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剧解构亚洲流行文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0日15:54 新世纪周刊 | |||||||||
-本刊记者/许敏 日剧引领了亚洲时尚的风向,剧中偶像“不同寻常”的发型、服饰、生活方式等,成为现实生活中亚洲青年人争相追 随的对象 上世纪70年代到新世纪交替,
是亚洲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保持30年屹立不倒,日剧成就了一个奇迹。 从《阿信》的励志传奇到《东京爱情故事》的“月九”神话,日剧影响了几代亚洲人。随着这股旋风的劲吹,日本文 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亚洲社会及其流行文化的格局。这个成果经年累积,不是一部《大长今》或者《白色巨塔》可以轻易挑 战的。 日剧在日本 奇葩的绽放离不开肥沃的土壤。宽松默契的氛围和众志成城的信心,是日剧不死的根本,《白色巨塔》的适时出现就 是一个佐证。 在日本国内,日剧享有崇高的地位。以至于因为国内市场充沛,日本电视人可以放出话来,剧集制作通常是不会考虑 海外市场的。“日本历史上十大收视率电视剧排行榜”上,敬陪末座的《悠长假期》也拥有36.7%的傲人成绩,就是极好 的证明。当年《阿信》收视率62.9%的神话上演时,只怕没人会怀疑,日本人对阿信命运的关心超过对他们的首相了吧。 这在中国或者韩国都是不可思议的。当电视这种载体以其亲和力与随意性战胜电影时,中韩明星们还纷纷以跳出小屏 幕转投大银幕怀抱为奋斗终极目标。而日本明星不一样,木村拓哉、反町隆史、江口洋介、松岛菜菜子、藤原纪香、常盘贵子 ……这些名优的夺目光华背后,都是由一长串的经典日剧组成。日本明星出演日剧的酬劳,在剧集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也低得惊 人,因为他们出演日剧只是为了积累名气、增加曝光率。接到一部好剧,所能赢得的人气,比拍几部电影都值。 日剧文化通过对亚洲偶像领域和视听领域的强势渗透,也为日本经济带来明显效益。不仅对于日本娱乐业、时尚工业 的兴盛功不可没,日剧里无所不在的富士山、樱花、北海道的温泉、精致的日本美食、独特的茶道,对于日本旅游业的推动也 不可小觑。 日剧在亚洲 1970年代末,日剧成为最早引进中国的海外剧种之一,14年后,我国才引进首部韩剧《嫉妒》,而且反响平平 。在中国观众为《阿信》、《血疑》、《排球女将》痴迷不已的同时,日剧风也席卷了整个亚洲。 日剧在亚洲引起的风暴,有个小插曲可以见证。百集大剧《阿信》在亚洲范围内热播时,曾有报纸报道,东南亚一些 地区出现妇女自醒运动,她们上街游行请愿,抗议对阿信的不公平待遇,也为自己要求合法权益,最后惊动政府出门协调。据 说影视作品必须注明“本剧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的字样就是从那以后开始的。由于时隔久远,事件真实性已 经无从考证,但当时《阿信》拥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这点是勿庸置疑的。这个日本著名企业八佰伴创始人的传奇经历,所表 现的女人不畏艰辛、自强不息的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亚洲人。同样,《排球女将》小鹿纯子也以其顽强拼博的青春朝气, 影响了无数中国年轻人的一生。 进入1990年代,通过卫星电视中文台的偶像剧场,收看日本偶像剧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次文化现象。这恰恰决 定了日本偶像文化的强势,以至于一度中韩娱乐界,以一个新生偶像是不是能成功打入日本市场,为包装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 。 利用爱情、浪漫、唯美等通用概念的无界限,日本电影人在青春偶像剧中巧妙地把西方流行文化元素“转换”作已不 太纯正的日本味。因为当时日剧引领了亚洲时尚的风向,剧中偶像“不同寻常”的发型、服饰、生活方式等,也成为现实生活 中亚洲青年人争相追随的对象。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