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7亿引路8万亿建设新农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16:45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李明三 王世玲 北京报道 3月8日,湖北嘉鱼县牌洲镇庆丰村农民陈名国一直在等着记者的电话。去年他因农业税减免接受过记者的采访,当时湖北省减免了每亩140多元的农业税,陈一家12亩地,直接
这天下午3时,人民大会堂一楼新闻发布厅,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和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就新农村建设问题接受中外记者采访,中央财政3397亿支农资金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当记者把会议情况转达给陈名国时,他说,“希望这笔资金真正落到实处,让我们农民得到更多看得见的好处。” 今年,他准备给新承包的6亩渔塘追加5000元投资。“有了固定项目,信用社愿意给我们贷款了。”他说。而更主要的是,中央的惠农政策给他鼓起了投资的勇气,而农业税的减免也扩大了他的投资能力。 3400亿元财政投资路径 今年中央支农财政的增长幅度是前所未有的。 1998~2003年,中央财政直接用于三农资金的支出累计为9350多亿元。2004年为2626亿元,2005年达到2975亿元,2006年计划在这一基础上新增400多亿,达到3397亿元。 “这个数字比上年增长14.2%,占总支出增量的21.4%。”朱志刚说,“今年总支出增量的五分之一强用到了农村。”中央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决心之大,可见一斑。 3397亿支农资金投到什么地方?这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 “农村的公共设施建设和文化建设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安徽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李远行期待支农财政优先解决好这两个问题,这样一可以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二可以培育农民的自主行动能力。 这笔资金中的很大一部分通过转移支付用来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朱志刚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取消农业税以后,8亿农民因此受益1250亿元,人均受益140元,而中央财政却为地方增加了转移支付782亿元。 此前,有学者估计,地方政府因为农业税减免造成的财政缺口高达1700亿。为此,2006年中央对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初步安排1259亿元,比2005年增加238亿元;对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200亿元,比上年增加41亿元;另外增加对财政困难县“三奖一补”资金60亿元,总额达到210亿元。 另一项重头支出是农村义务教育。据朱志刚透露,“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一起,准备增加2182亿元投入,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其中中央新增1254亿元,地方新增928亿元。这些投入用于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补助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的长效机制。2006年,中央财政预计拿出780亿,新增102亿元,地方财政预计新增38亿元。 农村合作医疗支出也是很大的一块。按照新的计划,今年合作医疗试点将覆盖40%的农村,明年争取达到60%,在2008年全面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而从2006年开始,政府对农民参保的补贴标准也将由过去的20元提高到40元。朱志刚说,仅此一项,中央财政今年对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就达到了47亿,是去年的7倍多。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国家的重点投资对象,国家发改委对投资方向和项目选择早有安排,今年将集中力量办好“水、气、路、电”这四件事。中央财政安排40亿元,重点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杜鹰说:“这个数字比去年翻了一番,将解决2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而农村能源投资方面,发改委也准备了25亿元,比去年增长了1.5倍。 农村公路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金人庆此前曾表示,中央财政初步安排253亿元,争取到2010年前,全国所有乡镇和90%左右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东中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路(水泥路),西部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而杜鹰证实,今年准备安排国债和车购税资金170多亿元,用于改建新建18万公里乡村公路。 多部委协力推动 “以前的支农资金也不少,但效率很低。”中国社科院农村研究所所长张晓山说,支农资金是通过各个部门,分口垂直往下走,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跑、冒、滴、漏”和交叉重复。而这,也是一个长期困扰国家财政投资的问题。 “在资金来源解决以后,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投入和转移支付的渠道是否畅通。” 李远行也持同样观点。他认为,多渠道意味着多头管理,容易引起相互扯皮和影响统一规划,另外也更易滋生腐败。 据财政部官员透露,中央财政涉农资金的支出项目包括建设投资(国债资金)、农业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林水气等部门事业费、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水利建设基金、农业税灾歉减免补助、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农产品政策性补贴支出、农村中小学教育支出、农村卫生支出、农村救济支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等15大项,涉及的主要部门有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扶贫办、教育部、水利部、林业局、卫生部、民政部等,极难进行统一的协调管理。 如何加强资金监管,规范支农资金拨付渠道和环节,确保资金落实到位? 朱的回答是,一律采取国库集中支付的制度,把资金直接支付给用款单位,同时建立财政性资金的追踪问效制度。“资金拨付和使用以后,财政部门、发展改革部门、监察部门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采取果断措施予以纠正,保证支农资金能够真正落到我们所需要支持的农业项目上去。”他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工作部部长韩俊建议,逐步改变财政支农资金渠道多、分类不合理的状况,适当归并设置支农资金,突出财政支农资金的公共性。他给出了初步政策考虑:把财政资金分设为六大类,即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类资金、抗灾救灾类资金、生态环境建设类资金、结构调整类资金、管理服务类资金、农村发展类资金。 “在目前机构和职能还不能进行大调整的情况下,对现有财政支农资金进行整合,不失为一个比较有效的资金配置途径。”韩俊说,在适当归并资金分类的基础上,近期可以考虑通过打造“项目”或“产业”平台实现资金整合。 还有人建议在现有体制下,支农资金应该在县这一层上进行整合,统筹使用。李远行则建议模仿税费改革中的良种补贴方式,由中央财政委托省财政直接划拨,建立专项帐户。 “不在乎谁来统筹,而在于钱给的过程中要有透明化、公开化、制度化的机制。”张晓山认为,之所以中央支农资金效率使用低下,原因在于很多专项资金是随意性的、不透明的,存在暗箱操作,有必要对此进行制度化设计,确保透明、公开,而解决的核心是,从老百姓需要出发,对需要进行量化,按需投资。 8万亿建成新农村 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到底需要多少投入?中央财政投资控制到什么规模比较合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程国强给记者作了一个大概的估算。 “一个行政村要修得像模像样,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投资需要1000万,全国大概有60万-70万个行政村。所以,固定资产投资至少是7万亿,平均得8万亿。”他说,如果按10年来建设新农村,那每年对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应该是7000亿-8000亿左右。如果按20年计算,每年至少投资4000亿左右。 即使按照这个计划,农村的投资需求仍处于弱势。有专家分析,现在我国投资格局是,每年7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占了6万亿,农村仅3000亿。在中国农村巨大的投资需求面前,中央财政3300亿的支农资金显得捉襟见肘。 “政府资金要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张晓山说,政府投资只是一个方面,关键是以此为杠杆,动员全社会参与,拉动民间资本和信贷资本的投入。 以农村义务教育为例,中央政府期望总投入达到400亿元,但有学者估计,这一投入至少需要1200亿~1500亿,缺口由社会资本来弥补。在这方面,政府投资的放大效应也是最明显的。山西临汾市乡宁县的大部分村镇,适龄儿童今年都已免费入学,有些村子五六年前就已由村委会实行了免费教育,这几年,学校建设也有很大改观,而资金绝大部分来自社会公益赞助。 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据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预计,从现在就开始,每年投入需2700亿人民币。但是中国民族证券分析师赵大昕分析,农村基础设施如水利电网改造等,因为布局、规划需要时间,社会投资在年内不会有很大的改变和体现。 中央财政支农投入一个直接的后果是,凡是涉农的产业部门都会受益,这些行业包括食品加工、基础设施等原材料行业。娃哈哈集团今年有意进入农产品加工领域,董事长宗庆后准备在两会后直赴包头考察奶源基地。他估计,由于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娃哈哈今年的经济增长可望达到40%。 “由于新农村建设,在今后5到10年产能过剩的行业将会开辟新的消费渠道。”程国强说,产能过剩的行业如水泥钢铁,都会面临新的机遇发展期。 “中央财政的投资效果需要长时间来体现,国家农业领域将整体性受益。”中国民族证券分析师赵大昕说,“在一两年内有效果的应该是相关产业如基础设施、市场资料类的生产企业。特别是水泥、钢铁会在近期有较大的拉升。”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