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非典型学者郎咸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0日11:42 新世纪周刊

  -本刊特约记者/鲁仁

  他是挑战潜规则的孤胆英雄?还是偏执狂或投机者?这个孤独而狂狷的人为什么能够撼动这么多企业,他又是怎么样 练就了这样狠辣的目光?

  2004 年8月10日,香港中文大学

  教授郎咸平以《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为题,在上海发表演讲,指责顾雏军在国退民进过程中席卷国 家财富。之前郎咸平对TCL和海尔,对于MBO等问题予以强烈否定,两家公司均较为低调应对。而格林柯尔持有人顾雏军 这次迅速发出律师信,提出了让郎咸平提供发言稿原文以及公开道歉等要求。郎咸平收信之后,公开“应战”顾雏军。表示对 于来自企业主的威胁绝不屈服。8月17日,顾雏军正式向香港高等法院递交诉讼状,以个人名义指控郎咸平对其构成了诽谤 罪。

  引发国企改革大争论

  郎咸平富有感染力的宣言在媒体广泛刊发之后,他对于“国退民进”的彻底否定和“企业家就是国有企业的保姆”等 一系列判断,和内地“主流经济学”的共识有着很大的差距。为此,引发了一批经济学者的反对意见,关于国企改革模式的大 争论越演越烈,很多新旧经济学家粉墨登场,双方剑拔弩张。同时,网络上的意见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郎咸平,社会舆论对于 郎咸平提到的改革之中的公平和公正问题高度关注,媒体上面的声音也更多支持郎咸平的观点。

  “做研究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现在很多的媒体,有一些关于我的报道,开始用上了独立和人格高尚的角度。我感谢他们,但是我只是一个认真治 学的学者,没有被神化的必要。”郎咸平接受本刊采访时称。

  在香港,他的生活很简单。如果没有特别的安排外出,那就是早上到办公室,中午还是办公室,晚上七八点钟才回家 。他在九龙的高级公寓,有160平方米大,

客厅里面有一幅奔马图,靠着窗户旁边还有一只大鱼缸。这些是风水名家对他新 居布置的建议,郎咸平笑言但试无妨。

  对于坊间所谓的他要做“小燕子”和“谢霆锋”的传言,郎咸平一笑置之,说这些本来就是玩笑话。“我的本职就是 学术研究。”“我喜欢对尽可能多的人传播我的学术观点。”郎咸平对于他经常性的曝光觉得“挺好。”2003年的春节前 夕,郎咸平专门到深圳,和几位经常联系的媒体朋友谈起他准备上电视做财经评论的节目。当时一位和他合作已久的杂志主编 就委婉地表示反对,说这样对你的专业形象不利,容易让人觉得你成为公共知识分子啊。郎咸平大笑,这有什么关系,“我是 不是专家,有没有水平,不是上不上电视这个形式决定的。别人我不知道,我上了,也是谈我深入研究的结果,我一点也不担 心。”

  结果,先是凤凰卫视,然后是上海的第一财经频道,郎咸平找到了一个能够充分发挥他展现学术见解以及演讲天赋的 舞台。

  “有人问我是否和那些被批评的企业有仇,我想这是他们误会了。”郎咸平很郑重地指出,“我的研究都是数字来说 话的,和我喜欢或者讨厌哪些企业无关。”他举例,“即使我喜欢的企业,如果数字显示的结果他们是有问题的,我也没有办 法去赞美他们什么。而那些我讨厌的企业家,如果他们的财务运作没有问题,我也不能去骂什么。这是我们的学者特性决定的 。”

  9月中旬,郎咸平宣布近期不再讨论国企改革,并非他有什么改变,而是他感到厌倦。他说难以理解内地一些学者的 不讲逻辑。“实在没有什么好再说的,连普通大众都能听明白我的结论和逻辑。没有必要一再重复。”

  郎咸平还对许多知名学者的态度表示了巨大的失望。郎咸平强调,自己的批评是基于学术研究的,“我决定不回应了 ,没必要了,我已经尽到了一个学者披露学术研究的责任了。”

  对于可能耗费巨大的顾雏军在香港高等法院对自己提起的诉讼,郎咸平态度从容,他表示有大量的社会人士主动联系 他,“不但替我组织了顾问团,而且也提供大量的经费,让我无后顾之忧地和企业主打官司,我一定借这次香港诉讼的机会将 是非黑白彻底弄清楚。”

  谁能论定郎咸平?

  郎咸平是个明星学者,善于表达和富有感染力。

  已经很久没有一个学者能够这样用令人目眩、个性十足的姿态进入公众的视野之中,对郎咸平的评价注定是针锋相对 的。

  他到底是挑战潜规则的孤胆英雄、说出皇帝新衣一般真话的孩子?还是问题儿童、偏执狂或投机者?

  一般舆论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是,由郎咸平质疑“国退民进中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引发出的产权大讨论,同样促 使上至政府官员、经济学家,下至平民百姓都开始正视并重视这一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应该感谢郎咸平教授。因为 只有充分地讨论才能辨清真相,只有充分地讨论才能厘清问题,只有充分地讨论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过去的几年,他吸引到的注意力,可能比起其他所有的经济学家加起来都还要多。而且,他愤怒的表情,他夸张的身 体语言,都给公众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同样令大家记忆犹新的是,他那些充满数据和财务术语、看上去不太容易明白的研 究结论,就是那些让知名企业坐卧不安的论断,在一年后的夏天,竟然陆续兑现。“被郎咸平炮轰的企业,鲜有不出事的!” 上市公司之间流传着这句话。为什么偏偏是郎咸平?在去年,一度关于他的性格、他的习惯乃至他的生平,出现在各色媒体上 ,被过度阐述,甚至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但是,这个中学的差等生,这个孤独而狂狷的人为什么能够撼动这么多企业,他又是 怎么样练就出来了这样狠辣的目光?他仅仅是为了沽名钓誉才一再语出惊人吗?

  对于这样一个在国际顶级学术杂志上论文发表数和被引用数量都居前列的学者,用犬儒主义或者阴谋论的角度去解读 ,显然太过儿戏。毕竟,郎咸平提出的问题,触及的是社会的一个软肋,让很多人都感到了一种痛。

  “我还是在继续研究,继续呼吁,不断会公布我的新学术成果。”郎咸平在中文大学财务学系他已经坐了11年的办 公室里面,演示着最新的POWERPOINT文件,很可能,他又在酝酿新一轮风暴。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