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网上议政传递民意:推动网上沟通渠道良性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10:38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15日电 最新一期的《瞭望》周刊载文称,网上议政作为一种新颖的议政形式,在中国尽管犹如一个刚出襁褓的婴儿,但其对中国政治的影响,对改善政府治理的积极作用,正在引起各界的重视。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郭良认为,网上议政传递了一种公众的意见,不能轻视这个平台的作用。但同时也不能夸大它的作用。

  郭良对中国的网民和互联网的使用状况有着多年研究,从2001年起开始主持“互联
网在中国的使用及其影响”研究。他说,中国网民的数量虽然超过了一亿一千万,但依然只占全国人口比例的不足10%,而这其中只有44%的网民使用论坛,29%使用博客,至于真正在这些舆论平台上留言的人比例就更小了。“(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公众的想法,但作为舆论监督是有偏差的。他还提到,互联网上每天有大量信息迅速更新,为了吸引眼球,有的人会发表偏激的言论,“尽管不一定代表他的真实想法”。

  郭良从专业学者的角度指出,舆论是公众的意见,很难单纯通过网络来了解,还需要很多其他手段,比如“进行科学的民意调查”等等。

  

人民网总裁何加正认为,网上议政带来的舆论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给政府改进工作、制定政策提供了部分依据。但是他强调,从党和国家的大局出发,从团结稳定出发,如何处理各种关系还需要探讨。

  新华网总裁周锡生说,网络主要是沟通交流的渠道,舆论监督必须建立在事实正确的基础上,一定要分清是非,事实要准确清楚,要本着对社会、对当事人高度负责的精神来做这件事情。

  国务院网络管理部门的官员提供了一个实例:一位网民在某论坛上发帖,称其所在小区安装防盗门时,当地部分公安人员存在不正之风。这个信息很快被网络管理部门发现,并转给当地主管部门,由当地监察机关迅速进行了核查,不正之风得以及时纠正。但之后,这位网民不恰当地理解了舆论监督的涵义,不断在论坛上提供一些捕风捉影的信息,经查纯属子虚乌有。这种缺乏自律意识,无视社会责任的轻率行为既浪费了政府的监察成本,又伤害了网络作为沟通渠道的声誉。

  文章指出,网民在互联网上的活动正是整个社会活动的投射。郭良说,网络是大众的,反映了平均水准。公众舆论是平民化的,涉及到整个国民的素质。

  文章指出,时下,网上议政平台的准入门槛低,只要把一台电脑连上互联网,任何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由于虚拟平台具有的匿名性和私密性,这种传播活动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但不管是什么样的网上传播,只要过程是公开的,对象是公众的,也就等同于在现实的公共场合发表言论,就应当遵守公开发言必须遵守的道德和法规,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接受采访的官员和专家在肯定互联网成为重要的沟通渠道的同时,也认为有必要对互联网进行适当的管理,“这在任何国家都一样”。周锡生说,网络建立更加便捷通畅的沟通渠道,推动问题的解决,为国家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既然这个渠道已经建立起来了,我们就要更好地使用这个渠道,大家共同来维护好这个渠道。

  文章说,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各大新闻网站对网上舆论的管理和引导已经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办法,除对发言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审核之外,比较常见还有依据特定内容设置讨论主题,提供新闻事件让网友评论,突出有见地的网友帖子,邀请嘉宾与网友交流等等。这些措施为网民提供了一个热闹健康的言论环境,极大地推动了网上沟通渠道的良性发展。

  何加正说,邀请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就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网友提问题,由嘉宾作解答,就把更多的人吸引到关注更高层次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话题上来,使大家能够比较理性地对待一些问题。(董瑞丰 杨桃源)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