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委员建议加强培育社会中间阶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4日01:38 信息时报

  我国收入分配呈“洋葱型”结构 委员建议应加强培育中间阶层

  时报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 王道斌 蔡民) 目前,我国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使社会阶层结构不尽合理,形成中下阶层占大多数、中间阶层不很明显的“洋葱型”社会阶层结构。而且阶层之间没有顺畅的流动机制,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有不利影响。针对这一现象,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秘书长赵桂英建议,应通过
加强培训、提高低收入者素质等方式着力培育中间阶层。

  九类人员构成低收入阶层

  赵桂英委员表示,根据调查,目前我国低收入者大体包括农村贫困人口、城市低保人员、在岗职工低收入人员、不能取得法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城镇职工、停产半停产企业职工、企业改革中获得低补偿并与企业脱离劳动关系人员、退休较早人员、失去土地并没有得到保障收入的农民、城镇特殊困难人员等九类人员。这几种人,属于我国社会阶层的弱势群体,收入水平都比较低,有的甚至没有收入,生活极其困难。为进一步优化社会阶层结构,政府应适当加强对社会中间阶层的培育工作。

  应提高工资培育中产阶层

  赵桂英委员指出,要培育好我国的中间阶层,首先应从提高低收入者的工资水平入手,因为工资是收入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各地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合理提高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并根据经济的增长情况适时提高。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研究采取措施,促使企业适当提高职工工资总额在增加值中所占比重和职工各种福利待遇,坚决抵制分配领域中的“重资轻劳”现象,抵制“以少给职工发放工资而降低企业成本”等剥夺职工劳动价值的行为。同时,要尽快解决好拖欠职工工资(生活费)、保险(含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金、集资款等问题,解决好国企改革的历史遗留问题。

  适当给低收入者政策优惠

  要教育引导社会各阶层认识到提高素质,增强才干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基础,是增加收入的根本。赵委员表示,应该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中等教育,特别是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使城乡劳动力掌握脱贫置富的真本领。当前,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首先是贫困农民的培训力度,加大对低收入职工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帮助他们掌握市场需要的就业、创业技能,为他们更好地就业、创业提供更多的岗位和更优惠的政策。

  编辑点评 “洋葱”变成“橄榄”又能怎样?

  李龙

  针对我国中下阶层占大多数、中间阶层不很明显的“洋葱型”社会阶层结构,有委员建议应通过加强培训、提高低收入者素质等方式着力培育中间阶层,以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

  这当然是个很不错的建议。中间阶层多了,意味着多数人都进入了相对富裕的生活,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而且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是一个“橄榄型”的社会,中间阶层应该是主流。因而,由“洋葱型”社会变成“橄榄型”社会,也是进入

和谐社会的必须。

  然而,委员可能忽视了,即便有那么多人进入中间阶层,但是假如我们的社会保障机制还没有改善,我们的社会公共产品投入还是那么可怜,那么就是进入了“橄榄型”社会,所谓的中间阶层也还只是停留于名义上的概念,在一场大病面前,我们的中间阶层都会被打回原形。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一个年收入近10万元、并拥有两套房产的、曾被人羡慕的家庭,因妻子患病住院而几乎耗掉家中全部财产。年入10万在目前的中国,绝对算得上是中间阶层了,可是一个中产家庭仅仅因为一场病就返贫跌入社会底层,不仅折射出我国中间阶层的脆弱,也意味着我国目前还缺乏中间阶层发展壮大的政策土壤。

  中间阶层的脆弱是现有中产家庭的共性,它预示着我们的中间阶层抗风险能力较低,用当前流行的术语“幸福指数”来衡量,只怕数值是相当地低。生场病,买套房,有个孩子上大学,这些都可以将中间阶层打回到贫困阶层。因而,所谓的中间阶层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变数。

  事实上,我们现有的社会机制不但保不了中间阶层的幸福,而且还缺乏一个由中下阶层迈向中间阶层的政策诱导和社会通道。像委员列出的九类低收入阶层,应该说在社会阶层中还占有着相当大的比例,但是在如何将这部分群体培育成中间阶层上,显然并不是委员所说的那么简单。比如说提高工资,企业利润涨了好多倍,工人工资仍然停滞不前,这已成了惯例;再比如越来越引起人们注意的“贫富代际转移”现象,表明由社会底层进入中间阶层,还有着种种难以逾越的非人为鸿沟。

  壮大中间阶层有必要,但是增强中间阶层的抗风险性也很重要。否则,由“洋葱”变成“橄榄”,只不过是个数字游戏而已。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