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纲要共确立39个指标经济增长速度要达7.5%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6日14:40 中国网 |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在“十一五”规划当中,确定的指标有哪些?这些指标分为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它们的实际意义在什么地方? [马凯]:
《纲要》第三章描述了九个方面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全篇定量的指标一共有39个,其中最主要的指标是在第三章的专栏二,一共有22个指标。这22个指标非常有特点,反映经济增长的只有2个,反映经济结构的有4个,反映人口、资源、环境的有8个,反映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的有8个。指标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的要求。 在这个指标体系中,最主要的、最有代表性的是两方面的指标,就是温家宝总理昨天在大会上讲的,一个是经济增长速度,GDP年均要增长7.5%,这是一个反映产出的指标,就是经过5年的努力,综合实力能够达到什么程度,国民经济这块蛋糕能做多大。 第二方面的指标就是能源消耗和减排指标。这个指标反映了投入方面的情况,就是要衡量经济总量增长了,在资源和环境上付出了多大代价,代价是大还是小?我们不能因为今天增长了,明天要为今天的增长付出更大的代价,这样的增长就不是真实的增长,甚至可能是负增长。只有既考虑产出,又考虑投入,才能综合地看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刚才我已经介绍了,把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是历次规划中的首次。所谓预期性指标,就是国家期望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来实现。政府干什么呢?政府就是要创造一个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能够发挥得更好。 约束性指标,就是在预期性指标基础上,强化了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责,是政府必须实现、必须完成的指标。 这种区分可以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的定位,有利于分清政府和市场的职责,有利于强化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共利益领域需要履行的职责,有利于规划的可操作性,也有利于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绩效考核和政绩考核体系。 对政府必须履行职责的领域,比如说能源消耗要降低、污染排放要减少、耕地保有量不能突破、社会保障覆盖率要提高等,属于政府职责的硬指标,必须进行考核,这样做可以避免盲目地追求GDP,简单地追求增长速度。 [台湾中央通讯社记者]: 我们注意到这次“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里面有一段政治表述,特别提到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请问这样一个政治表述为什么不写成“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就这个论述本身来讲,我们记得在去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率团访问大陆时,和胡锦涛先生达成五点共识,在“九二共识”中也提到“一个中国”。目前这样的政治表述,如果要推进两岸经济,甚至要达成“三通”,不仅现在台湾当局可能没办法接受,未来如果中国国民党执政恐怕也没办法接受。是不是说在未来可以看到一个比较中性的政治论述? [马凯]: 这并不是什么高深的问题,这是一个政治常识。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儿女都会把它坚持到底,这也是得到世界各国公认的一个事实,这种表述没有错,是不容置疑的! [经济日报记者]: 提起规划,经常会有人说“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请问在“十一五”期间,国家会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朱之鑫]: 在《纲要》里,特意为这个问题设置了第十四篇,也就是规划的实施篇。在篇首有一个总的原则,就是要建立分类指导的规划实施机制,主要是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就像马凯同志所讲的,政府也要通过正确地履行职责,调控和引导社会资源,合理地配置公共资源来保证规划的实施。 在这次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为了改变“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观念,应该说下了很大的工夫。特别是指标体系的设置、18个专栏,都使规划的实施有了“抓手”。对于主要是由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主要通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和社会政策等等,来建立一种利益导向的机制,引导市场的主体行为。 第二,对于主要由政府来履行职责的领域,就要通过合理地配置公共资源、政府投资等,分解、落实需要完成的约束性指标。 第三,在整个规划实施过程中,还要在规划实施的中期,对整个规划的实施进行中期评估,总结经验,改正规划实施中的一些缺点和问题,保证规划的实施。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请马主任给我们描述一下,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实施,老百姓能得到哪些实惠? [马凯]: 我们在国务院领导下编制规划时,就有一个思想,要把规划编制成老百姓看得懂、能得到实惠的规划。规划努力瞄准这个方向,它是一个以人为本的规划,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特别是要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决各种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问题,基础和前提就是要经济发展。所以这个规划首先是一个发展的规划,是一个把国民经济蛋糕要做得更大的规划。 规划提出,到2010年,GDP总量要达到26.1万亿人民币,约折合为32000亿美元,人均GDP要超过2400美元,到时候我们的综合国力就更加强大了。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老百姓能得到哪些实惠呢?就是老百姓的钱袋子会更鼓一些,就业岗位会更多一些,生活质量会更高一些,人居环境会更好一些,一些特别困难的群众受到的关爱和支持力度会更大一些。 老百姓的钱袋子会更鼓一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2010年要达到13390元,农村人均居民纯收入要从去年的3255元提高到4150元。就业岗位会进一步增加,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岗位4500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4500万人。 生活质量会更高一些,表现在方方面面,比如说吃,会吃得更好、更放心,因为农业将会生产出更多的生态、绿色、安全的食品。再比如说住,我们还将增加中小户型和中低价位的经济住房。 比如说行,铁路将新建17000公里,其中7000公里是高速铁路。农村公路,凡是具备条件的,通乡、通村的路都要建成柏油路,国家准备拿出1000亿元来修建农村公路。 再比如说,精神生活会更加丰富,受教育的机会会更多,对于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五年努力,能够大大缓解。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将迈出更大步伐。 医疗卫生体系将逐步健全。比如农村新型医疗卫生体系,去年覆盖面是23.5%,到2010年要达到80%,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加,要加大对农村医疗的支持。 昨天温家宝总理也讲到,现在的新型农村医疗卫生体系是农民自己拿10块钱,地方政府拿10块钱,中央政府拿10块钱,从今年开始,地方和中央政府各增加10块钱,我相信将来还会继续增加。 人居环境会更好一些,主要是污染物减排将降低10%,森林覆盖率将提高到20%,使我们能够呼吸到更多的新鲜空气。同时加大力度,在“十一五”期间再解决1亿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去年拿了20亿元国债资金,今年准备再拿40亿元,先解决2000万人,五年解决1亿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一些特别困难和有特殊情况的群体,他们将得到政府和社会更多的关爱。比如贫困人口要进一步减少,城镇养老保险、最低生活费标准将会随着经济的增长逐步提高,农村的“低保”制度也会逐步完善。在《纲要》中专门有一节,还提出了扶持残疾人事业的措施。 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前景是光明的,是诱人的,但是,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问题、矛盾还很多。要实现这些目标,还要靠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艰苦奋斗、扎实工作。正如温家宝总理昨天所说的,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曹卫洲]: 记者招待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光临。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