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探访北京工地 了解农民工最真实状况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3日06:35 中国青年报 | |||||||||
3月12日,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和全国政协委员韦云隆来到北京某建筑工地,看望在这里工作的重庆籍农民工。本报记者 赵青摄 本报记者 李健 潘圆 握手,戴上安全帽,系好安全扣,沿着农民工平时工作的路线走一走。 今天下午,五六级的北风,让北京的气温骤然下降。来自重庆的人大代表韩德云和全国政协委员韦云隆,在大风中赶到北京东三环的一处建筑工地——他们希望在两会闭幕前
“一个月能拿多少钱”、“伙食怎么样”、“老婆孩子一年能来几次”……农民工的生活情况,韩德云和韦云隆问得很细。 一位姓满的农民工说,在这里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工资,自己花掉一部分,还能往家里寄1500多元。农民工高兴地拿出自己的手机说,这里80%以上的农民工都买了手机,跟家里联系非常方便。 问及业余生活,农民工说,工作20多天就能休息几天。“天安门和长城都去过了,买东西也很方便,就是有点堵车。” 来工地的前一天,韦云隆专门同重庆籍的部分老板座谈,这些人当年也都是农民工。大家反映了一些“歧视性政策”,比如“没有城市户口,安装固定电话还要找当地人担保”等等。 两位代表委员把“政府提出对在城市有固定工作、固定住所的农民工通过一定渠道可以逐步转化为城市居民”、“全社会都要帮助农村发展建设新农村”的好消息带到了工地。一位姓陈的农民工说:“这样的政策让我们感觉到城市的宽容,不过我更愿意带着钱和技术回家乡,我们赚钱就是为了供孩子读书,让他们将来有知识、有文化。” 亲眼看过农民工们的生活、工作环境之后,韦云隆委员感觉比自己想像的要好很多,也放心了很多。 本报北京3月12日电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