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香港台北上海列2005中国城市竞争力前三(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0日11:57 中国网
香港台北上海列2005中国城市竞争力前三(实录)

2006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2006年3月20日上午9:30 ,2006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三层会议室举行,会议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主持。以下是发布会实录:

  要点导读:

  中国200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前20强依次是香港、台北、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高雄、澳门、新竹、基隆、杭州、宁波、苏州、台南、天津、厦门、大连、无锡、沈阳、青岛。

  深圳、杭州、上海、北京、厦门、广州、昆明、大连、南宁房价相对于竞争力来说太高了。

  [谢寿光]: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闻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06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讨会现在开始。

  在会议正式开始之前,请允许我介绍今天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全国人大常委、著名经济学家陈佳贵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学研究所所长裴长洪,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同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所长任兴洲女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王延中博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永川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副所长何德旭,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还有《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报告主编、中国著名的城市竞争力专家倪鹏飞博士和刘彦平先生。让我们对专家们出席本次会议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这次发布会得到了全国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包括中央电视台一套、二套、四套,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深圳商报、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中国新闻周刊、中国工商、半月谈、中国网等以及香港媒体的广泛关注,他们都出席了今天的会议,在此我们对各位新闻界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大家能分享2006年城市竞争力最新的资讯。

  另外,这次会议还有一些领导和教授们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出席会议,他们是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研究局李连仲局长,科技部科技促进中心主任王元、经济所所长李扬,城市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中国社会科学院工经所所长吕政等等。还有香港和澳门的专家,由于工作的特殊情况未能到会,但是他们都对2006年版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的发布表示热烈的祝贺,在此我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城市竞争力作为我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皮书系列之一,已经成为一个引起国内外,无论是决策部门还是社会各界都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的成果,成为整个皮书系列里最重要的品牌之一。2006年版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与往年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相比,有很多新的内容和新的视角。所以,今天我们召开发布会和研讨会,把它的内容与大家一起分享。

  现在请陈佳贵副院长讲话,大家欢迎。

  [陈佳贵]: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以及新闻界的朋友们,今天我们大家聚集在一起,举行2006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的发布仪式暨城市竞争力的研讨会,首先我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我院的财贸所,向城市竞争力报告科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这么多关心城市竞争力研究的领导、专家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我们采取了联合攻关和长期跟踪的研究形式,所谓联合攻关就是不仅有我们社会科学院的学者、专家来参加,还邀请了很多专家参加,比如说国家统计局等等。课题组对城市的发展进行研究,深入地开展实际调研,每一年都推出一份有份量的城市研究成果,对中国城市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我们这次发布会通过新闻界朋友们的介绍,在各个城市引起了非常好的反映,因此这是一项非常值得肯定和鼓励的工作。

  我也很高兴地注意到,2006年城市竞争力研究的对象,覆盖了中国两岸四地的200个城市,不仅是内地的城市,还覆盖了港澳台。对两岸四地城市之间增加相互了解十分必要,同时对两岸四地经济交往和交流也是很有意义的。

  现在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出现了两个值得重视的现象,一方面城市已经进入快速集聚的加速期,另一方面城市也开始进入逐步扩散的新阶段,城市自身要又快又好地发展,要更好地带动区域经济,要支援农村地区的发展,城市必须切实转变发展模式,城市不能也不可能依靠大量的资源和廉价的投入来维系发展和支撑竞争。

  城市发展必须要发挥和培育自己的优势和竞争力,统筹城乡发展,城市主要不是大规模地增加建设投资,而是发展医疗、教育、住房、交通等等事业,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市民素质,改善商务环境,发展现代服务业,为该区域和农村服务。要营造创新的环境,建设国家和区域自主创新的基点和龙头,支持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竞争,带动区域和农村发展。加快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在2006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提出的这样一些现实性和前瞻性的问题,关注这些问题,无论是对理论研究还是对实际部门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或者启发作用,值得我们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不仅有效地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迅速地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水平和居住面积以及城市的面貌。但是,近年来住房价格偏高,住房供应结构不够合理,部分城市房地产过热,影响市民生活和总体经济的发展,这也是一个大家在热烈讨论的一个问题。

  这些问题是我们前进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是在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也与制度管理、城市和专业不够成熟有关,因此我们应该群策群力,深入系统地来进行研究,以便尽快地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可靠的法制体系、有力地监管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有合理地税收体系等等,来保证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2006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也将房地产作为一个年度的主题来进行研究,其中提出的一些问题也很值得大家来沟通和探讨,尽管研究者们做了很艰苦的努力,但我觉得由于数据、时间和力量的限制,报告不可避免会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不足。所以,今天大家在这里召开研讨会,希望大家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提出批评和建设性的意见。

  谢谢大家。

  [谢寿光]:

  感谢陈院长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现在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所长裴长洪博士讲话,大家欢迎。

  [裴长洪]: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欢迎大家来参加2006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的新闻发布会,并且向各位专家、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长期支持这项研究,关心追踪报道这项研究成果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的年度城市竞争力报告,通过课题组成员一年的努力,凝聚了很多的辛勤劳动,今天向社会发布,我代表研究所向他们表示祝贺。

  今年的城市竞争力报告,就像刚才陈佳贵副院长说的那样,有一些新的视野。首先把房地产作为城市经济的一条主要线索加以追踪研究,其次城市竞争力报告增加了两岸四地9个城市的评价,第三科技创新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加入到研究的框架里。

  新的视野、新的视角也带来了一些变动,所以我估计新闻发布会以后以倪鹏飞为代表的小组会面临一些新的社会舆论的压力,因为加了这几个城市以后,城市竞争力的排位会发生变化,所以他们可能会面临社会上的询问和压力。

  在这里我要加以说明,他们对城市竞争力的排序,是依据研究体系分析框架所形成的研究成果,是一项学术成果,不具有行政的权威性。同时也不是一般的社会普遍标准,对这项成果的报道和使用需要有分寸,需要各个媒体正确理解。这是一项研究成果,不具有行政的权威性,也不是一般的社会标准,这样才有助于我们把这项研究深入下去。这项研究今后还需要不断完善,不断地加以新的补充,才能把这项研究成果尽量科学化,才能够真正使城市竞争力的报告有利于提高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水平。

  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谢寿光]:

  感谢裴长洪所长。现在进行这次会议的主报告,有请倪鹏飞博士,大家欢迎。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