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情人节”背后的文化玄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4日10:29 云网 | |||||||||
元宵节过去,情人节来了。在相当多的年轻人眼里,这个舶来节日堪称所有中外节庆中最浪漫最具个性化气息的一个,围绕情人节的主题诠释,越来越汹涌和壮观的亚文化波潮开始大规模泛起,在各种市场和文化因素的合力助推下,情人节俨然已成了一种社会化的情性记忆……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包括春节元宵节在内的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却被人们无奈地定语为“味道越来越淡”,于是我们的耳边很自然地响起了“保卫”的呼声,洋节在国内的盛行似乎早已超越了生活情趣与时尚习性的范畴,而高度聚化为一种文化的危机意识。
对于本土文化和文明的珍藏者与捍卫者,笔者一向是尊重且钦敬的,它必须被尊重和珍视,必须被景仰与呵护。可是,与情绪激昂的文化民族主义者略有不同,在呼喝与审问的同时,笔者更看重循现实与历史文化纵深而上的反思与自省。在让本土文化生存空间越来越局促的僵持棋局面前,仅仅振臂疾呼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继续深问一句:为什么? 造成洋盛土衰之文化尴尬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有人将病因开给了随经济一体化而来的全球化浪潮。地球成了信息朝夕可递的小小村庄,那些政治和经济的强势国家,在向别国输送经济、技术和文化产品的同时,一并捎带上了生存价值观等等隐性产品。事实上,这种强者通吃式的显见文化困局的出现,不独为中国所有。事实上,纵观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史,除了极少数时代,我们必须承认,因为各种原因造就的国民文化性格和文化认知态度,还刻着庄重、谨严、矜持、自闭、固化,甚至是保守、刻板、僵硬、不思进取等消极文化元素,当文化认知的国门洞开、全球化浪潮尖兵突进时,它将面临怎样的现实? 我国的一些传统民俗节日,亦是这一特定思想和文化生态土壤上的产物。以元宵节为例,人们熟知它有着团圆的节日主旨,可事实上,它还含咏着清美的爱情主题,这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情境经典。这一文化审美的绝佳背景内涵(包括七夕节)远未被发掘和张扬到与人性情绪心心相印的合适层面,它们的含蕴、婉约与唯美更像一种“文化自恋”和只适合远观的“文化爱神”,而非可以直接对应抒情的文化商品,这也造成了它们与当下开放社会时代的历史性文化代沟。而反观一些流行的西方节日,它们无一例外印刻着主题明确、指向鲜活、表现形式奔放激情、直抒胸臆等文化特征,纵观情人节、母亲节、感恩节等,莫不如是。很显然,在这个生活节奏明快、生活方式日渐开放和个性化的时代,这么一些节日氛围和情绪,恰好成为许多人不求而遇的审美幻念释放途径。 从这个角度看,它们的得宠与盛行也就不足为怪了。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些不可忽视的民族文化性格因子起着作用。无论基于何种文明视角,文化要素的融合与演绎,都绝非上下游传递那么简单,认识到洋节被国人追捧背后的“文化性格玄机”,才有助于我们解开这个年复一年被呼喝与“保卫”的文化困惑。 □陈阳(北京职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