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献策河南文化产业发展:“吃文化”到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4日16:47 新华网 | |||||||||
新华网河南频道4月14日讯 河南日报报道:(记者王屹立)在清明上河园的游船上,游客与“武松”一起饮酒;在少林寺的寺院周围,不仅有学武的武校,还有企业家向往的禅学研究、体验机构;郑州的商文化,开封的宋文化,洛阳的大唐、佛教文化,吸引海内外游客逐一体验,仿佛回到了历史。这幅画面,是前来参加中原崛起与文化产业开放论坛的专家们为河南描绘的。
少林功夫应成为全球品牌 国家发改委体制改革研究所研究员、文化产业研究室主任齐勇峰说,河南在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文化是少林功夫,经过20多年持续宣传,影响很大。打文化品牌,应该把少林功夫放在第一位。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教授陈少峰为开掘少林功夫支招:建立武校、禅学机构,形成产业链。产业链经营、品牌化经营应是新中原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 区域文化是未来亮点 文化部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基地负责人胡惠林说,未来文化产业的竞争,是区域对区域、集群对集群,大区域文化产业集群的崛起,将深刻改变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齐勇峰说,区域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是近几年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但是,文化资源一旦被破坏,就无法恢复,就会永久失去。在开发时,一定要突出特色,主打产品不清晰不行。 “吃文化”的时代到来了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王永章在演讲中说,目前,人们已进入“吃文化”的阶段,文化消费需求旺盛。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完全可以发展成支柱产业。 陈少峰说,把娱乐、制造、商业、地产结合,用漂亮的外衣包装,形成品牌驱动产业链,各个旅游区,有合作、有链接,形成品牌向全国辐射。 相关专题:第五届“网上看河南”采风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