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 > 正文

粤大手笔建新农村多项利好政策实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09:38 南方日报

  粤大手笔建新农村多项利好政策实施

  省财政厅厅长刘昆昨在京接受采访详解钱从何处来怎么花好钱

  本报北京电(特派记者/徐林胡键满清静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个系统工程,举凡教育、医疗、社保,再加基础设施,城市有的农村都要有,无论哪一项都是一笔巨大的投资
。钱要怎么花,新农村怎么建,“十一五”广东农村“钱”向谁要?全国人大代表、省财政厅厅长刘昆昨日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每年补贴31个亿,农民种粮不交税少了55亿的负担……

  “

十一五”今年开局,一项项利好政策的实施让广东农民相信,农村的明天将焕发新貌。

  “十五”:

  支农资金480亿,农民工资性收入增加

  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国前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业发展是两个概念,前者是个系统工程”,但支农投入却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省财政厅厅长刘昆介绍,“十五”期间,我省用于支农的资金达到480亿元,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格局开始形成,全省各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明显进展。

  农村发展,钱揣到了农民口袋才是最实在的,据有关部门统计,“十五”期间,全省农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1000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421.8亿元,年均增长3.4%。农民人均收入打破了多年徘徊的局面,实现了较快增长,从2000年的3654元提高到了4690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年均增长5.1%。其中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37.3%上升到2005年的54.6%。

  “工资性收入的增加,说明了农民正在享受城镇化带来的好处,为农村进一步进行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结构调整打下了基础。2005年,广东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六成以上,随之而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将成为建设新农村的重点。”2000年以来,广东新增培训农村劳动力247.5万人。刘昆介绍,近年来,我省连续安排了两个培训农民的工程,今年将完成1万人的培训工作。随着农民就业能力的提高和进城务工经商环境的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构成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事二三产业的比重比2000年上升了近7个百分点,达到一半以上。

  农民更为关心的教育卫生事业也是卓有成效,2002年到2005年,省级财政对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资金达到86亿元。农村

社会保险逐步建立,全省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由几年前的不到四分之一提高到去年的一半以上。

  “再加上去年实现的全省废止农业税,可以说,新农村建设广东走在了全国前面。”刘昆如此评价。

  “十一五”:

  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一项,每年就要支出31个亿

  新农村建设前景可以预期

  “多予少取放活”,给农民更多利益,减轻农民更多负担,刘昆谈到,“十一五”期间,我省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要继续培养新型农民,要完善社保体系,要让农民看得起病,上得起学,更要在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基础设施上下工夫。在“十五”的基础上,广东“十一五”的新农村建设前景是可以预期的。

  按照我省制定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所安排的农村建设工程重大项目有11项,估算总投资约490亿元,“十一五”期间投资约310亿元。公路、电网、供水,大中型灌区的骨干渠道、中低产田改造、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农村沼气示范工程……“‘十一五’期间,全省要建立30万个沼气池,解决60万户农民的用气问题,积极创建生态文明村镇。”

  在此基础上,“十一五”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也有个显著的加快,“充分发挥城市文化和公共服务的优势,鼓励和引导城市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把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纳入各级财政的支持范围”,这些都是广东“十一五”的主要任务。“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一项,全省每年就要支出31个亿。”

  再加上2007年前基本完成全省农村贫困农户危房改造任务,废止农业税,又将为农民减少55个亿的负担,一项项实惠算下来,财政及各界对农村、农民的支持不可谓不大。

  刘昆谈到,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去年底,广东农村已经实现“低保基本覆盖全省”,“十一五”,广东要继续完善,“让农村和城市一个样”。

  听了这么多利好,作为洗脚上田的企业家,全国

人大代表苏志刚看了政府工作报告后称“心情倍感兴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成为广东农村发展新的起点。

  图: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热情高涨。图为湛江东海岛试验区东山镇龙池村村民踊跃捐款。

  李满青王一鸣陈菊香摄

  相关专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