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哈尔滨解放60周年特稿:1931—1949之解放历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2日05:43 黑龙江新闻网

  哈尔滨中国第一个解放的特大城市

  哈尔滨是我国历史上清朝的龙兴之地,也是我国传播马列主义思想较早的地区之一。

  中东铁路被看做传播共产主义和列宁主义的“红色丝绸之路”,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周恩来都曾来过黑龙江。1928年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的近百
名代表,大多数是通过这条“红色丝绸之路”前往莫斯科。中共哈尔滨国际交通局旧址、李大钊和周恩来等在哈尔滨的居住旧址、刘少奇召集工人代表会议旧址,这些红色历史留下的革命遗址和文物已经成为许多市民重温历史的首选。

  在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共11个东北抗日联军,有9个军在黑龙江深山丛林中抗击日本侵略者。1933年,中共满洲省委先后从哈尔滨派出许多地下党员、青年学生、优秀工人奔赴抗日第一线,或深入农村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涌现出大批英勇的抗日志士,他们的杰出代表有杨靖宇、赵尚志、魏拯民、周保中、冯仲云、李兆麟、赵一曼、张瑞麟等。他们都曾在哈尔滨担任重要职务,坚持抗日斗争,在白山黑水、深山密林中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许许多多的抗日志士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民族解放事业,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用鲜血和生命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苏联红军在东北抗日联军的配合下,击败日本关东军主力。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哈尔滨和东北人民结束了14年的亡国奴生活。

  1945年11月22日,苏军履行《雅尔塔协定》,将城市政权移交国民党政府。中国共产党为维护和平,顾全大局,避免内战,主动将党政机关和部队撤离哈尔滨。国民党派关吉玉、杨绰庵等来哈尔滨接管松江省政府和哈尔滨市政府及其所属机关。在国民党统治哈尔滨期间,他们大肆搜罗伪军警宪特的残渣余孽,组成“先遣军”、“挺进军”和“光复军”等反动武装,极力发展国民党和三青团组织,豢养大批密保,监视进步组织,进行暗杀和破坏活动。1946年3月9日,国民党特务暗杀了中苏友好协会会长李兆麟将军,激起了哈尔滨各界人士的极大愤慨。

  1946年4月28日,东北民主联军解放了哈尔滨,哈尔滨成为中国第一座解放的大城市。5月3日成立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从此,哈尔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6月,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及其附属机关全部迁驻哈尔滨市,在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哈尔滨一直是东北地区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是东北解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支援东北和全国解放战争的重要后方基地。

  哈尔滨保卫战

  上世纪三十年代,哈尔滨已经发展成中东铁路“T”字形的枢纽点和北满最大的国际贸易市场,其政治、经济、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当时,国民党东北当局在这里专门设立了“东省特别行政区长官公署”和“东省护路军总司令部”,由张景惠任特区长官和护路军司令,主持军民两政。但是,“九一八”事变后,张景惠却暗中投敌,组织了治安维持会。

  为了攻取哈尔滨,日本关东军可谓费尽了心思:进攻齐齐哈尔,给前苏联施放了一个试探性的“气球”,见前苏联反应并不强烈,胆子更大了;在上海制造动乱,让那里充满火药味,外国列强的注意力也都被转移……加之占领锦州,他们认为攻取哈尔滨的时机已经成熟。

  大雨欲来风满楼

  哈尔滨及其周围的形势十分复杂。一方面,张景惠于1932年新年伊始,发表“独立宣言”,宣布黑龙江省“独立”;另一方面,在哈市和吉林省之间,出现了由国民党中央任命的主张抗日的吉林省临时政府与日本扶植的伪吉林省政府的对抗。当时,哈尔滨成了“三不管”的地方。

  张景惠仍为特区长官,虽未公开投敌,但其利用治安维持会,为关东军效劳。丁超身为滨江镇守使、哈绥路护路司令,握有兵权,但其并无抗日决心,暗中与关东军有所往来。李振声被张学良委以吉林省军政大员,但其难负众望,又与吉林省临时政府主席诚允意见不合,难以驾驭全局。

  而驻哈及周边各部队态度也不明朗,这样哈市形成了谁也不服从谁,谁也管不了谁的各自为政的局面。再加上伪吉林省政府极力拉拢各部将领,并组织伪军蠢蠢欲动。这些对关东军进攻十分有利。

  如何解决哈尔滨问题,在关东军内部也有两种意见:以哈尔滨特务机关长百武晴吉为首的一派,主张利用张景惠,采取引诱策略;而以吉林特务机关长大迫通贞为首的一派,则主张由于琛澄等伪军,扫荡抗日军,攻占哈尔滨。后来,由于怀柔手段难见成效,恐久拖不利,遂又决定让伪吉林军打头阵,进攻哈尔滨。

  保卫战初战告捷

  1932年1月中旬,伪吉林“剿匪”司令于琛澄,指挥5个旅伪军,向驻守舒兰、榆树一带的张作舟、冯占海部发起进攻,关东军派天野旅团作后盾。防守榆树的张作舟部,由于守城团长投敌,张不幸被俘,所部溃散。进攻舒兰之敌,被冯占海部击溃,而后冯见榆树失守,侧背受敌,遂退往阿城、宾县一带。

  于琛澄乘机北上,逼近哈尔滨。同时,伪政府也发布伪令,免去丁超、邢占清等人职务,要驻哈部队3日内撤出城外。在哈埠危急时刻,依兰镇守使第24旅旅长李杜,率部到达宾县,会同冯占海商议进兵哈市,联合丁超、邢占清共同抗敌。1月26日,李、冯率部入哈,与丁、邢及张景惠(当时尚未公开汉奸面目)等召开会议,决定共同讨逆抗日。

  1月27日,于逆进抵哈市东南郊,李杜、邢占清、冯占海等部一齐出击,将敌击溃,并击落日军飞机一架,击毙飞行员清水大尉等2人。驻守双城的护路军赵毅部也歼灭伪军1个旅,哈尔滨保卫战初战告捷。

  为报复凶残杀戮

  见走狗先锋不顶用,日本关东军遂决定亲自上阵。1月28日,他们以日机被击落为口实,下令第3旅团沿哈长路北犯哈尔滨,混成第4旅团从齐齐哈尔方向进行夹攻。驻守双城的抗日军赵毅部,得知敌来犯的情报,决定出其不意,阻击敌人。

  30日晚,敌两列军车开进双城车站。因事前伪政府以为赵毅不敢阻挡日军,便向日军保证双城驻军已撤走,故敌军警戒放松。这时赵毅部以猛虎搏兔之势,猛袭日军,打得敌人措手不及,遭到重创。关东军后续部队闻讯,迅速增援反扑,赵部未能及时撤离,又处在开阔地带,在敌飞机、大炮、坦克的猛烈轰炸下,损失惨重,余部退往哈尔滨。

  日本关东军受到沉重打击,变得穷凶极恶,对遗留在战场上的守军官兵进行了野蛮报复,伤者皆被刺死。对阵亡尸体剖腹、挖心、剜眼,手段极为残忍。还不准老百姓埋尸,暴尸数日之久。而后,他们未敢轻进,在双城掩护第2师团集结后,才向哈市推进。

  在强敌兵临城下的时候,为统一指挥抗敌作战,1月31日,李杜、丁超联合各部队在哈市成立了吉林抗日自卫军总司令部,李杜任总司令、丁超任护路军总司令。并发表了抗日讨逆宣言:“一致团结,共赴国难……敌忾同仇,义无反顾,成败利钝,非可逆期……望我父老子弟,念国土之垂危,痛沦胥之将及,互相救危,共策进行同时,调整防务,严阵以待。”

  各界同援抗日军

  中共满洲省委在1月30日发表了《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哈尔滨告士兵群众书》,号召士兵和群众反抗日本侵略军及其走狗。吉林自卫军总司令部也发出命令,即日起哈尔滨实行戒严,赵金麟参谋长任戒严总司令,高齐栋、王瑞华为副司令,并公布了戒严简章。

  为支持哈尔滨保卫战,哈尔滨市各爱国团体纷纷捐款,三十六棚工人捐款4000余元。2月3日,在吉林自卫军总司令部指挥下,李杜、冯占海、丁超、邢占清、王瑞华各部在市郊与日军交火,展开了哈尔滨保卫战。哈尔滨人民为“巩我疆土,保我主权”,掀起自愿捐献劳军热潮。各校学生组成学生慰问团,各界踊跃捐送面包、慰劳品、“爱国烟”等,市民还组织了“公民救护队”,开赴前线,救护伤员。   

  失利后东北沦陷

  2月4日,日本关东军第2师团兵分左右两路,在伪军的配合下,向哈市发起全面进攻,整个哈尔滨炮火连天,弹如雨下。守军将士奋勇抗敌,李杜亲临前线,激励将士,多次击退敌人进攻,至傍晚仍将敌军阻击在市区以外。

  2月5日晨,日军发起更为猛烈的进攻,战机轮番轰炸,抗日将士仍顽强坚持战斗。中午以后,丁超部的中央阵地被敌突破,各部与敌混战,逐渐地都难以维持,并相继撤走。下午,北满重镇哈尔滨陷落,日军多门第2师团侵占哈尔滨并留驻,吉林自卫军由哈转移至延寿、宾县、巴彦一带。

  哈尔滨保卫战,是继江桥抗战之后,又一次大规模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战斗,再次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但是,由于国民党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虽然东北的爱国官兵,前仆后继,屡屡抵抗日军,结果却是孤军奋战,未能形成联合的全面抗战,最终都先后失败了。

  哈尔滨抗战失败后,使东北形势发生了很大转变。作为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和安全的东北军出现大分裂,一部分退入关内,一部分转为抗日义勇军,一部分投敌附逆。以东北军为主体的抗战走向沉寂,抗日义勇军成为抗战的主体力量。同时,哈尔滨的失陷,也标志着东北三省和特区全部陷落。

  大事记(1931~1937)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哈尔滨,被称之“夜幕下的哈尔滨”,这座城市,在遭受过西方淘金者唯其独尊的文化入侵后,又经历了日本殖民者血雨腥风的殖民统治。苦难、觉醒、反抗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走近历史,我们翻开的也是深沉的一页。

  ●1931年

  9月,哈尔滨总工会号召工人罢工、游行示威,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要求日军立刻退出中国东北,并痛斥国民党对日不抵抗政策。

  ●1932年

  1月,张景惠在哈尔滨就任伪黑龙江省省长,宣布“独立”, 日本侵略者命张景惠下令哈尔滨全市悬挂日本国旗。

  2月,中共满洲省委在哈尔滨召开省委扩大会议,决定创建抗日部队,开展游击战争,并决定派干部到各地指导创建游击队的工作。

  5月,黑龙江骑兵第一旅吴松林部包围哈尔滨江北松浦镇,重创日军。

  7月,连降27天大雨,松花江水泛滥成灾,市内银行停业,商店关门,电话中断。

  ●1933年

  4月,哈尔滨发生震惊中外的“西门·凯斯普绑架案”。

  7月,哈市市郊83名农民因反满抗日被哈尔滨高等法院判处死刑。

  11月,日伪在哈尔滨特别市郊外划定1万町(约合1087平方公里)土地为日本人移民地。

  ●1934年

  2月,哈尔滨警察厅特务科举行“政治犯大检举”,由于内奸告密,中共哈尔滨电业局支部书记王成栋等5名党员、6名团员和22名反日会会员被捕,哈尔滨电业党组织遭破坏。

  ●1935年

  1月,中共哈尔滨特委成立。

  5月,日本东京第一批移民43人迁到哈尔滨市郊建村。

  ●1936年

  4月,赵尚志率抗联三军进攻阿城县。

  6月,日伪进行大逮捕,20余人被捕。

  8月,1934年水灾难民被迁往香坊。

  10月,伪第四宪兵队在极乐寺后面将80多位抗日志士杀害。

  ●1937年

  4月,日伪布置“四一五大检举”,开始在哈市等地进行大搜捕。中共哈尔滨特委、哈尔滨国际交通局、哈尔滨市委等党组织均遭到严重破坏,引发“法政大学事件”,7名中共党员被刑讯致死。

  7月,“四一五大检举”中被捕的28名革命志士在太平桥英勇就义。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 “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 “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我们都会唱这首歌,因为它标注着这座城市的一段屈辱历史,我们也会把它教给一代又一代,让他们更加热爱我们这个松花江上的“家”。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