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寨到华西村:中国农村40年来建设历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10:19 南方新闻网 | ||||||||||||||||||||||||||||||||||||
《南方周末》编者按: 我们的目光今天投向农村,投向大地,投向在这广袤大地上实践梦想的人。 当中央第8个一号文件如期发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国家战略,视野中熟悉的土地,今天看来如此新鲜而充满活力,它承载着中国城乡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稳定的希望与梦想。 所有的梦都要靠人实现,而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一直不乏心怀改变农村面貌的热望,投入精力和智慧,破解“三农 ”问题的探索者。 《南方周末》今日特别推出一组专题报道,探索中国近百年来农村建设的实践者的历史轨迹。 此次新农村建设,中央强调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也就是说,新农村建设要在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的基础上进行,要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所以我们选择了这样一些人物,无论是八十年前走入乡村的知识分子晏阳初、经历了“精神战胜物质”梦想的郭凤莲、为农民减负呼吁的李昌平、尝试共产主义思想治村的王宏斌、带领村民使华西村发生巨变的吴仁宝、成功组织了农民协会的郑冰……还是推动了分田到户现在又想“合作”的小岗村农民,我们认为,他们曾经和现在的各种努力,无论成败大小,无论成熟青涩,都为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思想和实践的珍贵资源。 新农村建设需要更多的人去参与,包括农民自己,也包括更多怀有梦想的人,而因地制宜建设新农村的思路,给广阔的大地提供了如此之多的可能性。来源:南方周末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