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北京烟花禁改限专题 > 正文

北京鞭炮声声终找回过年感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02:26 北京娱乐信报

  【关于愿望】

  他们是一对患上白血病的4岁双胞胎,过大年放鞭炮是他们一直的期盼,因为爸爸对他们说放鞭炮会带来好运气。为此,睡着时,他们还紧紧地抱着爆竹。

  “放了鞭炮就不用打针吗”

  对于孩子来说,过年永远都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候,因为可以放着各种好看的鞭炮,这一点,对于四岁的双胞胎兄弟小昊、小昱也是一样。但孩子的这种快乐,却让父亲高春阳感到无比的心痛,他们害怕身患白血病的孩子得到的快乐太短暂。

  “爸爸,过年是不是可以回家啊?”2006年春节前,在人民医院病房中,高春阳听到最多的就是双胞胎儿子这样的询问,为了让孩子感受到过年时家的气氛,他们决定将本该在医院接受观察治疗的孩子接回家中。

  带着孩子回家后,高春阳发现竟然有那么多陌生人看了儿子患病的报道后在惦记着他们,并带着礼品来探望。“谢谢你们,我已经得到太多的帮助了。”在回绝了很多人送来礼品的同时,他却留下了几挂爆竹。

  “爸爸,过年为什么那么多人放鞭炮呢?”除夕清晨,外面鞭炮声不断传来,两个孩子忍不住问道。“因为新的一年放鞭炮可以带来好运气啊。”父亲答道。“那我们放了鞭炮是不是就不用去医院打针了?”虽然没有得到父亲的答案,两个孩子仍然开心得手舞足蹈,直到晚上7点多,孩子们睡着时,还紧紧地抱着爆竹。

  “放鞭炮了,放鞭炮了。”除夕夜12点整,高春阳推醒了两个熟睡的孩子。高春阳说,孩子每天都念叨着想要放爆竹,“如果不叫醒他们,他们会伤心的。”但是由于孩子身体疾病的原因,不能去外面自己放鞭炮,只能隔着玻璃窗子看爸爸放。

  高春阳来到家中的小院,他将手中的烟花点燃,随着烟花在天空美丽地绽放,窗玻璃上紧紧贴着的两张小胖脸,也开心地笑了。

  信报记者汤慧梅

  

北京鞭炮声声终找回过年感觉

  对于很多市民来说,关于今年春节的回忆,也许烟花绽放的一瞬是最美的。信报记者 张越/摄【关于工作】

  36岁的董学法是朝阳区劲松街道五区的保洁员,去年被评为“北京十大杰出青年”,元宵夜他守在值班室时刻准备出去清理炮衣。他说,一边工作一边感受北京的过年味儿,再累也值。

  元宵夜清理炮衣累也值

  除夕、正月初五董学法都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昨天晚上他还是不能和家里人团聚,因为他要守在值班室时刻准备出去清理炮衣。

  “今年是闺女本命年,正巧让她在‘禁改限’首年感受一下北京的年味儿。”今年除夕,董学法多了清理炮衣的工作,所以不能和妻儿一起度过,但是他却乐在其中。社区居民入睡的时候,他和同伴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因为到次日天亮前他们要把街上厚如地毯的炮衣清理干净。

  清理了整整十五大桶的炮衣,小董却乐呵呵地说,一边工作一边感受北京的过年味儿,再累也值。他说,待他像家人一样的社区居民在大年夜也没忘记他这个外来亲人,特意把一挂大红的鞭炮送到他值班的地方,和他一起热热闹闹地庆祝狗年的到来。

  “北京人实在,没把我当外人!”董学法说,最让他感动的是社区里的亲人还没忘记他的闺女芳芳,送给她玩的鞭炮都是适合孩子燃放的品种,芳芳在家门口点着鞭炮高兴得直拍手。

  来北京务工的十几个年头,董学法经历了13年前春节的热闹非凡,也在工作中度过了12个寂静的“禁放年”,他说今年北京的春节最像老家的春节,也最有年味儿。信报记者王萌

  【关于“洋相”】

  他是一个娶了中国姑娘的法国人,头回看到这么多人放鞭炮的场景。他用手机录下鞭炮声,说回法国后放给朋友听。

  洋女婿用手机录下鞭炮声

  法国人爱瑞克是中国姑娘王方一的丈夫,他已经有两次在中国过春节的经历了。2005年见识了中国人是怎么包饺子的他沾沾自喜,2006年北京鞭炮“禁改限”让他大开眼界的同时也出了一些洋相。

  2006年春节前夕,本打算陪妻子去英国度假的爱瑞克与妻子回到了北京父母大观园附近的家。因为妻子说今年可以看到12年没有看到过的烟花了,对此爱瑞克十分兴奋和期待。

  “快起来,看看外面出了什么事情!”大年初一早上,熟睡的妻子突然被爱瑞克推醒了,原来,外面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把爱瑞克吓着了,虽然家人对他进行了解释,但爱瑞克还是有点不明白。

  直到家人也拿出了鞭炮燃放,他才消除了顾虑。

  爱瑞克说,在法国只有在新年或者国庆日的时候才放一些礼花,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多人在家门口放鞭炮的场景。

  大年初一晚上,爱瑞克用手机将鞭炮声录了下来,“鞭炮。”与此同时,爱瑞克还念叨着这个刚刚学会的汉语名词,他说?熏“我回法国后,一定要放给朋友听,他们肯定想不到过年会有这样热闹的声音。”

  信报记者汤慧梅

  

北京鞭炮声声终找回过年感觉

  告别了元宵节,也暂别了放烟花的快乐!信报记者郝笑天/摄【关于建议】

  市政协委员刘耀威连续两年提交提案,呼吁为烟花爆竹解禁,被媒体称为“呼吁解禁第一人”。他说,今年听着满城爆竹声,好像又找回了小时候过年的感觉。

  “建议婚庆也能放鞭炮”

  “今年除夕夜,烟花鞭炮声四起,好像又回到了十几年前的感觉,这才是真正的民俗。”昨天,市政协委员刘耀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市政协委员刘耀威从2004年起连续两年提交政协提案,呼吁“禁改限”。“我小时候就喜欢燃放烟花爆竹,今年虽然没有亲自燃放,但我也亲身感受到了这种热烈的气氛。”和大多数人一样,刘耀威委员和家人在除夕夜走出家门,观看居民燃放烟花爆竹。

  “当时小区居民都出来了,还见到了多年不见的老邻居,平常哪有时间见面呀。”刘耀威说,听着满城的爆竹声,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过年的感觉。

  “现在有媒体称我是‘呼吁解禁第一人’,我认为自己只是把百姓的意见通过提案这个渠道反映给政府,仅此而已。”对于媒体给的大帽子,刘耀威委员很谦虚。

  刘耀威委员还建议,北京燃放规定可进一步放开,比如商家店庆或者市民婚庆时,可到当地公安机关申请后,燃放爆竹。他表示,将在明年两会上提交相关提案。

  信报记者赵磊

  【关于看法】

  作为不支持“禁改限”的代表之一,60岁的许庆利去年参加了北京市“禁改限”立法听证。他说“禁改限”后虽然有点闹,但大多数人也能理解。

  “有点闹,但也能理解”

  虽然因为嗓子不好,临时由发言代表变成了旁听代表,但参加北京市“禁改限”立法听证的代表许庆利对数月前的立法听证会仍记忆犹新。

  昨天,许庆利说:“今年的实践表明,禁放改为限放后的确也没出过啥事故。虽然有点闹,但大多数人也能理解。”许庆利讲了大年初二串门时看到的一幕:路边的爆竹在噼啪作响,火星四射,过路的人都捂着耳朵或者原地等候,有着急的人就绕一下道,“但他们的脸上都挂着由衷的笑容。”

  “没有市民的大力支持和文明燃放,‘禁改限’后的第一个春节就很难做到这么喜庆而且平安。”许庆利说。

  信报记者革继胜

  ■不吐不快

  政府与市民共答安全卷

  爆竹声中辞旧岁乃国人传统,但常与之相伴的是燃放伤人。1987年至1993年春节期间,北京市因燃放烟花爆竹伤人达2642人,仅1993年春节就伤544人,其中重伤60人,包括摘除眼球的5人。但今年的北京却与往年不同,有关部门宣布:“除夕夜至今,没发生一起因燃放鞭炮而摘除眼球和致死的事件。”

  “完全地禁”还是“有限度地放”,市政府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选择后者,同时也选择一个政府应有的担当。公安、消防、医院、社区积极行动,每条街道、每条胡同、每个大院、每个楼群,都有专人负责维护燃放秩序。除夕夜里民警停休,警察在路面上、小区里监控,确保“燃放太平”,政府有关工作的滴水不漏,为安全过节构筑了第一道安全线。

  政府选择尊重民意的禁改限换来的是市民对政府的大力支持。“做位文明燃放人”成为许多市民自觉的要求。“许多民警为咱老百姓的安全春节都停休,咱也别给人家找麻烦,让人家好好过年。”朴素的话语体现的是市民对政府的理解。积极举报黑鞭炮销售点,自己放鞭炮守规矩,市民用细微行动表达了对政府的支持,这为安全过节打造了第二道防线。对此,北京市市长王岐山颇有感慨,他感谢市民对政府工作的支持,让“禁改限”做到了添彩不添堵。

  “尊重民意禁改限,市民支持守规矩;共筑燃放安全线,欢乐和谐过新年!”正是由于政府工作的滴水不漏与市民的支持理解,才让“禁改限”工作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希望有关部门珍惜来之不易的成绩,在更多范围内推广经验,共建和谐的首善之区。

  刘金龙

  相关专题:北京烟花禁改限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