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委书记谈“地域歧视” 要靠发展赢得尊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04:03 京华时报 | |||||||||
本报讯 (记者张瑾) 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昨天做客人民网时表示,河南人的形象本身就是很好的,社会上一些人对河南人有这样那样的微词,原因主要是大家对河南了解不够。徐光春称,要靠发展来赢得尊重,真正使全国人民对河南有一个好的印象。 给农民工送“厚礼”
一位网友留言透露,徐光春一到北京就赶到大兴看望农民工子弟,他认为徐书记有着很深的民工情结。徐光春随即表示,“我可以送给河南在全国、在北京打工的农民工朋友们一个非常重要的礼物,就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在新的一年里,将更加关心、关注、关爱我们的农民工,而且将尽我们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力量,为河南农民工在各地打工创业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你们在工作中、生活中,遇到有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可以通过河南省在各地的办事机构,向省委省政府反映,省委省政府一定会给予你们很好的解答和解决”。 徐光春还表示,有些地方对农民工的子女在受教育的问题上采取歧视的政策,是违反国务院规定的,希望这些地方能公平对待农民工子弟的教育问题。此语一出,众网友发帖如潮,向徐书记致以亲人般问候。 “我也是农民工的孩子” “请问您是农民出身吗?如果不是,您如何了解农民?”网友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寄望甚高,他们向身为“父母官”的徐光春发出了这样的提问。 “中国人口的主体是农民,所以很多中国人的祖宗都是农民。我也不例外,我的父亲年轻的时候是浙江绍兴的一个农民,是种水稻的,也就是说他本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徐光春回忆,后来父亲从绍兴到了杭州,找了一份非常苦的活儿,做搬运工,干的都是苦活、累活、脏活。徐光春认真地说,“按现在的观念来说,我也是一个农民工家庭的孩子”。 “地域歧视”能够消除 一名网友不失时机地向徐光春“将上一军”。他问:“各地对河南人似乎颇有微词,您认为是偏见,还是自身也存在问题?如何消除?” “我首先要说明,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河南人的形象本身就是很好的,但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社会上一些人对河南人有这样那样的微词。”徐书记解释,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沟通不够,主要是大家对河南了解不够。比如说大家都知道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却不知道河南现在也是一个经济大省,河南的经济总量已经突破了1万亿元,在全国处于第5位,而且河南的工业发展也迈出了重大的步伐,已经进入了我们国家工业大省的行列,工业总量已经将近5000亿元,这对河南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他说,人们印象里贫穷、落后的河南已经在迅速地发生变化。 他也指出,真正要使全国人民对河南有一个好印象,还要靠自身的发展,“所以我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靠发展来赢得尊重。我想这句话现在已经在发生作用。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想我们一定能够依靠发展赢得更多的尊重。这是符合实际的,也是一个客观的规律”。 相关专题:京华时报2006年全国两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