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两会的“掌声”不必限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9:09 新华网

  于景宁

  最近有网友著文建议:“两会”可否少些鼓掌?作者认为“多次、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与“两会”的性质和功能所应该有的气氛并不协调”,“中国有讲礼仪的传统,完全不让鼓掌与国情不符,但将掌声一般限制在报告开始和结束等特定时段也未尝不可。这样做,最起码可以节约会议时间,提高会议效率,避免与会者叫喊,‘手麻臂痛’。”这种独到的
见解充分表现出一位负责任的公民对“两会”的关切之情。

  但笔者认为,“‘两会’上的多次、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并不仅仅是一种“礼仪”和感情的宣泄,“鼓掌”其实代表着一种政治态度,代表着对政府和政协一年来工作的肯定,代表着对人民政府和人民政协的支持,代表着对政府规划的未来蓝图和政协今后工作目标给予与会者的鼓舞,代表着“人大”、“政府”、“政协”与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战线各方的利益的高度一致,它是“两会”在进入“审议”程序前的一种“非语言”形式的“审议”和政治表态,是每一个与会者政治热情的自然流露。一个被“多次、长时间的热烈掌声”打断的“报告”,最后肯定都会被高票通过,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所以,在笔者看来,对“两会”的“掌声”不必限制,这是与会者的一种政治权利,该鼓掌时就可以“鼓”,想怎么“鼓”就怎么“鼓”,何必把它“限制在报告开始和结束等特定时段”呢?如果哪位代表和委员对某一个“报告”不满意,那他也得在“限制的特定时段”里跟着别人一起鼓掌吗?

  至于少鼓掌可以“节约会议时间,提高会议效率”说,笔者倒以为,问题的关键决不在此,对长达十几天的“两会”来说,“鼓掌”所占的那点时间算什么?要真正体现“节约”和“提高”,其要著之一就是要在“分组审议”和“分组讨论”上下工夫。一是要提前准备,“开板就唱”,避免发言前过多时间的酝酿;二是发言时,少“戴帽、穿靴”,直接把“干货”拿出来;三是不要人云亦云,重复别人的发言;四是别做“长篇报告”,占用别人的发言时间;五是发言要搞“接力赛”,要“争先恐后”、“此起彼伏”,间隔的时间不要太长,避免出现“冷场”;六是小组的中间休息时间要严格掌握,不要说是休息十分钟,结果二十分钟后人还没到齐。在“分组会”上“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建言”还有一些,此处只是择其要者而言。

  据作者说联合国已决定:“安理会会议上不许鼓掌,

情人节也不例外。”笔者认为,大可不必以此为据,因为“安理会会议”和“情人节”无论从内容和形式和性质上都与中国的“两会”迥然不同,故不可同类相比也。

  以此求教于读者诸君并并与作者商榷。

  

  每年“两会”,各种报告和发言总会被经久不息的掌声所打断,这一方面反映了代表委员们的振奋之情,但同时也延缓了会议进程,而多次、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与“两会”的性质和功能所应该有的气氛并不协调。去年“两会”结束后,我曾经与一位政协委员交流过,问他感受如何,他说:“震动颇大,听完报告,两手就麻木。”这说明在有些时候,鼓掌已经成为代表委员们的负担。

  但对一些记者来说,“两会”的掌声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潜心研究鼓掌的特点,认真统计领导报告过程中鼓掌的次数、时间及音量。有些报道甚至仔细到将每次鼓掌潮起于什么章节、持续几分几秒、高达多少分贝都记录下来。不仅如此,还要点缀诸如“赢得”、“热烈”、“动情”、“雷动”、“雷鸣”、“长时间”、“经久不息”之类烘托语。只不过这样的报道多了,就有炒作气氛、煽鼓谀情之嫌,受众们也开始产生“腻歪”的心理。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