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人大代表话教育:一个普通农户的教育支出清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20:32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张晓晶、丁锡国、李亚杰)李安国,山东省一个欠发达县的普通农民,2005年的家庭账单上又出现了赤字,而出现赤字的原因只有一个——供孩子上学读书。

  45岁的李安国夫妇有三个儿子,分别是21岁、19岁、17岁。大儿子上了一年大学,花了1万多元,上不起就退学了,只能出去打工。二儿子去年考上大学,一开学就交了将近9
000元,向亲戚朋友借了3000元,又从农信社贷了5000元,才把这笔钱凑齐。三儿子上高中一年级,去年开学交了2000多元,其中学杂费1350元,书费、材料费480元,最后交完钱只剩下50元生活费。

  如果没有沉重的教育负担,李安国的日子基本能维持收支平衡。他平时在外面打工,一年可以收入五六千元,是家里的经济支柱。妻子在家养猪、种地一年收入两三千元,全家总收入七八千元。可是,为了供孩子上学,李家年年欠债,到目前为止欠款达到2.5万元。李安国说:“三个儿子很争气,高中都没拿择校费,已经是花费最少的了。现在两个孩子上学,一年需要1.5万元。” 为了供三个孩子上学,李安国夫妇多年来除添置了一台电视机以外,别的家什儿什么也没置办,生活省得不能再省。平时自己种点菜,腌点

咸菜,只有过年才吃肉。对于李安国的教育支出情况,正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王元成代表说,这种情况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都存在,学费对农民来说确实是个沉重的负担,为了供孩子读书,一家人节衣缩食很正常。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中的调查显示,子女教育费用排在居民消费的第一位,而中国
人民银行
2004年第四季度关于“储蓄目的”的调查显示,排在第一位的仍然是“攒教育费”。

  对于孩子的教育成本,政府和家庭应该怎样分担?家庭应该承担多大比例才合理?刘岩代表说,义务教育是公共产品,非义务教育是准公共产品,义务教育应由政府提供,非义务教育应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近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比例事实上呈下降趋势,老百姓承担教育费用的比例却在上升。在农村,由于政府行为不到位,农民不得不承受了相当多的教育负担。教育费用的持续攀升大大强化了居民的储蓄愿望,影响了城乡居民家庭的消费倾向,这也是我国农村消费启动不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完)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