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利民”工程不应以降低标准为前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7日15:04 浙江在线

  路基下沉、龟裂、翻浆,油层表面剥落、坑槽、松散…山西省临汾市临午、吉壶、桃临三条公路损毁情况已经非常严重,路面上一块块沥青大补丁被当地老百姓戏称为“猫盖屎”。这一切使人很难相信这些是在2005年10月份才刚刚竣工的新路。(《人民日报》 2006年02月14日)。作为当地县际公路改造的重点“利民”工程,为何会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发生如此重大的质量问题?排除当地公路局所谓的天灾(降雨量大)人祸(车流量高)的借口,先天的低标准设计和施工缺陷难辞其咎。

  无独有偶,前几年各地轰轰烈烈的基层

图书馆建设到今天也大都偃旗息鼓,剩下个空架子。里面的藏书可能只有不多的几本小说和过期杂志,少人问津。为什么?因为有些领导下意识地把基层图书馆的“立足基层,面向乡村,服务农民”简单理解为降低馆舍建设标准,降低藏书标准和服务标准……利民路成了堵心路,基层图书馆成摆设等等现象的出现,一方面群众抱怨,另一方面“利民”工程不情愿地被安上了“扰民工程”、“劳民工程”的帽子,相关部门也觉得委屈。这完全背离了其实施的本意,究其原因,对于“标准”的把关不严和不自觉松懈是重要原因。

  事实上,“利民”工程一些问题的暴露首先反映了相关部门对于“利民”的标准,即什么是群众的切实利益所需含糊不清,往往是拍脑袋决策。所谓的“利民”,可能是用静止的观点去衡量群众利益,满足于表面文章,甚或是臆想的、一厢情愿的群众利益。

  其次,这些出了问题的“利民”工程倒不能简单定义为“豆腐渣”工程,因为你要是这么说的话,相关部门可能要跟你急!就拿前面提到的县际公路改造来说吧,当地公路局号称“当时的设计的标准就只是将就达到个二级路的标准,设计每日车流量不到四千辆,哪想到修好后会有这么多车(每日车流量11920辆),尤其是大车通过!”这句话说得绝,言外之意是告诉大家,在他们看来,所谓的发展决策就是修修补补,未雨绸缪不过杞人忧天,白费力气。因此不客气一点说,这样的“利民”工程和“豆腐渣”工程比起来,五十步笑百步。最后,在“利民”工程的实践过程中以降低标准为前提,必然是以损失政府威信为代价。低标准的“利民”工程导致的重复建设成本异常高昂,举个例子,前几年的城市管网改造,本来是件城建基础设施改造的“利民”好事,但是路挖开又修好,修好了又挖开,多次返工,花了多少纳税人的钱暂且不说,给群众日常生活造成的不便相信很多人是深有体会的,相关部门应该从中吸取一点教训,少一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感慨,多一点“修合无人晓,存心天自知”的坦然。

  今天,我们时常会听到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某某年内完成多少项“利民”工程的承诺,窃以为,在肯定这种形式的同时,相关部门更应以一种高标准的,负责任的态度来实践承诺,苦练内功,不奢谈“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类的豪言壮语。


作者: 王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