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打球 中日踩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0日15:53 新世纪周刊 | |||||||||
-本刊记者/张凡 中、美、日是个不平衡的三角,中日双边关系最弱,破坏了三国间的稳定 时过境迁,重温“乒乓外交”对中、日、
美三国都有着新的意义。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美国外交研究室主任李晓岗、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对外关系研究室 主任金熙德和中国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周永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新世纪周刊:重温“乒乓外交”,中美两国之间的心态和关系都有所变化,怎么来看待这种变化? 李晓岗:35年前,两国抛弃了20多年的积怨,走到一起,可以说是一种单纯的对安全的关切。现在的中美关系不 再是单纯的安全关切,而是各种利益和分歧相互交织。 中国对美政策从邓小平开创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稳定的。中美关系出现那么多的波折,某种程度上是美国对华政策发 生了一些变化,对中国的定位在变。 周永生:美国副国务卿罗伯特·佐利克表示,美国希望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 r)”,现在美国在一些全球性的事件处理中,开始重视中国的意见,中国的影响。去年底布什总统访华,近期胡锦涛主席也 将访美,两国的互访会近一步推动双方的关系。 新世纪周刊:中日僵局已经持续了几年,现在来看,两国之间的关系会有明显的变化吗? 金熙德:中日关系处于一种不确定性的关口,日本首相改选在9月份,对华政策问题已经成为日本争夺下一任首相的 一个政策焦点。 最近日本出现两个动向,一个是对中日关系恶化比较担忧,担忧的声音随处可见,尤其是经济界,包括鹰派都开始意 识到,日本的国家利益开始受损失了。双方都受损失,但是日方更加着急,因为在经济上日本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更大。 第二个,小泉对华强硬的态度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受到了很多批判。日本民间敦促日本政府改善中日关系的声音也越来 越高,最新民意测验超过了70%。虽然如此,但两国的关系在短期内还是很难有重大的突破。 新世纪周刊:中日美三国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种状态将持续多长时间? 李晓岗:美国对中国现在是一种平衡政策,不同于遏制。美国也在进一步发展美日同盟关系、美澳、美印关系。现在 的局面,美中关系是最好时期,但同时也是美日、美澳关系的最好时期,美国和所有这些国家的关系都很好。 但这些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美国比起来相对差,或者还有摩擦、冲突,结果造成这些国家之间就不可能联合起来抗 衡和反对美国,这正是美国愿意看到的一种局面,美国作为一个主导者,平衡者,利用这种关系来平衡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 。 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美国经过一段摸索,逐渐明确了中美两国是国际关系中共同承担重大责任的国家,美国提出来 “利益相关者”更是指出了中美双方对于当前的国际局势都有共同的利益,但是也承担维护秩序的责任。 金熙德:中美日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关系,中美两国有很多的分歧,但是也有更多的利益。但现在双方不会因分歧就损 坏共同利益,也不会因共同利益而就不谈分歧,而是进入了一个理性对话的良性循环状态。分歧不会导致中美双方全局关系破 裂,仍处于可控状态。所以中日之间也应该努力走向这样的一种状态。 周永生:中美日三角是不平衡的,中日这一边是比较弱的。反过来说,日美、中美这边是比较强的。所以中日这一边 需要加强。从几何学的角度来说,三角会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关系。现在,两个边比较强,一个边比较弱,我想也不够稳定。 所以,从战略的角度来说,中日两国也应该进一步改善关系。. 新世纪周刊:“乒乓外交”所倡导的民间外交会在多大程度上对国家外交产生影响,在新的形势下民间外交会有什么 样质的变化? 周永生:民间外交不能期望一下子就见到效果。因为民间外交对国家最高领导人实际政策的直接改变还有相当大的距 离,走的是一条比较间接的,比较曲折的道路。目前在两国政治关系难以打开僵局的情况下,也只能抓住民间外交的这个环节 ,表现出中国对改善中日关系的诚意。 但是也要更进一步扩大民间外交的范围。比如两国间学者的交往,媒体记者的交往。扩大到在中国的日本人,在日本 的中国人,都要加强交往和沟通。 金熙德:民间友好团体访华,不可能发生惊天动地的效果,这只是很多民间交往中很重要的一次积极举动。 但历史问题破坏了中日对话的基础,解铃还需系铃人。改变立场是改善双方关系的根本因素,最有效的改变就是日本 领导人改变做法。但是当日本少数领导人一意孤行的时候,中国也不能束手无策,这时应该加强中日民间关系。 李晓岗:重温“乒乓外交”对改善中日关系来说有益。在中美外交之前,中日之间有很长的民间往来,当年主张中日 友好的老一代人慢慢老了,有很多去世了。现在的情况是,年轻一代对这段历史又不了解,所以现在民间加强中日友好的呼声 比以前弱。如果双方都认识到发展中日关系,或者说改善中日关系重要性的话,大力强调积极的一面,引导民间争论,公众在 关系逐渐理顺后,再回过头来解决分歧和探讨其中的原因,那样的话可能就更加容易一些。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