有一条,你得必须跟我回来,跟我回中国。如果不回来,我绝对不要。这个事情是一个,回国为什么?很简单,就是刚才那句话。中国被外国那么多只脚压到中国身上。新中国成立了,希望来了,你不把中国搞上来,让那个脚不能踩我们中国,这个事情太重要了。 解说:叶笃正拒绝了美国气象局的高薪挽留,几经波折,在老师的帮助下,1950年10月叶笃正登上了回国的轮船,踏上祖国土地时的心情,他至今没忘。 叶笃正:到了罗湖这个地方,直接进来之后就进了中国港口了。大家欢迎我们,我们好多个人呢,欢迎我们,又唱歌,又跳舞。当时我确实是非常感动,感动得我确实是流泪了。我说 “Family,I’m here”,最后我到了我家了,I’m home。 相关专题:CCTV《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