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兼顾GDP和幸福指数彰显以人为本发展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3日02:46 辽沈晚报

  从苦求GDP到“热恋”幸福指数

  在今年的两会上,GDP与幸福指数的关系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反映出人们对当下中国发展取向的重度关注。回顾20世纪60年代的发展观,“苦求GDP”成为一种普遍情结,显示出当时对于发展或现代化的一种极具历史局限性的理解。这种发展观把发展视为一种经济现象,把现代化过程理解为物质财富增长的单维度过程,“苦求GDP”的实质,就
是唯效率主义或独尊经济指数的发展取向。

  经由这种“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一些发展中国家实现了本国经济增长的加速,然而,却导致了诸多非意图性的不良后果,最突出的有:国民教育、就业保障、社会福利、医疗卫生、文化建设等与人民

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社会发展领域被当作所谓“经济增长的代价”受到一定程度的忽略,正是这种有增长、欠发展的现象,引发人们对以往的发展观进行反思。

  基于对以“苦求GDP”为特征的发展观的检讨,人们逐渐放弃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而倡导一种综合取向的发展观,它强调发展不能只理解为一种经济增长结果,而应看作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之间协调进步的综合成效,兼顾效率与公平则成为所要奉行的一项基本原则。

  进入综合取向发展观阶段,实现了从注重物到注重人的转变,人的发展已成为发展的中轴目标。进入人本取向发展观的阶段,“以人为本”这一发展的基本原则在发展指标上的具体表现就是对“人文指数”的关注,而幸福指数可以说就是这种“人文指数”的体现。

  经济条件是影响人的幸福程度的基础因素。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诸多其他因素,如健康的身体、稳定的工作、美满的婚姻、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对于人的幸福程度的影响力不亚于收入的高低、财产的多少等经济因素。经济增长只是手段,而人的幸福才是目的。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民幸福的最大化。

  因此,对于致力于把人民幸福作为发展宗旨的中国而言,在发展理念和发展决策中就不能不将人民的幸福程度作为检验社会发展成就的关键标准。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有必要开展两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建立一个全面而科学的测量人民幸福感受程度的指标体系;其次是,以此为基础,在制定发展规划时,不仅确定GDP的预期目标,也确定幸福指数的预期目标,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

科学发展观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