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京华时报2006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京华时报:10个五年的发展印记(1953至1975)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6日03:43 京华时报

  从1953年开始,中国开始以5年为时间段来统筹和规划国家的发展。除1963年至1965年因对大炼钢铁和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后遗症进行必要的恢复调整,而没有纳入规划体系之外,我国至今已经编制并完成了十个“五年计划”。

  每一个五年计划的制订,都会契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经济发展需要,因而必然会带上深厚的历史烙印,并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关注每一个五年计划的产业政策
,并关注那个时代中的许多人和许多事。

  因此,本报特邀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研究所产业结构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云平博士,与我们一起回顾这十个五年中国家和人民走过的历程,并派出记者寻访那些年代里许多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同时,我们怀着真诚的期待———期待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将呈现更为波澜壮阔的发展图景。

  -一五计划 1953年至1957年

  政策·概述

  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将注意力转向经济建设,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苏联给我们带来了经验、技术以及156个建设项目。这156个建设项目成为“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发展的核心,其中97%是重工业项目。

  发展·细节

  当时,毛泽东说:我国是一个大国,世界上有的东西,我们不能样样都有,但是重要的东西,如飞机和汽车,我们就一定要有。

  1953年7月15日,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1956年9月8日,由沈阳飞机制造厂制造的“五六式”喷气式飞机试飞成功。

  “飞机和汽车,我们一定要有”

  人物·记忆

  -冯云祥(75岁,一汽集团原副总经济师)

  1953年7月,《人民日报》报道,中国汽车厂在东北某地兴建。看到这则消息时,即将大学毕业的冯云祥正在上海一家工厂里实习。不久,在填写分配志愿时,冯云祥填的是“东北”。

  同年8月底,作为学生干部之一,冯云祥带领着上海100多名大学毕业生奔赴长春汽车厂(即第一汽车制造厂)工作。

  一汽是在荒地和农田上建起来的。在“全国支援一汽建设”的号召之下,一汽建设工地上涌来了全国各地的建筑工人、技术人员和刚毕业的大学生,其中仅建筑工人就有两万多人。学习企业管理的冯云祥被分配到一汽计划处工作,白天搞预算、调度,晚上就学习俄语和技术。

  1956年7月,第一辆汽车下线。冯云祥回忆,厂里人山人海。十几辆4吨解放载重汽车停在中央大道上,披红戴花。在前往省里报捷的车上挤满了人,一些人只能坐在汽车踏板上。路上也挤满了欢呼的人们,报捷车辆行进缓慢。

  1957年,一汽开始自行研制轿车。1958年4月23日,一汽自行研制、设计、生产了中国第一辆轿车样车,命名为“东风”。1958年8月,第一辆“红旗”样车下线。

  -二五计划 1958年至1962年

  政策·概述

  这一时期,3个名词让人印象深刻:大跃进、大炼钢铁、三年自然灾害。两个错误决策加上天灾,使当时的中国经济全面倒退。关键时刻,毛泽东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开始对“左倾”错误进行修正。

  发展·细节

  “二五”期间,新中国第一个拖拉机企业在洛阳建成,生产的拖拉机被冠名为“东方红”。一辆辆“东方红”从洛阳开往中国的广大乡村,中国农耕历史就此掀开崭新一页。

  “拖拉机是个科学,不能搞大跃进”

  人物·记忆

  -苏远(88岁,中国一拖集团首任宣传部长)

  1954年初,36岁的苏远从武汉来到洛阳,从新华社中南总分社办公室主任调任洛阳一拖党委宣传部部长。

  苏远说,在去洛阳前,他还没有见过拖拉机什么样。1955年11月,洛阳一拖开工建厂。负责宣传工作的苏远亲历了整个过程。他说,当时,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祝贺,连朝鲜战场的士兵都写信回来祝贺。

  1958年,到大跃进时期,苏远回忆说,那时洛阳有一个西关机械厂,用发动机装了4个轮子,像个拖拉机的样子,开到一拖门口示威说:“我们小厂都已经生产出拖拉机了,你们大厂为什么还不生产拖拉机?”厂长回答说:“我们要生产你们这样的拖拉机,厂就垮了。拖拉机是个科学,不能搞大跃进。”

  1958年7月20日,中国第一台拖拉机生产出来了,送给了拖拉机厂旁边的唐屯村。苏远说,当时,唐屯村的村民们非常高兴,很多人跟在拖拉机后面跑。他当时还拍了照片,至今保留着。

  -三五、四五计划 1966年至1975年

  政策·概述

  此间,“文化大革命”爆发。1969年,中苏边境开始冲突不断,“战争威胁在不断增长”是当时全国上下的主旋律。这一时期的主题是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

  发展·细节

  在“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五湖四海的建设者参与了这一次大迁徙,向西部地区进发。此间的重要成就是攀枝花等五大钢铁基地的建成和石油工业的飞速发展。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人物·记忆

  -王进喜(1923年—1970年,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

  “宁可少活20 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铁人”王进喜的这句话,鼓舞了一代建设者。

  据王进喜当年的队友马继瑞回忆,他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大庆油田会战的万人誓师大会上。“当时,老队长(王进喜)站在主席台上,高举着双手。下面一万多人就跟着他一起喊,连大地都震动了。”

  1959年,王进喜作为石油战线的劳动模范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车车顶上背个大气包,他问别人:“背那家伙干啥?”人们告诉他:“因为没有汽油,烧的煤气。”王进喜后来说:“北京汽车上的煤气包把我压醒了。”

  回忆起那个年代,马继瑞印象最深的是王进喜的豪言:“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这句话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标志性语言。

  大事记

  1953年

  5月,中苏签订合作协定。

  1954年

  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通过。

  1955年

  8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工资制。

  1956年

  9月,中共八大召开。

  1957年

  4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958年

  8月,全国大炼钢铁。

  1959年

  9月,大庆油田被发现,人民大会堂建成。

  1960年

  7月,苏联单方面毁约,撤走大批专家,使250个建设项目被迫停顿。

  1961年

  11月,《人民日报》社论说,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

  1962年

  6月,中共中央决定精简城市人口2000万人。

  1963年

  3月5日,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1964年

  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5年

  11月10日,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1966年

  5月,第一批“红旗”轿车下线。

  1967年

  5月,8个样板戏开始推行。

  1968年

  12月22日,毛泽东提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

  1969年

  6月9日,贺龙逝世。

  1970年

  4月24日,中国发射人造地球卫星。

  1971年

  4月10日,中美开始“乒乓外交”。

  10月25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

  2月21日,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1973年

  7月,张铁生因交白卷而全国闻名。

  1974年

  11月29日,彭德怀逝世。

  1975年

  4月23日,中国开始压缩对外援助规模。

    10个五年的发展印记(1976至1990)

    10个五年的发展印记(1991至2005)

  相关专题:京华时报2006年全国两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