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合作社成农村“稳定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7:31 新华网 | |||||||||||||
近几年来,吉林四平梨树县不少农民纷纷自发创建了新型的农民合作社,尝试解决农民在贷款、储蓄与融资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遇到的困扰。记者通过调查采访三个各具特色的农民合作社,感到梨树县农民的探索与实践,实际上是为农民们的生产生活增加了一个新的“稳定器”。 太平镇的农民合作社:集体与农村信用社打交道
“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来到梨树县农民合作社调查研究。(照片来源:新合作社网) 农民合作社的倡导者姜柏林正在为农民讲课。(照片来源:新合作社网) 梨树县是全国产粮大县。当地农民说,过去由于多数农户贫穷,还款能力低,农村信用社为了规避经营风险,只对少数农民的简单再生产活动给予少量贷款。一段时间以来,农信社增资扩股,结果部分入股的农民是“花50元买回个小本子(股金证)”,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贷款难问题。每到备耕时节,农民都为缺少资金而大伤脑筋。 银监会四平市监管分局干部姜柏林介绍说,“现在这种局面正在改变”。姜柏林长期从事农信社体制改革和调研工作,2001年,时任中国人民银行四平市农村信用社监督指导科巡视员的姜柏林产生了一个想法:把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统一购买生产资料和出售农产品,获得批零购销差价利益,再将收入拿到农信社入股,通过联保贷款支持生产发展,形成农民通过合作社入股信用社,信用社通过合作社联保贷款给农民的互动发展模式。这种“股权信贷”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信用社-农民”的信贷模式,形成“信用社-合作社-合作社成员”的新模式。 事实上,过去农信社面对一家一户发放贷款,不仅产生高额的交易成本,而且难以贴近农民的需要,结果是农民的生产受金融制约;农信社因业务量不足也难有发展,只能靠国家的特殊政策如上浮利率等来维持。农信社通过合作社组织与农民打交道,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化解农信社的金融风险。 姜柏林的想法得到太平镇李家村农民田永海等8个养猪户的响应。他们按这种思路,创办了“太平百信农民合作社”,首批集资3000元到镇农信社入股。农信社当年就向合作社农民发放了四笔贷款。农民在用贷款采购浓缩饲料时,厂家卖给这个“大客户”的饲料价格每吨平均比市场零售价低550元,仅此举便节支增收1万余元。扣除合作社管理费用后,这笔钱按每户的交易量全部返还社员,再由社员集体拿到农信社入股。年末猪出栏后,社员一次性将贷款结清。通过一个生产周期的磨合,农民合作社与农信社初步建立起信用关系。 参加合作社的农民发现,当自己的经营活动或市场出现波动时,合作社能够及时化解风险。社员李春山没搞好防疫工作,养猪赔了数千元,贷款还不上,生产无法接续。为此,合作社先帮李春山还贷,又通过联保为他贷款5万元。李春山用这笔钱购进120头仔猪,饲养94天出栏,净挣1.4万元。拿到钱后,他连家都没回,就去农信社还贷,并主动入股5000元。目前,合作社已发展到36户,股金增长到60余万元,贷款由当年的7万元增加到去年的450万元,年户均收入超过5万元。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