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普京访华专题 > 正文

中俄关系处历史最好时期 共同关切拉近两个大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08:3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22日电 《瞭望》周刊刊载文章称,在中国的“两会”之后,世界将再次聚焦北京,共同见证中俄“携手共进”的又一重要时刻。中国和俄罗斯互相举办“国家年”活动,是中俄关系史上的一个创举,将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信任,进一步推动双边务实合作,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文章说,3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将抵达北京开始访华,并与胡锦涛主席举行中俄
首脑定期会晤。这是2006年中俄高层领导首次会晤,两国元首还将参加“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中俄双方发表《联合公报》并签署一系列双边合作协定。3月22日,胡锦涛主席与普京总统将共同出席“俄罗斯年”的开幕仪式,持续一年、涵盖多领域的“俄罗斯年”的约200多项活动随后陆续展开。

  文章指出,普京入主克里姆林宫后,中俄关系持续稳步发展。在中俄领导人共同努力下,创建了政治互信、经济互补、安全互利的新型国家关系。尤其2001年7月双方通过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把两国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愿望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2004年10月,普京总统访华时双方签署了《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使中俄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标识两国完整的边界线。这些里程碑式的举措,为中俄关系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说,目前中俄关系已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文章说,此次会晤,中俄首脑重在推动务实合作。尽管中俄双方政治关系不断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走向成熟,但两国间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已签署的一些框架性协议有待于进一步落实,双方的合作空间仍然很大。普京在2006年年初点评中俄关系时指出:“2005年已经过去,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个双边关系当中充满着新的契机,并且为将来两个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章指出,在国际领域,首先是加强双方在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和地区安全方面的合作。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俄两国共同面临着世界经济、安全、包括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新挑战,这为两国加强国际领域和地区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双方合作的重点,一是在推动裁军与军控领域、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和打击恐怖主义,以及

联合国改革等方面需要加强合作;二是继续在联合打击走私、贩毒、贩运武器、非法移民、经济领域犯罪及其他跨国有组织犯罪方面进一步加强警务执法合作,以及预防和消除紧急情况方面的合作。

  其次,中俄今后都立足于在亚太地区共同发挥大国作用,重点加强在地区热点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普京进入第二任期后,将以积极推进与亚太大国合作带动远东地区发展作为其实现强国战略的重要步骤。他明确提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正在成为最活跃的中心,有必要把旨在同该地区加强关系的外交路线同俄罗斯的内政课题紧密联系起来。特别是外交要为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开发服务。”

  文章同时指出,但由于东北亚地缘政治形势可变因素多,尤其是日美两国有意联手引导未来地缘政治格局,而俄罗斯仅靠核威慑这张王牌,是不可能在今后20年到50年时间里既保持远东地区的国土安全、又能在东北亚地缘政治形势变化中拥有一定发言权的。因而,俄积极主张与中国共同创建亚太地区安全新秩序,参与构建亚太地区安全机制进程,关注和解决地区热点问题自然成为中俄合作的重要方面。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今年2月26日在莫斯科接受中国各大新闻媒体记者联合采访时说,俄中在寻求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朝核问题上进行合作十分重要。

  文章说,俄罗斯自2003年开始参加解决半岛问题“

六方会谈”后,一直发挥积极作用,中俄双方的共识也越来越多。去年11月19日,俄总统普京在与韩国总统卢武铉会晤后暗示,如果朝鲜弃核,俄罗斯可考虑在“六方会谈”框架内向其提供
天然气
。今年初,俄又明确表示,“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将“六方会谈”继续进行下去,直到朝鲜半岛无核地位、美朝关系正常化等问题得到全面解决”。目前,如何争取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成为中俄两国考虑的重要议题。

  第三,共同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务实合作。由中俄主导的上海合作组织已成为一个极具分量和极其重要的地区组织,其成员国总面积300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欧亚大陆的3/5;人口14.89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4。该组织正在变得愈来愈富有影响力。

  但上海合作组织目前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本身的定位问题,各成员国对其职能和职责,以及发展前景的看法还存在一些差异;二是组织机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等等。去年7月,俄罗斯总统助理普里霍季科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阿斯塔纳峰会后曾对媒体表示,上合组织急需解决一系列新任务,包括建立联合快速反应部队和相应的“快反”机制。这些工作都需要中俄双方努力合作来解决。(刘桂玲)

  相关专题:普京访华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