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录取名额偏心大城市 代表呼吁教育机会公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7日09:23 南方日报 | |||||||||
本报北京电(特派记者/徐林静睿达嫔虎城)何故81个北京考生就有一个能上北大清华,而河南考生的命中比例只有近三千分之一,何故大中城市的毛入学率要远高于偏远地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但却有近八成城镇居民和近九成农村居民认为教育不公平是目前教育领域存在的最大问题。本次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温俊义对当前社会存在的“教育不公平”提出质疑并提出建议:我国应尽快建立教育机会公平体制。
温俊义代表指出,当前,由于教育制度的体制性缺陷,同时由于公共教育资源不足以及教育市场化倾向的影响,在相当程度上造成了公民受教育的机会不公平。他举例说,2003年教育部宣布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当年北京市的入学率达49%(2004年达到52%),而云南省2002/2003学年的毛入学率仅8.64%。大学的本地生源比例分别是:北大17%,清华16%,北航13%,北理11%,复旦44%,上海交大47%,武大50%,南大55%,浙大61%。以2003年为例,北京市共有9万考生,但北大、清华分配招生指标,81个考生就有一个上北大、清华;而50万考生的河南仅168个招生指标,2976人才有一个上北大、清华。 温俊义代表认为,政府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清楚认识到教育机会公平对人、对社会的长远发展及整体效率的提高所起的巨大作用,否则就算教育投入再多,却无法从根本上杜绝“无视甚至歧视某些群体和地区,并且不惜牺牲这些群体或地区的利益”这种严重违背教育机会公平的现象发生。 温俊义认为应该改革的是高考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目前偏重大城市的招生名额分配,最好能够按照考生数平均分配各地招生名额。换言之,就是要相对统一高校特别是名牌高校在全国的高考录取比例。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