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许村复归“药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2日18:56 新民周刊 | |||||||||
山西许村复归“药方” 某一类违法犯罪活动集中于一个地方的现象背后,即使没有当地少数官员的参与,起码也与他们熟视无睹、放任无为有关。 撰稿/杨 江(记者)
“假烟村”、“假钞村”、“走私村”、“偷渡村”、“小偷村”、“卖淫村”、“二奶村”……近几年各地频频涌现此类所谓的“另类经济特色村”。对于这类称谓,所在地官员面对上级追究、媒体质询时,或归咎于违法犯罪活动猖獗、手段隐蔽,或抱怨法制不健全、查处乏力等等,言下之意,不是他们不管,而是管不了。 枞阳的例子说明,靠违法犯罪活动牟利,获利者只是一小部分不法之徒,当地却要付出名声受损、投资人文环境受破坏的沉重代价,而这些损失短期内是难以挽回的。而某一类违法犯罪活动集中于一个地方的现象背后,即使没有当地少数官员的参与,起码也与他们熟视无睹、放任无为有关。 并非没有所谓的“经济特色村”成功“进化”的范例。山西省浑源县永安镇许村,一个偏远的晋北小山村,青少年犯罪曾相当严重,短短两年就由乱到治,跨进了“小康村”行列。 许村曾让美丽的恒山蒙羞,犯罪现象相当严重,盗窃、抢劫、伤害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盗抢摩托车、自行车名声在外,作案范围逐渐从广灵、灵丘、大同等周边县市向河北、内蒙古、北京等省市蔓延。先后有60多名青少年被司法机关惩处,是公安部挂号的“小偷村”。 2002年4月,大同将许村列为重点整治对象。县长亲自包村,并派出公安、教育、民政、团委、司法等部门领导组成的工作组进驻该村。他们加大流动人员管理力度,对外出务工青年登记造册,定期联系,在务工人员较多的大同、张家口市建立协调机构,此外加大普法力度,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青少年,为青少年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成立家长学校,规范家长行为,帮助失学儿童,防止新犯罪源产生。 发展经济,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才能为预防犯罪提供物质基础。在上级部门扶持下,许村先后投资40万元解决了村民吃水难问题,结束了祖祖辈辈“吃水三里半”的历史。经过两年多的综合治理,许村彻底洗心革面,先后被市、县授予“小康村”和“安全文明村”。 中国有60多万个村委会。一个个村庄能否拥有健康的“微循环”,在城乡一体化的当代中国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